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职教育"沟通篇"
亲职教育的主题讨论的不再是小孩的角度而是"父母or长辈"等大人的行为
所谓亲职白话的意思就是"父母"其实应该被定义为一个职位或职称
就跟所有上班族一样 到公司上班就是做好所有工作
"专职父/母"每天则是在家上班 也是有许多工作得完成
那更不用说双薪家庭晚上还得回家顾小孩的
心态和业务上跟24hr on call没两样了(各位爸妈们都辛苦了)
不论工作内容还是时数上 当照顾者一点也没比正式职场轻松
亲职教育主要的目的就是让爸妈们能更省时有效的方式来胜任这个职位
(社会和家庭也应给予"家庭主妇/夫"这个职位更多尊重)
如果家中必须得依赖双薪来支付开销
那保母/机构就必须成为这些爸妈们在小孩成长时的最佳伙伴
这一篇我们就来说怎么从爸妈的角度来跟你们的保母或机构沟通吧
书面沟通:
不论是宝宝日志或连络簿都是很不错的纸本管道
内容可以记录"体温" "饮食状况" "如厕时段" 等照护层面
更好的是可以顺便纪录发展状况如"今天长第一颗牙" "会翻身了!"
爸妈也可以把小孩在家的各种状况纪录如"晚上翻了30分钟才睡" "180cc奶喝不完"等
借由这种纸本记录来做进一步与保母或老师的讨论
面对面沟通:
除了第一次的参观托婴和送托的离情依依外
家长可以询问保母或中心2~3个月间安排面对面的沟通
借由上一项的纪录和发展来了解孩子的状况
也可以借此机会说明你未来对保母或老师的期望
*如果是每天亲自接送 那也别放过这个机会
可以多问当天小孩的状况 不宜把疑问累积
*家长突击检查 并不是不可 但请少而为之 毕竟保母或老师平常已经够忙了
态度也应放软 如能顺手带个饮料或小礼再好不过(可挑孩子午睡时段)
*长辈想见孙 不宜直接进入托育空间
可以挑户外活动时间一起陪去公园或公共空间(保母/老师一定非常乐意)
其他沟通:
通讯软件:
LINE目前听到蛮多保母有在使用来跟家长沟通
有状况保母的受训都是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再处理状况
ex:孩子到保母家拉肚子发烧 保母得先通知有这个情况 再自行送医
没状况平时也可以传一些玩乐照/纪录照给家长看了放心
ex:孩子可以跪膝爬了 录影传LINE
电话:
可挑孩子午睡时段询问保母或机构孩子的情况
如有紧急事件或特殊需求打电话也是最快的方式
契约:
一式二份即有法律效力
大部分都用公版 合约内容要看清看细
这边提几个比较有可能忽略却重要的:
各种服务/延托:洗澡 副食可不可以加 怎么收费 延托怎么算(通常以超过30分钟算延托)
家长有没有坦承孩子先天的问题如:蚕豆症 贫血等
(如契约没写也没告知 案例是法律责任归家长)
保母的登记证跟强制险:这个很基本但也常出现没去办理的 出事找无人可讨
户外险:这个是出去托育空间后才生效 要自费(一年好像700多)
通常保母会帮保 也代表他会真的带小朋友出门
不得于托育时间采购:包含菜市场买菜 案例是更扯的去百货公司周年庆XDD
不得于托育时间兼职:案例是兼当保险业务员的 带两个结果托育时都在打电话联络客户
家长摊牌:所有你们心中在意的事情 都可以讨论后写明于契约
上面讲完可能的沟通方式
以下提供一些常见的情境 也是我们班上的演练题:
(爸妈也可以尝试换位思考 如果自己是托育人员怎么看待这些情况)
1.王妈希望自家宝贝不要到公园玩 因为滑梯很脏
还会被其他小朋友推倒 也容易感染病菌
2.李妈抱怨宝贝晚上不睡 一定是白天没户外活动 体力过剩
公司同事的保母带得很好 小孩都没睡眠问题
3.保母收托两个小孩 陈妈的小孩被另一个小孩咬伤 很气得来找保母理论
4.吴妈吴爸已离婚 孩子由吴妈抚养 有一天吴爸来看孩子说要带去买玩具 带走小孩
吴妈来接的时候找不到人
5.保母早上接到孩子 发现哭闹不停 尿布也湿透可能都没换 也饿坏了 手上还有瘀青
6.曾爸妈因工作繁忙无法准时接孩子回家 时常拖过半个小时以上 还越托越久
7.没说好托育费用的给付方式和日期 曾爸妈常以自己的方便方式给付托育费用
8.曾妈害怕保母同时照顾四个小孩会有状况 所以常不定时来保母家看小孩
搞得大家的作息大乱
9.张家小孩有一天突然发生气喘 保母赶紧带他去付近诊所看诊
事后张妈不开心的问:"怎没先电话通知?我们家小孩都有固定看病的医院"
10.林爸买了学步车放保母家 希望宝宝多走路 保母希望宝宝多爬
一个礼拜后林爸抱怨学步车都没用到
以上10题 我们今天就先不给解答(其实这种沟通也没标准答案)
不过班上的演练都还蛮极端而且真实的 老师也从中点出其中的核心问题
讲完大人间的沟通 下一篇就来讲大人跟小孩间的"战争"
如何在小朋友无理取闹甚至歇斯底里时拿回家中控制权
又如何在管教时不破坏亲子关系和家庭和谐
也是我自己觉得最神奇的"管教篇"
P.S.之前全家参加一个摄影活动的照片出炉了 小晒一下
https://i.imgur.com/bY3V4e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