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 食材检验报告怎么看? 【新鲜蔬果篇】

楼主: xtn5328 (小刁)   2017-07-25 14:34:03
地点(必写):高雄
虽然我人在高雄,
但我想这篇文章适用于全台的妈妈,
做为孕育生命的妈妈,
我们想挑好吃也想挑安心的月子餐,
而等到宝宝出生之后,
为了宝宝、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
食材的选用大家通常只想更加谨慎。
其实不只是挑选月子餐或宝宝食品,
我们每天都要吃很多的食物,
如何在现代的环境中选择相对好的食物,
应该每个人都需要学习。
因为检验的东西比较复杂,
所以我预计分成新鲜蔬果/肉品/中药材及包装食品几个大项来讲。
尽量用简单的方式让大家看懂,
不懂请发问XD
今天我们先来谈新鲜蔬果,
依照耕种方式的不同,
可以分成:
1.惯行农法
2.无毒农法
3.有机农法
4.自然农法
1.惯行农法
指的就是过去传统农民使用的方法,
会使用各种农药、化学肥料,
基本上老一辈的农民都用这种方式,
或是大家在菜市场买到的菜都是,
不能说惯行不好,
但我认为风险相对来得大,
因为你不知道他们用了什么农药、加了多少剂量,
像我阿嬷务农一辈子,
她说其实很多比较夭寿的农民,
早上才喷农药,下午就采收送出去了,
然后会留一小区不洒农药的是要留自己吃的。
所以说,惯行不见得不好,而是相对风险高的意思是,
你不知道你今天卖你菜的这个摊贩批了谁的菜,
而种那些菜的农民究竟是有相对良心的还是相对夭寿的XD
而且在这我要帮惯行的农民说一下话,
他们不是故意要洒农药给消费者吃,
而是目前以台湾状况来说,
果菜种植地区多半分布在中南部,
但采收后要统一送到中北部大型果菜市场,
然后拍卖、喊价后再批回各乡镇的情况下,
他们只是希望让果菜的卖相好一点、拍卖价格好一点,
或是到消费者手上的时候卖相好一点,
他们也只是为了混口饭吃。
另外还有天候的影响,
有时后突然下大雨或台风来袭,
都会让农民赔得血本无归,
所以因为天气的关系,
提前采收的时候,
也比较容易有农药残留的问题。
还有!!
非当季的蔬果,
因为要花更多的心力去培养,
也有可能要用更多的农药去驱虫,
所以我个人是觉得吃当季盛产的新鲜蔬果会比较好,
便宜好吃又营养。
2.无毒农法
无毒农法的范畴真的很广,
有非常多种做法,
我毕竟不是务农的所以无法详细解说,
但至少大部分会提倡"合理用药"、"足够的停药期",
我要跟大家宣导,
农药真的不可怕,
我们生病就会看医生,
严重的时候还会打抗生素、类固醇,
为什么植物生病不能用药?
农药其实还分很多种,
就跟我们的药品有分级一样,
对的药品用在对的地方就是良药,
用在不对的地方就变毒品,
农药也是,除了毒性、对环境后续的影响差异外,
同一种农药也有可能可以用在A蔬菜但不准用在B水果。
而农药依据属性的不同,
有些遇到下雨就洗掉了,
有些晒到太阳就分解掉了,
(虽然也有下雨洗不掉、专门用于潮湿环境的农药)
足够的停药期就是,
让农药能够在蔬果种植时发挥效用,
但又能在采收之前就让农药残留量大量降低,
比较能够减少后续我们买菜之后吃下肚的残留量。
吉园圃其实就是一种无毒农法,
根据政府的规定使用规定内的农药,
尽量达到足够的停药期,
只是吉园圃通常以产销班为单位,
透过吉园圃标章你可以追到蔬果来自哪个产销班,
但你追不到蔬果究竟是哪位农民住种植出来的,
因为产销班下面通常包含很多位不同的农民。
而我们常常在超市看到的产销履历,
就能够追查到你手中的蔬果来自哪间公司或哪位农民,
而且条码一扫就能看到他们的整个种植过程,
包含下苗、下药、停药、彩收等等,
如果业者有送检农药残留也可以查得到,
只是产销履历并没有强制要求农药残留报告就是了。
3.有机农法
很多山上的阿伯阿婶,
或是一般长辈,
都很喜欢说,
我这都没有打农药,
这有机的啦!!
