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 如何面对孩子的叛逆期?

楼主: iamjane06 ( )   2017-10-20 13:19:37
网志好读版 http://0rz.tw/EMjuh
今天是晴晴的2岁生日,蛋糕吃完、生日歌唱完,
接着要面对的就是:如何与2岁孩子相处的课题。
其实从1岁半开始,晴晴就开始非常有自己的想法,
自我意识开始慢慢抬头,什么事都想自己来。
我天真的以为,这就是所谓的Trouble Two?
没想到现在真的2岁,Trouble Two的特征发挥到极致啊!
这真是挑战父母极限的年纪,刚好让晴晴妈咪可以练修养,
教养孩子就像电动打怪一样(比喻似乎怪怪的),
关关都有打魔王要面对,我们就以轻松的姿态和心情,
勇敢接受挑战,再一一击破吧!
什么是Trouble Two?有哪些行为表现呢?
★自我意识抬头,相当有主见,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
★孩子觉得自己能做的事情更多,什么都想自己尝试看看。
★不喜欢受到约束、相当固执。
★自我心中、挑战大人权威,不顺从就哭闹不止。
★讨抱抱、赖在地上、会做的事情故意不做。
以下是最近晴晴常出现的对话:
我不要走这边,走这边!(姑娘,阶梯很高啊!)
我不要穿这件衣服,我要穿有猫咪的!(妈咪买的新衣服开始不买单了)
我不要回家,到公园散步!(外面正下大雨)
妈妈牵手。(我正在开车啊!)
到7-11时说要吃香蕉,买到以后又说:我不要香蕉。(妈妈叹气)
父母没原则、不坚持 就是掉入妥协模式的恶性循环
★孩子哭闹→父母生气动怒→父母让步、妥协→孩子计谋得逞。
从上面的模式会教养出怎样的孩子呢?
长久下来,孩子会认为哭闹就可以达到目的,
若父母如果再想回到规矩、原则,就要花上加倍的力气。
聪明父母怎么做?
★该坚持的原则,一定要比孩子更坚持。
★父母说出的话,一定要做到;不说做不到的事。
举例来说,
如果你现在不马上起来,我们就立刻回家。
如果孩子还是坚持赖在地上不起来,
家长必须马上走人,不能让孩子觉得有转圜的余地。
最近要帮晴晴换尿布,
她总是嘻嘻哈哈的说不要,还赖在床上,
我跟她说赶快过来,不然妈妈要先去做其他的事,
她还是继续嘻嘻哈哈躺在床上,结果我马上离开,她也马上哀哀叫,
但下次她就知道妈妈说的话会做到,不是随便开玩笑,说说而已。
如何破解Trouble Two?
★父母教养态度一致,坚持原则、规矩。
★孩子处于情绪不稳定的状态时,先让孩子冷静再沟通:
当下孩子在番的时候,跟他讲道理实在很难听得进去,
不要说小孩了,就连大人有情绪的时候也无法沟通。
所以等孩子冷静后,再沟通会比较适当。
这个动作非常重要,没有做等于没有解决,
以后遇到一样的事情,问题还是一样发生。
★不要是非题,而是选择题:
今天你希望孩子做的事情,
可以用选择题的方式问他,减少让孩子以No回应的机会。
举例来说:
早上要出门时天气有点冷,我希望晴晴加件外套,
前几天我问她:穿外套好不好?
当然处于爱说不要!不要!不要!的年纪时,
晴晴妈咪果然是自找麻烦,她上演不要穿外套的戏码。
后来我改变我的方式,问她要穿什么颜色的外套?
是条纹这件?还是黑色这件呢?
她思考后终于选择了她喜欢的外套,我终于达到地目啦!
★设定合理、适当的标准:
孩子试图想自己穿鞋子、穿衣服、吃饭等,
是训练独立自主的好机会,我们可以尽量放手让他自己做,
但如果是物欲的要求,就必须坚持原则限制。
★在没有危险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做做看:
放手没有不好,适度地放手可以增强孩子自信心,提升独立自主的能力。
不管孩子能力有没有办法做到,
我们都可以先放手让他尝试看看,前提是确定没有危险,
举例来说,晴晴最近很想尝试自己脱衣服,
但那件衣服的设计是整排钮扣,
对于他目前的能力根本无法做到。
这时候千万不要说:拜托!你没办法啦!
面对对孩子,尽量不要出现负向语气(不、不要、不可以等),
如果大人直接否定孩子能力,孩子反而越想自己做做看。
那该怎么做比较好呢?
此时父母首要先平稳自己的情绪,
以和缓的口气跟孩子说:好!你自己脱脱看。
待孩子自己发现自己无法做到时,就会心甘情愿地寻求帮忙。
★了解孩子说不要背后的用意:
事出必有因,先排除因生理因素,如肚子饿、想睡觉、不舒服等因素,
再找出孩子不配合的原因、孩子的需求。
举例来说,晴晴最近在喝牛奶时,刻意把盖子打开直接喝,
结果因为一边端著杯子、一边走路,
杯子在盖著的情况下,牛奶打翻一地。
当下我思考,为什么她坚持不要杯盖?
我想,是因为她看到我们平常喝水都直接端起来喝,
而不是用吸管,所以她也想尝试看看。
当下或许她能力没那么好,
有办法一手端著无盖的杯子走(边走边拿装水的杯子),
或许可以协助孩子一起做,或是告预告孩子可能的后果,
也让他知道坚持后的行为后果,如:牛奶就真的打翻了。
★多到户外活动:
2岁孩子的活动力、活动量大增,尽量多带孩子晒晒太阳,
参与户外活动消磨体力,有利于正向情绪发展唷!
★正向口气、多鼓励、赞美:
当孩子做出您不希望出现的行为时,
以具体、正向的口气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而不是责骂孩子不能怎么做,
给她清楚目标、方向,胜过于使孩子无所适从的责骂。
当孩子完成预期目标行为时,一定要大大给予奖励、赞美,
让孩子知道您希望、也喜欢她那么做,
如此才能达到建立正向循环、建立良好目标行为的目的。
作者: babyishlover (Hee Ha ~~)   2017-10-20 23:06:00
谢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