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 双胞胎哺乳心得

楼主: greenaway (无颠倒梦想)   2016-04-22 16:14:33
这是之前哺喂我的双胞胎近八个月后,所写下的哺乳心得,也曾投稿获奖。
分享给大家瞧瞧~~:)

/杨子霈
一、
从未想过人之初时最重要的事物是奶,甚至是整个育婴生活的重心。每个母亲怀孕时
就应深入研究如何哺乳,其重要性甚于选购婴儿车、床、服、汽座等一切婴儿用品。
然而被文明驯养已久的我已彻头彻尾忘记,人类是哺乳类动物。产前最关心的仍是那
间店家可以凭妈妈手册换妈妈礼,月子餐好不好吃、那里有婴儿用品特卖会……等等,我
对育婴的想像,一直环绕在各种细琐的物质上。或许因为高度资本主义社会中,育儿商品
广告透过网络文章、杂志、名人代言等大量渗透进孕妇的生活里,而生活在商品的丛林里
,久了思绪里也就都是商品。
是以刚开始成为母亲的我,非常狼狈。在我尚未从生产的震惊中恢复过来时,身体却
已迅速自烹为孩子的食粮,自动分泌出金黄黏稠、充满营养和抗体的初乳。然而我的孩子
是双胞胎早产儿,一个因为体重过轻而住在保温箱,另一个虽然有两公斤不用住保温箱,
但吸吮力很差,连奶都不会喝。因此如何将黏稠滚烫的乳浆转化为涓涓细流、宁静而顺畅
地灌注进早产儿的小嘴巴,是一大难题。
我的母亲已过世,又没有姊姊可以问,阿姨们那一代都喂配方奶。至于婆婆和二姑虽然喂
母乳,但她们都是单胞胎足月产,小孩生出来都很成熟自然会吃奶,整个过程毫无障碍,
也难以指点迷津。
我感到乳房胀硬如活火山,黏稠的初乳如岩浆在身体的地表下发烫翻滚,却一直不能顺利
喷发,而如不能顺利排出将堵塞乳腺管,造成据说比生产还痛的乳腺发炎,于是心情焦灼
到快灭顶。
赶紧打电话给刚生完又哺乳一年多的要好女同事,她知道我的哺乳困难时,给了一句很妙
的评论:“奶的问题是大问题。”让焦急的我首度破颜微笑,这真是刚当过母亲的人才了
解的,对新生儿来说,奶事最大。
她很亲切地指点,在还未抓到挤奶诀窍的时候,先不要吃太油腻、也不要喝太多水,以免
分泌太多黏稠的初乳堵塞乳腺,然后赶快跟护士们讨教。
于是我抛弃所有羞耻心跟许多护士们请教,每个人的说法不一,有些还很热心愿帮忙挤乳
,但其中我比较害怕有个年轻护士,手很冰、手劲很重,她给我一支针筒,叫我一边看电
视一边就可以挤出一支针筒的初乳了。这说法真是给我很大的挫折感,因为我真的不知要
怎么弄,怎么可能还有心情看电视?
 后来是屡屡跟小儿科的护理长讨教,她是一位温暖的中年女性,手很温暖、很细心温
柔,每次做对一些就大力鼓励我,还建议我也可以让没住保温箱的双胞胎姊姊试试看,说
不定她会吸。
于是只有两公斤的姊姊被抱来放在我胸前,嘴巴小得跟鱼嘴巴一般,乳头对她来说像珊瑚
礁岩那样的庞然大物,让人不知该如何让鱼嘴巴顺利含住。护理长教我先碰碰她的脸、挤
出一点乳汁来诱惑她,姊姊于是展现寻乳本能,脸上露出一种豁出去的神情,似乎表示:
“不管怎样我就是要吃到!”令人又好笑又爱怜。护理长把她慢慢调整到可以勉强含住乳
头的位置,并让她尽量张开嘴巴,姊姊竟“咻咻咻”地开始喝奶了!
