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宝宝] 只生ㄧ胎 小孩真的会孤单吗?

楼主: domin (无解)   2015-08-18 08:37:25
我是独生女,而且还是爸妈很忙碌没空一直陪玩的独生女
感觉孤独吗?我必须说,小时候真的很乐在自言自语和整个家里都是我的游乐场的日子
玩游戏可以一人分饰好几个角色,从来没对爸妈喊过无聊或想要有人陪
因为在家没玩伴,所以自己创造很多自我娱乐的小趣味
四岁开始,我妈带我去我家附近的图书馆,从此以后就进入一个无边无际的美妙世界
可以一个人待在图书馆待到关门,邻居朋友想找我玩,常常到图书馆才找得到人
基本上,我从小就很爱交朋友(因为没手足,特别爱分享)
但又非常擅于独处,享受孤独(因为没手足,习惯自得其乐)
所以长大读了国中高中,老觉得很多同学(尤其女生)很奇怪
动不动什么事情都要人陪,上厕所要陪,买东西要陪
哪来那么多时间精神互相等来等去陪来陪去?
我从高中开始就很爱自己去看电影,大学就能自己打工赚钱去独自旅游
想做任何事情不必等别人有空和有意愿,自己都可以去完成
因为我个性独立,几乎每个成长阶段都自然成为同学朋友依赖的对象
老公刚认识我时,觉得讶异,怎么一个女生可以一天到晚一个人出门玩整天都不要人陪
后来他说他从我身上学到独处的乐趣
结论就是:
不要从父母的角度去解读孩子孤独不孤独
你看他自己玩好像很孤独,可是其实孩子真的能自己去适应他所处的环境并且享受其中
(小孩是比大人更有创造力的,他们能在寻常生活中找到让他们快乐的事物)
也不要为了有人陪他才生第二个,因为你也不知道第二个小孩和他是不是个性合得来
我觉得如果要生第二个,要因为自己很喜欢并甘愿于养育儿女的过程
第二个孩子不是生来送给老大的礼物,而是能够丰富父母生命经历的珍宝
另外补充独生子女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
人不论在世间有着多少人际关系的羁绊,有多少人与人之间的陪伴
终究会有面对独处(或必须孤独)的时刻,这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课题
有时候甚至你会有在亲友众人之间也感到没人懂你的寂寞
而只要父母引导方向正确,独生子女通常可以比别人更快掌握如何应付这样的处境
于我而言,生活只要有书能读,一双脚能走,一对眼睛看东看西,就有简单的快乐
什么空虚寂寞觉得冷,都会瞬间消失不见
※ 引述《cmrz2sky (冰冻夏日)》之铭言:
: 有人说独生子女最不懂得分享。
: 且独生子女会感觉孤单。(或许而已)
: 但是,不分享这种事不是只有独生子女会发生。
: 不是独生子女就一定个性霸道难相处。
: 相反很多独生子女,因此害羞内向。
: 反而因为没人可以分享,而更乐于去付出。
: 此外,相差四岁以上的手足,
: 其成长经验,是相同于独生子女。
: 每个人的经验与需求大不相同。
: 我的孩子是独生子女,
: 但是,她在我们爱的环境成长。
: 绝非你所认为的千金大小姐。
: 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孩子引导到适合的道路上。
: 而非在于,独生或非独生。
: 其实成长环境还有父母的引导,才是差别最大的地方。
: 硬要冠上独生子女就如何,独生子女们也算躺着也中枪吧…
: =========
: 担心独生子女没伴,该生第二胎吗?
: 文/陈珮雯
: 看着老大在角落一个人玩角色扮演,还要一人分饰两角,
: 感觉他好孤单。我该帮他生个老二吗?
: 公公最近住院,还好夫家有两姊弟,可以相互打气,轮班照顾。
: 我只生一个,以后我和先生都离世了,小孩完全没有直系血亲可以陪伴、商量。
: 我该帮孩子生老二吗?
