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iiu (Tiiu)》之铭言:
: 过完年就要飞去美国,
: 还不确定是加州还是德州,
: 想请问小孩在美国看诊会方便吗?
: 在台湾要是有感冒或是任何病症,
: 住家附近的诊所或是大医院都很方便,
: 有时非不得已要跑急诊,
: 台湾医疗对于小孩的照护跟费用真的都很便利。
: 虽然生活上的英文勉强可以沟通,
: 但还没流利到可以跟医院完整沟通,
: 不知道住美国的妈妈们,
: 小孩要是发烧、感冒或是跌伤,
: 如遇到这些情况都怎么处理?
: 不管有没有保险,华人医生会比较便宜?
: 还有,
: 小孩在美国真的比较不容易生病吗?
: 因为我们住台北,人口很密集,
: 假日外面到处都是人潮...
: 我们是要长期居留,
: 除了小朋友的学业,就只担心小朋友的医疗问题。
: 麻烦请住美国的妈妈分享。
根据我丰富的看医生及挂急诊的经验(好像不是什么好事)
美国的确远远不及台湾方便
但是看诊仔细程度及医护人员的亲切度远胜台湾
(当然那是因为台湾医护人员承受的压力及要处理的病患数量
远高于美国 当然那不是本篇文章的重点)
只是想澄清一下 虽然不像台湾可以随时马上看得到医师
但也没那么可怕 只是要改变一下在台湾已经习惯的模式
到美国后 先清楚自己的保险方案 可以去哪些医院就诊
每当身体有不舒服时 就可以先写email或打电话去医院询问
打电话是24小时都有专人回答问题
像是 小孩现在发烧怎么办 对方会询问相关问题
然后告诉你该怎么做 或是可以去买什么药来改善症状
我也遇过对方直接开处方签 自己直接去医院领药就好
若是对方评估需要看医生 他也会帮你预约门诊
或是叫你现在就去急诊 然后他会事先知会急诊室 让他们先做好准备
我们非常喜欢这个方法 毕竟美国比较大
以我们家为例 开去医院单程车程就要半小时了
若是没那么紧急的状态 打电话得到的回复 不输给门诊
而且免费
一去门诊还没开药 至少三四十元跑不掉
之前我女儿在我不注意的情况下吃了乳液
我们也是打电话给医院 后来一路转到毒物科来回应
他们会告诉你该注意哪些事情 心安不少
一开始我很害怕自己英文程度不好 所以都会申请中文翻译三方通话
这个服务在我们医院都是免费的 只是需要等医院回电
然后讲电话时也会花更多时间
后来也就慢慢懒得申请翻译了 反正听不清楚请对方讲慢点就好
若是真的要到医院看诊才安心
也可以打电话去医院直接约挂门诊
当然自己的医生当天一定已经没时间了
那就可以看别的医生 或是只给护士看诊也可以
我自己遇过上吐下泻不止 医院帮我排马上给护士门诊
去之前也怀疑只给护士看 ok吗
后来护士帮我做好基本问诊 然后 他会去询问医生
所以等于是有两人的诊断 只是没和医生直接见面
后来因为脱水太严重 他把我留在观察室打点滴
一路打到门诊都下班了 他还是留在医院陪我 直到好多了才离开医院
我怀孕时也有怀疑破水或没有胎动这些孕妇会有的疑惑
一次是我的妇产科医生说他刚好有空档
叫我马上去给他验看看有没有破水
结果果然是破水 他马上给我一个大恭喜 帮我转到产房待产
事后我才知道其实蛮惊险的 因为是高位破水
若是稍微不敏感或是再多等久一点 宝宝会有感染的危险
虽然宝宝早产 但至少一切顺利
而没有胎动这个 是怀孕末期很常见的疑惑
那时也是直奔急诊室 医院很详细的听了胎心音
追踪宝宝的活动力 确认一切正常才回家
上面两个例子跟孩子生病处理没有直接相关
但是 就是一个概念 只要有任何身体健康上的疑虑
就打电话给医院询问 他们会给你各种适合的应对方式的
不要自己在家里忍痛 然后埋怨医疗太贵而不去处理
当然前提是自己有医疗保险
在台湾已经习惯 只要生病 一定要看到医生本人
既使问诊时间可能只有短短几分钟
但事后吃个医生开的药 感觉就是心安
但现在 我们已经改成有状况 会上网查查可能是什么问题
或是打电话给医院 询问该如何处理
可以在家照护最好 严重一点就去买药改善症状
最不行才去挂门诊或急诊
其实习惯后 也没那么恐怖
我们本来就该知道如何在家照护自己的病症
像是感冒发烧这些都很常见 不能每次遇到都得看医生才能解决
我们会常常打电话去医院 是怕这会是大病的前兆
怕自己疏忽
之前我头痛到爆炸 打电话去医院
对方询问了非常非常多的其他问题
因为他们怕是高血压的症状
排除了这个可能性 就自己在家吃个止痛药就好了
觉得美国就是这样 什么都得靠自己去询问 去争取
看医生或什么都一样
而且 不要看别人跟自己状况一样 就自己不再去问
因为每次问 答案会不同
总之满有趣的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