当下真是无比感动,吸乳房跟吸奶瓶比起来,要使出更多力气,俗语说“使出吃奶的力气
”,的确没错。看到早产儿的她,也是瞇着眼睛使出全身力气在吸奶。浑圆小巧的头,上
面覆满柔细的褐发,小脸蛋一张一弛,用力到满脸涨红出汗,真是太可爱了!乳房感觉源
源不绝地有液体流过,情绪与乳汁的淤塞终于清除了,让我的身心顿时无比舒畅。
然而,早产儿的吸吮力有限,不是每次亲喂都能成功,加上另一边的乳头较大她含不
住,还是得另觅渲泄管道。护理长就教我用医院的电动挤奶器,挤在奶瓶里还可以分给住
保温箱的妹妹喝,早产儿其实最需要母乳。电动挤奶器真是好用,可以毫不费力地就挤出
一瓶瓶乳汁,逐渐地,我也变成可以边看电视边挤奶的妈妈。
二、
月子期间最重要的事情也是奶,母乳以供需原则来产生的,所以一天最好要挤六次奶
,扣除吃饭、洗澡、睡觉的时间外,每三小时一次,这样奶量才能上冲。虽然在月子中心
里像贵妃一样,餐有人送、打扫工作有人做、小孩有人带,但如动物般不断吃、睡和挤奶
的生活,久了也很郁闷,和产前我以阅读写作为重心的生活相差很多。后来我总在挤奶时
一边阅读杂志等较能摊平且没有油墨的读物,让深陷奶事泥淖的灵魂“放风”一下,才稍
稍平衡过来。
双胞胎妹妹移出保温箱送来月子中心后,生活变得更忙碌,在瓶喂与亲喂、喂姊姊与喂妹
妹间轮回不止。因为有时又想要享受亲喂的亲密感,而早产儿吸乳状况不佳,亲喂完又还
要再佐以瓶喂才吃得饱,一整天下来常手忙脚乱。
离开月子中心回到家后,更陷入睡眠不足与重度劳动的地狱。孩子的喝奶需求强劲、
频繁而不容耽搁,饥饿时哭得凄厉而委屈,仿佛世人都辜负了她,哭声如同锯齿啮断母亲
的睡眠,梦的锦被骤然揭开,扑面而来只有深夜的清冷,但是一哭就得喂,无论妳多想睡
多起不来,这生物性的指令不容违抗。
乳头一塞进小嘴里,孩子又立刻平静下来,原来乳房具有这么神奇的魔力,我感到自
己对孩子具有绝对的掌控性。这就是母亲的本质,这么有主宰性,又这么脆弱无助,随时
准备自我牺牲。
再怎么理性调整,一日六次左右,是小孩初生时哺乳次数的最低次数,两个小孩就是
十二次,平均三小时左右就得吃上一餐,再有什么雄心壮志,也被这不断吸吮的小嘴吸食
净尽。
原来生命的延续必须这样自我牺牲,流失形体上和精神上的全部自我,才能
换取一点点新生命的成长。这是一场惨烈的革命,没有停损点,也没有妥协处,全然是置
之死地而后生。
三、
哺乳便是这样纯粹的利他行为,我从来没有一刻这么为他人牺牲奉献过,年轻时从父
母那里,只有受,没有施,现在终于领会我受到多么深的恩典。
然而在这无尽施予中,时常也有奇异的喜悦。看着涨红的小脸蛋随着吸吮动作起伏震颤,
小手攀著乳房,仿佛天地间就这么一件值得认真的事,生存不过是这样,简单而直接。我
感到精神气血都源源不绝地被吸取、吞噬,注入那不断攫取的小嘴里,心里却前所未有地
宁静与满足,不再担心衰老、无成就或死亡。哺乳完总觉饥渴不已,可以吃下哺乳前从未
想过的食物份量,整天都在找水喝,水份却如滴入干涸的旱地迅速被吸收掉。我的身材消
瘦下来,因为睡眠不足而憔悴,但看到孩子脸庞日益浑圆水润如成熟饱满的水蜜桃,又无
怨无悔。
这便是造物巧妙的设计,在弱肉强食的残酷世界中,父母对子女却是无尽地施予,以
确保新生命能在天地不仁的世间无恙地成长。这利他行为并不出于道德自觉,却比道德还
更强大、持久。世人总歌颂父母恩,亲身经历哺育的万难后,我却不敢自褒对孩子有怎样
的恩情,因为理解到基因的指令强过一切。
那么,究竟是这样无尽为子女付出,把基因代代传递下去,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大呢?
