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tn0318 (ocean)
2017-01-24 20:07:32曾经看过一篇文章
看完之后非常感慨
文章内容是说
为何我们这一代的长辈都喜欢跟儿女抢顾孙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我们的父母那一辈刚好是台湾经济起飞的年代
很多有创业心的人就在那个时期创立了自己的中小企业
创业常需要夫妻一同全心全意的投入
而生了孩子该怎么办呢
没有时间顾的情况下
只能交由自己的父母协助养育
而当他们年纪渐长
再不需要再事业上冲锋陷阵
当他们自己的孩子生了孙子女
他们突然忆起
年轻时失落的跟孩子的成长与相处
就产生了强烈的移情作用
非常渴望能亲自照料孙子的生活起居
有些会觉得在照顾自己的孩子一般
享受着天伦之乐
觉得似乎某部分弥补了
当年无法亲自参与自己孩子成长的遗憾
当时看到这里 感触很深
我们这一代的人
早就过了台湾经济起飞时的荣景
生活环境比过去困难许多
许多家庭必须双薪才能撑起家庭开销
还因为经济因素
即使再怎么喜欢孩子
也只敢生一胎
生了小孩为了省钱
也只能忍痛交由父母帮忙养育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无奈
不是说隔代教养就完全的不好
只是当自己是孩子时都想跟父母有长一点的相处时间
当家庭功能无法健全
亲职教育被弱化
那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或许也不那么令人意外
祖父母毕竟无法完全替代父母亲的角色
而在许多先进国家
有些甚至下午四五点就下班
有些学校也早早放学
让孩子能有非常充足的时间
每天跟父母一起在餐桌上吃顿饭
让双方说说每天发生的事
而坦白说
我看不到政府重视少子化的危机
也看不到社会对于养育下一代的包容
我承认
在结婚生小孩前
对小孩的哭声没有耐心
对于很多在公共场所不受控制的孩子
心里面第一个想法是
他父母怎么都不管管
父母都在干嘛
而自己生了孩子之后
我才明白
原来婴儿是怎么一回事
对于哭泣的孩子忍耐程度也比以前高非常多
或许我知道
这些都很自然
孩子有时外出就是会吵闹
太小的孩子讲道理跟体罚管教都不见得有用
有时也觉得社会很奇妙
教育教导我们要爱护动物
却没教导我们要包容爱护婴幼儿
或是教导婴幼儿行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有时我们对于动物的行为(随处便溺或吠叫)有包容心
但当我们碰到婴儿却不一定会这么宽容
即使其父母并非放任也努力安抚处理
或许是教育
当大家都将婴幼儿的正常行为(想睡觉或不舒服会吵闹)视为一种失序
期待小孩能有成人的成熟
那也难怪有许多人无法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