但是...有机的定义其实很严格,
请大家不要随便打着有机的名号乱卖东西阿~
有机蔬果其实有一套非常严谨的验证系统,
要种植有机蔬果的第一步就是要花很大一笔验证费用,
都是万、万万、万万万等级的
第一步先验土验水,看重金属残留有没有符合标准
(P.S.产销履历申请也是要万、万万,也要验土验水)
蔬果本身一定要验农药残留,
而且是不得检出...
其实关于不得检出这件事都可以另外再写一篇了,
因为零检出只是代表残留量低于目前机器验得出的检测极限,
或是低于使用方法可验出的最低数值,
并不代表完全没有,
毕竟在这个污染全球化的时代,
绝对没有哪个地方会有零污染的净土。
离题了,
回到刚刚说的有机农田不用农药,
但昰隔壁阿桑有可能会用阿,
风衣吹就过来了阿,
唉呀这样就被污染了,
所以有机农田的附近忘记不知道多远就不能有惯行农法的田,
就算离的远一点,
有时候风大一点还是下雨把脏东西带过来都还是可能会被污染,
所以有机验证系统里面,
真正要称为有机做物除了一开始验土验水,
跟坏同学保持距离、自己也要洁身自爱之外,
还要经过三年的"有机转型期",
有不少农民可能三年还没撑到就先饿死了。
所以!!有机农作物是不是真的不简单?
是不是真的贵的有道理?
还有看到有机转型期的农作物欢迎多多支持,
因为没有他们三年的努力就没有后面的有机作物。
也因为有机的限制实在太严格,
也有人认为在这种污染全球化的时代,
这些有机都不是真正的有机,
所以有些人会觉得用无毒种植、采用产销履历即可,
不必把自己逼的绑手绑脚,
有机验证系统的农民很容易因为被验到一次农药残留,
不论是自己疏忽还是别人害的,
有机的资格就会直接被拿掉,
变成该年度作物名名以高标准种植、高成本投入,
却落得只能以普通惯行的价格卖出,非常亏。
4.自然农法
终于讲到最后一个了,
有的人是完全放生,
不管风吹雨打日晒我就是让你自生自灭,
时间到了有多少采多少,
有些人还是会照顾田地,
利用一些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或昆虫,
但原则上就是都不会打药也不会下肥料。
天阿想简单讲的还是打了一大篇~
透过以上资讯,
大家对于我们嘴里吃的新鲜蔬果是怎么来的,
应该可以有更多的了解。
所以说,
如果今天厂商直接到菜市场买菜,
买再多也不会有检验报告。
如果是找大型蔬果供应商,
至少都该有个吉园圃认证阿、产销履历阿,
或是最最基本,
只有一张检验报告也可以。
新鲜蔬果的检验报告一定必须是农药残留的检验报告,
依照目前政府公告法规是311项农药残留,
1.请注意日期
例如现在是2017年7月,但检验报告是2017年初或更久以前
怎样想都不合理吧,除非是冷冻蔬菜,
新鲜蔬果通常是每个产季会有一张检验报告,
例如小番茄的正常产季是12月到隔年2月左右,
通常供应商会在11月刚开始采收或12月的时候送验,
然后2016年11月到2017年3月左右的这批小番茄,
就是使用2016年12月验的这份检验报告。
如果是整年度都盛产的作物,
大概就是季检,
例如1、4、7、10月各有一份报告,
或3、6、9、12月各有一份报告。
提供以上资讯给大家,
虽然说了这么多,
也都还只是皮毛,
若有错误欢迎纠正,
若有不足也欢迎补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