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 小小孩生气哭闹时,四个处理步骤分享!

楼主: crescent33 (乖)   2016-06-17 17:33:03
网志好读版:
http://dubao33.pixnet.net/blog/post/115125400
小小孩生气哭闹时,父母该怎么办?
分享今天一件小事,早上要带儿子出门上学,电梯一台停在我们家的楼层,另一台在一楼

结果我下意识的按下右边的电梯,然后跟他说:【走囉】,
这时候他面露委屈说:【可是我想搭另一台】,
【这边比较快不用等啊!】他已经进了电梯,臭著脸说:【我就想搭另外一台】,
已经到一楼了,这时候我牵着他说:【没关系,下次搭啊,这没什么好生气的】;
在出租车上,我感觉到一个眼神传过来,一双泪汪汪的眼睛,倔强的嘟著嘴,
很明显的是要给我看的,
那瞬间才发现自己踏入了一个陷阱题(这问题大概就像老婆问说:【我有没有变胖】,结果
老公还想半天支支吾吾这样),
大错特错。
想到了之前看过一篇网络转发文章,
特别提及到父母亲面对小孩负面情绪时不妥当的几个方式:
1.转移:
多数家长都会先求粉饰太平,【我们去买玩具吧!不要哭了】【你快看电视有巧虎】
2.否定:
惯用句型当然就是【这有什么好哭的啊?】
3.冷漠:
【那你就哭吧,哭完再来找我】
4.教训:
有些父母亲被激怒到一定程度,就会开始语出恐吓【还哭,再哭就打了唷?】
其实小孩哭闹父母亲的心情是焦急的,越是这样的状况下,越难把事情处理好,
因为我们放错重点了!
首先,人为什么会生气?在【生气的科学】中提到,(注)
脑袋中的杏仁核主要是处理负面情绪的,会积极回应外在刺激,
肾上腺素与正肾上腺素提高血压,准备好肢体的行动,
而前额叶则像是踩刹车,能调节与关闭情绪反应。
小小孩为什么生气?
就生理的角度来看,
美国的Dr. Laura Markham提出了孩子的哭闹与脾气是一种身体反应机制,
主要释放贺尔蒙,但孩子的前额叶尚未发展完整,所以在很多时候无法排解负面情绪。
再则,
排除掉身体不适(疲倦、饿肚子、睡眠不足)的生理因素,
通常在生气背后都有一个原因,真正的原因。
有可能是遭遇到挫折感,也可能是想争取注意力,或者单纯的错误表达情绪。
在这一层的理解之下,我们可以一步步地拆除这情绪炸弹:
(1)同理:
我不得不说这一招真的非常困难,但是只要把这技巧内化,
和孩子的相处大概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小小孩的语言表达能力追不上情绪反应,但是他们都是有知有觉的。
同理的第一步就是帮助他们说出心里的感受,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眼前的事情,
例如:几个孩子们抢玩具,玩具被抢走后大哭,
通常妈妈回答:【唉唷,没关系啦!】【早就跟你说不能抢玩具啊,你们都讲不听】
【不要哭,再哭回家囉】都是标准的错误答案,
因为这样的答案表示家长没有听懂哭声之下的弦外之音,
他们真正想表达的,是一件事情不如预期的挫败感,需要的是一个拥抱和安慰,
就像是家庭主妇跟丈夫抱怨小孩吵架、杀价不成等等鸡毛蒜皮的小事,
老公如果白个眼说:【这也没什么好气的】,那紧接而来的应该就是更大的情绪风暴,
但EQ高的老公通常都立马表现出同仇敌忾,
因为他们理解那无关价值判断,只是太太一整天情绪下来的抒发。
同理,这时候孩子缺的是个站在他身边的好队友,
【妈妈看到你流眼泪了,玩具被抢走让你心情很不好对不对?】,
回到早上的电梯事件,
我看着他眼睛说:【早上没有搭到最想搭的电梯,所以你很失望对不对,对不起喔】,
结果儿子又挤出了一些眼泪,可是看起来眉宇之间的愤怒就松懈了点。
(2)积极倾听:
除了第一步的同理,积极倾听的沟通方法也可以协助建构出他对事情理解的样貌,
积极倾听在心理学、辅导方面都有运用到,
基本上就是不但听懂对方的话,心情上给予支持肯定,
透过重复对话的方式确认自己是否正确理解。
同理如果说是一种心态,倾听就是要接触到实际的问题,
有没有办法问出最核心的关键要看家长的功力,
但是通常在问题的反复陈述与解构之中,可以帮助孩子厘清他的情绪与他关切的真正问题

【玩具被抢了你很伤心对不对?】【对!抢人家东西是不对的啊】
【恩,抢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所以你觉得要怎么做比较好?】
(3)等待情绪平静:
在所有负面情绪的当下都很难好好理解事情,大人是,小孩更是,
因为婴儿自我正操弄著整个大局。
所以假设前面两点都做到了,孩子还是在哭泣,就让他们小小的抒发一下,
拍拍背,抱一抱,等他们情绪平稳再继续讨论问题。
(4)协助表达:
等状况平静时,建议协助孩子陈述问题发生的过程,以及更深入的理解不同情绪的本质。
而这一点的成效,通常来自于你对孩子的正确的了解与陪伴,
我看到儿子的婴儿自我消退,又可以开始沟通时,慢慢地跟他开始闲聊:
【宝贝,我今天才知道按电梯这件事情这~~么的重要,那我们打勾勾,下次请你一定要帮
忙按唷!】
睿睿笑的很灿烂地说【好唷】 ,
【妈妈知道你刚刚很生气,偶尔生气也没有关系,因为每个人都会生气,只是生气太多
就不太好了,你知道为什么吗?我记得昨天学校老师有唸到一本绘本对不对…?】
【对啊,生气王子】
【生气当然没有关系,只是如果一直执著于不开心的情绪,就会错过很多当下很棒的事情
,好不容易出发到游乐园也没玩到了,对不对?】他很认同的点点头,然后又开心的上学
去了。
最后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每个人都有负面情绪,
可是父母要做的不是把情绪视为洪水猛兽,
如果每次有状况就积极灭火,这就会落入另一个循环,
小孩的求不得都用这种方式来情绪勒索;
反而讲究疏通,让他们理解人就是有着各种高低起伏的感受,
小小感受了那种不好过,协助他们放下情绪的包袱,快乐地继续往前走。
注:
https://www.hopenglish.com/the-science-of-anger
http://www.howitworks.com.tw/index.php/content-views/206-the-science-of-anger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