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妈妈,我看了你的说明,
我感觉到的是妳觉得医师草率,
是因为妳觉得医生在半小时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判断妳的孩子有自闭症,
而之后的医师给妳的评估结果又不是那么肯定。
我必须说,要承认面对自己的孩子确实发展慢是需要时间,
但孩子的疗育往往不能等时间,这很矛盾也是早疗实务上的困难。
往往要说服尚无法坦然接受的家长,让孩子早疗就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因为家长承受的压力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明。
现在大家的学经历普遍很高,
常有家长质疑我硕士、我博士、我是医生、我是律师,
我的孩子怎么可能发展慢?
发展迟缓是机率的问题,不是父母优秀就不可能。
至于自闭症谁说了算?
一般是医生说了算,为什么?
因为只有医生可以“诊断确诊”,
其他人,如:社工、治疗师、心理师、幼儿园教师……等专业人员,
就算再有经验,就算再怎么感觉孩子异常,我们都只能说“疑似”、
“有自闭症特质”、“有自闭症倾向”……等不确定的说词。
那医生谁都敢说?谁都敢确诊?
坦白说不是儿童心智科、不是专门在做联评的医师,
说实在话妳说他一定有早疗的概念?我也不敢肯定。
自闭症的成因目前国内外都还在推测,
但自闭症的特质很早就会显现,
而这些特质确实可以因为一些社会化的技巧来减弱,
只是确诊,我记得不到特定年龄,除非非常明显,
不然医生还是会比较保留。
而医疗界有一些对这些慢飞天使长期关注的医师,
通常已经研究得很深入,也看过非常多确诊的案例,
所以才会直接告诉你孩子的状况。
毕竟,一般人也许最多有三个孩子,
接触过的小孩,加起来可能也不超过二十个。
但专业的人员每天可能就要接触一、二十个了,
所以才能用短短的时间评估出孩子的状况,
但是初次评估的准确度通常会受限,例如:孩子怕生、专业关系尚未建立。
可以的话还是建议在同一间评估,才能比较出孩子的进步程度。
若是因为怕原本报告到期与新报告出炉之间有时间差距,
一般来说可以看你的所在县市的疗育补助规定,若能接受诊断证明,
诊断证明也是可以作为疗育补助的申请依据,但要问过医师能不能先开。
若只是复健科开立,要注意诊断书上的文字,
例如:上面只有写需语言治疗,则在新的报告书出炉前这段时间,你只能
申请语言治疗的补助。
各医院的医生风格不同,
有的风格属于十分直接,例如:台中的郭医师,
人很专业,但也常有家长承受不了。
而现在童综合的迟医师,则是十分和蔼,
慈济的李医师是暖男风格,不论哪一种风格都是很专业的。
所以只能说还没找到调性合的医师。
评估若有疑虑,可以考虑重评,有些医师不喜欢,
但大部份的医师知道家长的疑虑,都会体谅。
至于学前特教班,据您的陈述可能是医师觉得目前孩子的状况落后得较明显,
特教班通常会着重在孩子的生活自理,因为孩子的状况是比较重度。
但不代表念了学前特教,国小就一定是特教班,
有可能是资源班、甚至是普通班,
主要还是要找间与孩子调性合得来的学校。
妳的小朋友已经在幼儿园,而且老师对待他的状况也不差,
通常也不建议贸然转换到学前特教,毕竟已经融合一般环境的早疗孩子,
硬是拉到学前特教并不一定好,
只是对家长来说自理能力、常规建立会是很大的课题,
早疗课程不能停,甚至要评估是不是要增加,
当然这是妳要自己综合评估。
怎么选择机构?
轻松一点看待,就是单纯找一间对孩子接纳度高,
而孩子喜欢的学校而已。
不管是不是发展慢的孩子,有快乐的老师才有快乐的学习。
健保早疗的成效还是有,但是真的比较不好,
因为半小时可能花在规范要求就要十多分了。
所以才会有自费的疗育,而政府也才会给家长补助,
为的就是能尽量帮助早疗的孩子,也许觉得早疗补助只有到六岁,
但我必须说每年早疗的孩子是一年一年多,总是要合理分配,
以上希望可以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