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爱他、教他、但不要用“关系”控制他

楼主: minirror (小呆)   2017-04-15 23:47:07
真正的爱,是不用任何条件交换的。
(ex:不管你零分还是一百分,妈咪都爱你)
这篇投书提醒我们,一样是爱小孩,在教养时,一定有比"关系控制"更好的方法,大家一
起学习囉!
原文: https://goo.gl/gVUY27
天下杂志独立评论FREE - In Google Play
【投书】陈姝蓉:爱他、教他、但不要用“关系”控制他
2017/04/14
作者:陈姝蓉(作者为彰师大辅导与咨商研究所博士候选人、两个孩子的母亲)
昨日不经意看到某新闻媒体在网络发布“你是家人还是客人?妈妈这样教会孩子家庭观念
”影片,并以肯定的语气,推崇影片中母亲教导孩子帮忙做家事的方式。而影片下的留言
,也是一片叫好声,表示母亲教育成功、孩子很成熟懂事之类的。当然,也有一些不同意
的声音,觉得孩子好像很可怜、是不是被强迫的、或是为了拍摄影片背诵这些内容,但都
遭到母亲一一驳回,表示孩子是真的了解这些内容,并且自发性的表达愿意改变自己。
我将这影片与先生分享,由于他是一个理科生,对心理治疗相关领域并不熟悉,我认为他
的观点,会比我更接近一般大众的感受。
果不其然,他问我:“这个妈妈讲得不好吗?是该教会孩子一起参与家务啊!”
我问他:“那孩子做不到的时候,你会说你不要他了吗?”
先生答:“不会啊,顶多把他散落的东西没收,怎么可能不要他。”
是的,这样的差异就是关键。片中的母亲,管教的方式,是告诉孩子:“我们家不需要住
在我们家的客人,是吗?”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如果你的行为是客人(看到
东西洒了不会主动收拾),你就不能住在家里。唯有你做出我认为家人应该有的行为,才
能继续在这个家生活。”
更进一步反映在亲子的关系上,便是告诉孩子“如果你的行为我不认同,我就会抛弃这段
关系”。相对于一个3岁的孩子,成年的母亲无论在行动或思考上,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权
威性。或许这位母亲会觉得自己没有这个意思,然而,人的潜意识会透过语言流露,当母
亲这样说时,已经无意间地运用孩子对关系的需求与在意,形塑并控制孩子的行为。
▋孩子接受大人的价值观是一种生存策略
家族治疗师萨提尔(Satir)提到,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觉知到来自母亲(或是主要照
顾者)口语/非口语的威胁,为了保护自我价值(自尊),会采用生存姿态来对抗威胁。
所谓的生存姿态,就是用讨好、指责、超理智或打岔等方式,来对应外在对象的威胁(请
参阅《家庭如何塑造人》一书),但内在的需求仍然是渴望被对方接纳、以及用这样扭曲
和自我压抑的方式与对方保持连结。只是,更深层的情绪可能藏有对这段关系的害怕、失
望。
或许这位母亲说的也没错,孩子是真的了解这些内容,也是自发性地表达想要改变的意愿
。但从萨提尔的理论来看,我认为这个孩子极有可能已经发展出“讨好型”的生存姿态,
亦即,为了维系与母亲的关系,并在母亲的评论与要求下,孩子无意识地忽略自己的感受
,以配合母亲的要求,来取悦母亲,借此感受到自己原来还是有价值的。即使自己可能感
觉悲伤、委屈、无助,就像那不自觉流下的眼泪,但孩子仍然愿意让母亲主导这一切,以
换取母亲对自己的爱与关注。
但这样的生存策略,即使是自愿,却感受不到任何喜悦的、关系中因为与对方连结所产生
的美好感受。相反的,这样的孩子长大可能会持续抱持着这种讨好型的信念,认为唯有放
弃自己的主权、接受控制,自己才能得到爱,留在关系中。说到这里,大家想想,许多受
暴妇女,是否也有着类似的特质呢?不断地释出主控权、处在一种无助无力的状态、持续
的受暴,却离不开这段关系,正是因为人的生存需求,本来就是渴望被爱、被接纳、被关
注的。
母亲若长期以遗弃关系──“你不乖就不是我的家人”──这样的说法来管教孩子,孩子
会重复感受到被抛弃的威胁,进而忽视自我价值,即使感受到痛苦、愤怒也不会反抗,很
多讨好型的人,最后会产生忧郁、焦虑、自我否定的心理困扰。
▋媒体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若是这位母亲仅是在家里默默的以这样的方式教导自己的孩子,或许,受到影响的就是这
个孩子的成长与人格发展。但这位母亲公开的成立粉丝专页,推广自己的教育方式,得到
许多网友的赞赏,甚至具有公信力的网络媒体也选择并编辑了这个影片加以发布,似乎也
为这位母亲的教养方式背书,赞同并鼓励大家学习这样的教养方针。
选择投书,也是因为感受到网络传播的快速和广泛性。如果无法抵抗这影片的散播,那至
少能提出不同的观点,让读者们有所参照、对话。我担忧的是,多数民众并无法区辨“接
纳孩子是家庭的一份子,继而鼓励孩子参与家务”,与“威胁孩子若不参与家务就不是家
人”的说法,差异为何。
前者是基于有情感基础的亲子关系上,鼓励孩子以某一种方式参与在家庭互动之中,但若
没有做到,并不损及亲子关系的本质。后者则是包裹着教养糖衣的控制术,以是否中断亲
子关系作为手段,若孩子无法做到父母的期待或要求,就会折损亲子关系。在不清楚教养
本质的差异时,面对容易哭闹的幼儿,对于这种快速又有效的教养方式,读者很容易群起
仿效,但却忽略可能对孩子身心发展所造成的伤害
我认为父母确实具有教养孩子的责任,但是教与养的同时,别忘了爱孩子、关注孩子真正
的需求,亲子之所以能连结的重要核心。请不要用你若做不到我的要求,我就“不爱你”
、“不要你”这样中断关系的方式,作为教养孩子的手段。
作者: collector111 (collector111)   2017-04-16 00:42:00
那如果用"不收好玩具就丢掉"这样行的通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