[宝宝] 亲职教育篇"管教篇上"

楼主: andy780212 (andy)   2018-08-07 23:18:55
亲职教育篇"管教篇上"
老师上课有一句话我很喜欢"命好不如习惯好"
那怎么让孩子培养好的习惯让大人可以更轻松开放的来经营家庭呢?
这一篇我们就来看看有什么方法跟小孩"斗法"吧
先列几个前提
此行为不宜用在婴儿期(0y~2y)
最黄金的管教时期是幼儿期(2y~4y)
如果孩子是有"需求"的哭闹是要解决他的需求
家里要制定一张作息表 大人要和孩子一起遵守该作息
通常孩子会作乱或无理取闹都是因为想吸引大人注意
如果有明确的时间大人会专心陪伴孩子 那这种状况则可减轻
所谓"管教" 教要大于管
不论是管还教 最后一定要拥抱孩子让孩子了解爸妈还是爱他的
所有家中大人都要配合管教 并一致进行
而每件事情应当"不计前嫌" 爸妈不能讨旧帐唸孩子
以目前的主流心理学派来说"行为学派"对孩子最有效
也就是"操作性制约"
感谢m大补充前提
推 mirrorhide : 巴夫洛夫的狗是很经典的实验,行为改变技术在适合 08/08 07:38
→ mirrorhide : 的情况可以用,但不是万用,教育心理学很大一本的。 08/08 07:38
说明完前提我们就来讲怎么做操作性制约
以下几种方法有不同的使用条件和规则
提醒/警告法:
这个方法可以不断的使用 也没任何空间场域的限制
条件:当孩子出现"不被允许却不是刻意取闹的行为时"
用法:
大人"蹲下"并"面对面平视"孩子
声音压低 语调平稳说明他刚刚做了什么你不喜欢 并解释理由
ex:
孩子在人行道上玩耍可能会跑到马路上被撞
这时就应该把孩子牵过来蹲下后平视孩子
跟他提醒/警告这边不适合玩乐
如果没注意马路可能会掉出去被车子撞到
并询问他有没有听清楚 当他点头时再给他个大拥抱 恢复亲子关系
剥夺法:
这个方法是必须持续一段时间 看事情严重程度(1d~30d)
条件:当孩子出现"不被允许却持续一段时间提醒无效时"
用法:
拿走喜爱的玩具 并在执行阶段不可增加任何新玩具 所有人都要一致
ex:
孩子回家后乱拖鞋子乱丢衣服 讲了四五遍不听
就要在他面前把他最心爱的玩具没收
蹲下平视并说明理由 一定会哭闹一阵子 但家长不能退缩
跟他说他只要把衣服鞋子摆定位连续7天玩具就可以还给他
当他真的每次回家时还是得用提醒法 如果真的都有做到并持续7天
玩具要当面拿出来并还给他 并给他个大拥抱 恢复亲子关系
*执行阶段如有长辈要送孩子礼物 应当拒绝并解释理由 等执行结束再一起给
隔离法(Time out):
这个方法是大绝招 如非不得已不宜常用
但对情况严重或歇斯底里的孩子很有效
条件:当孩子出现"不被允许的严重行为"
用法:
规划一个"隔离角" 此角落应该在开放空间而且安全
大人要随时看的到 也不能有玩具分散孩子注意力
当孩子无理取闹不被允许时 大人说明理由并指令小孩去隔离角冷静
时间是根据小孩的年纪/分钟数(最多不超过5min) 等小孩冷静候再次说明理由
ex:
4岁孩子在玩玩具时因为抢夺玩具而打其他小朋友
这时就要命令他去隔离角 并说明不能因抢不到玩具就打其他小孩
现在得在隔离角待(不论站坐)上4分钟 通常前2分钟会闹脾气但之后就会冷静下来了
等他冷静下来后再次说明理由并询问孩子清不清楚自己哪里做错
等他点头清楚后 再给他一个拥抱 恢复亲子关系
削弱法:
这个方法通常会用在孩子不睡觉想"吸引"大人注意力时
所以当大人越注意他的行为 反而此情况会越严重
条件:安抚睡觉后还是不断起床来回走动或要求大人陪他睡或拿什么给他吃喝
用法:
安抚完的第一次要求可以关心并满足他的要求
第二次要求则压低音量冷静的带他回床上睡觉
第三次以后就再也不理他任何要求(让孩子明白这个行为不讨喜也无法得到回应)
ex:
上床后 孩子说想要娃娃陪他睡 这时可以答应并拿娃娃到他床上安抚他睡觉
孩子又爬起床说要喝牛奶 应该冷静回答现在是睡觉时间不能喝牛奶了 并带他回床上睡好
孩子又爬起来说想看书 在第三次后就不应该再予以搭理 直到他自己回床睡觉
小节一下 亲职教育没绝对正否
但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
是亲职教育中讨论的重要环节
补一部上课教材
https://youtu.be/hFN_76C7i2Y
“Super nanny 超级保母”之前在公视播过
网上只找得到原文版 有兴趣的爸妈可以翻来看
今天先讲到这边 主要是讲孩子做了"不被允许的行为"该如何透过操作制约去管教
下一篇我们就来讨论 如何透过操作制约来给予孩子"正面的情绪和鼓励"
作者: ritachang708 (Rita)   2018-08-08 00:11:00
我是不知道跟教狗像不像 但是我觉得原po的分享写的满实用的啊…也觉得很适合该年龄层的小孩 之前忘了在哪边看过 蹲下并平视小孩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作者: ireneyauizan (爱宝贝)   2018-08-08 05:52:00
不认同的地方可以理性讨论,动辄嘘文真的会削弱他人分享的念头。不喜欢这种版风。谢谢原po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