还是没有子女,把哺育的对象转化为国家社会或人类文化,更能滋养社会人群? 接受上一
代的施予、就必得施予到下一代身上,才还得起这浩瀚的哺育之恩? 抑或子女吃掉太多母
亲的壮年,让许多精采的女子,牺牲掉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女人在历史上是沉默的,是不是因为总在哺乳的缘故?
这是我在哺乳期间时常想到的问题。我想写作、想在职场上有一番作为,然而无论到
哪里、做什么,都要记挂著挤奶时间,以免无法及时挤出乳汁而影响供需,减少母乳的产
量,无论想怎么抛头颅洒热血,心底总是牵挂著至少要留一口奶,哺育我那张嘴就要吃的
孩子们。我不再是我,身体彻底地工具化,和我的心分离。我从来没有这么分裂过、受囚
禁过,却也只是疲累和无奈,因这囚禁是自愿的,看到饥饿的小孩就不自觉涌出乳汁,爱
怜到不能自已。
主流的母职论述总是歌咏母爱的伟大,强调母乳的天然神奇,却像把母亲们钉在光荣
的十字架上,而忽略了她们除了是神圣的母亲,也是女人,血肉转为乳汁之余,也潜伏著
许多作为“人”的欲望,比如:爱美、渴望爱情、追求公义、实现自我……等,而如果没
有同样营养的事物灌注进去,被父权社会和小孩榨干的母亲们,势将崩溃、疯狂甚至死亡

美国女诗人普拉丝在丈夫外遇后,不堪繁重的育儿、家务及情感打击,抛下两个幼儿
忧郁自杀了; 自传小说《爱与黑暗的故事》中,以色列作家艾默思‧奥兹的知识份子母亲
也抑郁无言地自杀了,奥兹分析,或许那时代耶路撒冷的主妇生活让受过大学教育的母亲
忧郁孤独,他推测:“她或许能够咬紧牙关,忍受艰辛、失落、贫穷,婚姻生活的残酷。
但我觉得,她无法忍受庸俗。”; 朱天心〈袋鼠族物语〉中写道:“若是把动过一次想死
的念头,当成精神上已死过一次,那么,袋鼠族女子大都有过一次或数次死亡的记录。”
母亲们,也是需要被哺喂的。除了黑麦汁、花生猪脚汤、酒酿芝麻汤圆等发奶食物的补养
,更需要美和爱情的滋补,需要居住在安稳公义的社会,需要自我实现。然而在一片推崇
母爱标榜母乳效力的主流论述中,她竟失语了,或者总是无法被听见。哺乳妈妈是日日在
天堂与地狱中游走、在强烈的爱与躁郁间震荡,她见过最美的繁花盛景,也体验过最具毁
灭性的忧郁海啸。没有谁比哺乳期间的女人更强大又脆弱的了。
四、
哺乳近八个月后,因为实在承受不了抚养双胞胎还要上班、处理家务的种种压力,最
后不得不断奶了。疲累的我有一种“断尾求生”的轻松感,生活突然轻盈飞扬起来,来去
自如,好像从幽黯沉重的深海重返朗朗世间。回想之前被哺乳囚禁的生活,真是恍如隔世

当然也有一丝惆怅,身为母亲,就是难以割舍任何跟孩子有关的事物,何况是这样发
肤血乳的牵系。
我的身心经过这样的磨难淬炼,变得更圆熟晶莹了吗? 我不确定。
我从不断地施予中得到无上的满足和平静吗? 我也不确定。
比起那些从未哺育过的女人,我见识过更多的人生风景吗? 对种族家国的贡献更大吗
? 被大量吃掉壮年与创造力的我,也不这么认为。
我只是,亲身体会乳汁如潮汐从满涨到消褪的整个过程,理解如痴如狂的母爱偏执,带给
女人多少甜蜜与忧伤,如此而已。
唯有一点是肯定的,拥抱两个如花的小女儿在怀中,如怀抱两颗灿亮的小太阳,让我从心
底发出光来,而对于时光或人事的侵凌,比较无感。因为无论如何,有两个小人儿在我眼
前日渐茁壮成长,而只要生命得以延续,未来就有各种可能性。
透过哺育,我终于领会了春夏秋冬、果熟蒂落是怎么一回事。
我终于领会了无法言说的生命奥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