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 林蔚昀:看见孩子,也看见孩子的人权

楼主: chh950 (哇系季铭)   2017-04-17 03:13:01
我没看过鳗鱼妈的fb,因为没时间追部落客,就因为此影片事件,
好奇看一下她的fb,她在3/23文中提到小时候父母、亲戚、外婆等
带给她不愉快的经验,这可能是个关键点。她有提到不想像她父母
那样,却不自觉复制了不当的教养模式。她文笔真的很好,可是跟
实际行为不太相符阿!
分享这篇文章希望更多人看到,多一人看就少一个孩子受伤害。
原文出处: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5548?ext=rel
最近有一部网络影片引起很大争议,内容是一个妈妈不满意小孩没有收拾被猫打翻的饲料
桶,于是把孩子叫到面前,质问她知不知道“家人”和“客人”的差别,还问:“你要当
家人还是客人?我们家不需要住在我们家的客人。”孩子在镜头前流泪反省,告诉妈妈她
会把握最后一次机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影片引起两极反应,支持者认为妈妈教育成功
,反对者则觉得这是情感勒索,也没有顾及孩子的心情和隐私。
我个人认为这部影片所呈现出来的社会问题非常严重,这不只是情感勒索或者不当教养观
的问题,而是这种行为侵害了小孩的人权,可以说是一种犯罪。无论年龄、性别、国籍、
肤色、认同、信仰,没有人应该被人用这种方式公开羞辱,没有人应该被强迫反省,没有
人应该这样被放上网络,暴露在整个社会面前被众人评断。波兰儿童人权之父柯札克(
Janusz Korczak)曾说:“没有孩子,只有人。”意思就是儿童应该被当成一个完整的人
来看待,即使他们的经验、知识、情感和成人不同,他们的权益是和成人相当的,必须被
尊重,不能因为他们比较小,权利就被忽视。
▋用“为你好”包装的伤害
教育的改革是必须的,“教育”、“训练”、“驯化”、“虐待”这四者的内涵必须被清
楚定义,不可混淆。然而在目前台湾的教养认知中,这四者的界线是很模糊的,有许多明
显对孩子进行身体或精神虐待的行为,却被冠上“我是为你好”、“我在教育你、训练你
”,于是有了“善行”的面具,可以冠冕堂皇地进行。
知名心理学家爱丽丝.米勒(Alice Miller)把这种以善、以教育为名,行虐待之实的行
为称为“黑色教育”。在她的著作《身体不说谎:再揭幸福童年的祕密》(心灵工坊出版
,林砚芬译)中写道:
在我所有的著作里,我试着用不同的方式以及脉络,阐述我所谓的“黑色教育”(
Schwarzen Pädagogik)童年经历会在日后如何限制我们的活力,并大幅损害甚或扼杀我
们究竟是谁、我们有什么感觉、我们需要什么感觉等。“黑色教育”的养育之道会教养出
适应良好的个体,只会信任他们被强迫戴上的面具,因为他们童年一直生活在害怕被处罚
的长期恐惧之中。这种教育方式的最高原则是:“我这样教你,是为了你好,即便我殴打
你或用言语折磨、伤害你,都只会对你有好处。”
匈牙利作家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因惹.卡尔特斯在他著名的小说《非关命运》中,提到了
他进入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景况。当时他还只是一个年仅15岁的男孩,他钜细靡遗地告诉读
者,他如何试着将在集中营遇见很多费解而残忍的事情解释为正面的、对他有好处。因为
如果不这么做的话,他无法在死亡的恐惧下幸存下来。或许每个受虐儿为了求生,都必须
接受这种态度。这些孩子重新诠释他们的感知,在局外观察者一致认定是明显的犯罪行为
之中看见“善行”。
在这次的影片事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局外观察者并没有一致认定这是明显的犯罪行
为。许多人依然在这种剥夺孩子人权的行为中看到善行和善意(“妈妈在教小孩”)。如
果缺乏这样的共识,那么受虐儿的处境将会更边缘,他们将会更难以诉说自己的创伤经验
,因为说出来后要面临被指责、被质疑、受到二次伤害的风险。
或许,局外的观察者(也就是我们这些成人)也曾经是受伤的儿童,受伤的国民,所以才
无法像个成人般同理受伤的儿童,或是辨认出这些恶行、为无法为自己发声的儿童发声,
因为我们依然在恐惧会有一个代表威权的“大人”(老师、父母、政府、外国强权)来伤
害我们。
▋怎么教孩子,是整个社会的事
确实,外在的威权可能会来伤害我们。但是,如果永远活在恐惧不安中,那我们所拥有的
一切美好事物,也不过是“小小的稳定”(这是波兰诗人鲁热维奇提出的概念,指的是60
年代共产主义政党执政下的波兰,那时候波兰就是充满了这种虚伪的“稳定”,然后在70
年代政府向工人开枪时,稳定谎言正式瓦解),像是梦一场,随时可能会被夺走,随时可
能失去。因为,大人就是有力量及权力(不是权利,是权力,权力可能是不讲理的)夺走
小孩的一切。有自觉、善良的大人可遇不可求,为了保护自己,小孩必须长大。
受伤的孩子必须长大,不能一直停留在“维持现状”的青春期,等待一个合法讲理的世界
来保护他们。孩子必须长大,这样,才能保护自己,保护自己身边美好的事物,保护自己
的孩子,还有整个社会的孩子。成人必须意识到:教育小孩是一项社会责任,不是我的小
孩我爱怎么教就怎么教,而是必须被法律、社会舆论、国际普世价值所约束的。
教育的改革是必须的。但是在教育改革开始之前,一场社会和政治的改革是不可避免的,
不然所有的教育改革都会回到原点。只有当我们打开眼睛,正视这座岛上过去的威权历史
,各种伤痕,各种冲突,各种侵害人权的犯罪行为,各种恐惧,只有当我们开诚布公地谈
论这些事,我们才有可能继续自由地走下去,活下去,并且教育我们的孩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