: 家有独生子女的爸妈,偶尔会冒出“该生老二吗?”的念头。
: 生老二是个重大的决定,咨商心理师吴嘉瑜说,生育对个人、婚姻、家庭都会带来冲击。
: 不论是什么动机促使爸妈思考“生老二”这个问题,
: 在做出决定前,请先审慎思考以下四个情境所需面对的问题:
: 情境一:吃饭时,帐单金额多出两倍;付幼稚园学费时,一个人的薪水全数缴械,
: 金钱支出就如撕卫生纸般迅速。
: 媒体常报导,生育率低的原因是:养不起。
: 吴嘉瑜说,有了老二,一定要付出家庭的金钱、空间、资源等代价,爸妈需要考量:
: 1.金钱与教养品质的关联性:该花多少钱养小孩是一项价值的选择。
: 衣服要买新的还是穿别人穿过的?绘本去图书馆借还是用买的?
: 学校念公立还是私立?才艺要不要学?这些都是价值的选择。
: 先厘清自己的教养价值观,如果在物质上,想给孩子最好的,
: 那就要衡量家庭的经济状况,多了老二会不会很吃紧?
: 2.生活品质的标准:每个家庭各有一把尺,这涉及到家庭的价值观。
: 当一个人得把一个月辛苦工作的薪水,全数拿去支付托育费;
: 家庭必须舍弃买车代步、外出旅游、吃美食……的经费,我可以接受吗?
: 又或者,多了个小孩,屋子空间实在不够大,
: 大人与小孩必须全部挤在一个房间内睡觉,我可以接受吗?
: 情境二:又怀孕了,因为工作型态压力大、责任重,必须离开一个自己深爱的工作。
: 对妈妈而言,生孩子其实是一场生涯大冒险,
: 有可能孩子与事业难两全,必须做出选择,妈妈要思考:
: 3.人生的大饼图:在我的人生大饼图中,愿意让孩子占有多大的百分比?
: 吴嘉瑜说,什么是“平衡”的人生,每个人有自己的定义。
: 画一个属于自己或家庭的大饼图,列出并分配自己觉得人生中重要的项目。
: 大饼图上,工作的分量大于孩子,自我的选择将会清晰而明确。
: 4.生涯冒险的准备:工作其实是一种人生的安全感,
: “企业名称、职称、薪水等,某种程度代表自己的存在价值,”
: 吴嘉瑜指出,离开工作,安全感没有依附的对象,也可能等于放弃过去累积的资源,
: 人生或许要在另一个跑道上重新出发,这是一种冒险,我有足够的勇气往前吗?
: 情境三:下大雨的日子里,一手抱着老二,一手撑著伞,
: 还不时回首看着身后的老大有没有跟上自己的脚步,
: 此时恨不得自己有三只手可以牵着两个小孩走。
: 生老二,也涉及家庭教养资源的分配,爸妈的关键思考方向如下:
: 5.教养能量:事实上,两个孩子的教养心力不只是两倍。
: 友缘基金会执行长廖清碧说,手足会是兄友弟恭还是兄弟阋墙?
: 当手足竞争、冲突时,爸妈的处理方式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 吴嘉瑜提醒爸妈,尤其当手足年龄相近时,多数的手足都发生过相互攻击的状况。
: 在历经老大的教养过程后,爸妈应衡量自己是否还有足够的能量来经营孩子的手足关系?
: 6.家庭生活的应变能力:老大三岁,老二才刚出生。
: 一个正是需要往外活动的年纪,一个因生理需求,比较适合待在家。
: 面对成员不同的需求,家庭有没有应变的措施?
: 情境四:三年的时间无法一觉到天亮,半夜困得要命,小孩哭着要奶喝,
: 而身旁的另一半却睡到打呼。
: 吴嘉瑜观察,现代人普遍生得晚,生第一胎可能都过三十岁了,
: 再拼第二胎的关键思考议题为:
: 7.体力的极限:我的身体状况在这个年纪生育会平安顺利吗?
: 有没有什么风险?我的工作及生活型态,可以应付长时间的睡眠干扰吗?
: 8.情绪上的疲惫感:我真的很喜欢和小孩相处,
: 喜欢到他们在我身体不适或正忙碌时大吵大闹,管教完全失控时,
: 我仍能心平气和的和孩子们相处吗?
: 9.夫妻分工的共识:对于生老二,另一半也有同等的意愿吗?
: 另一半愿意共同分担两个孩子的育儿工作吗?
: 当老大吵着要人陪,老二又要洗澡时,另一半乐于承担其中的育儿责任吗?
: 【完整内容请见《亲子天下》2011年11月号】
作者: avagrant6080 (继续潜水中)   2015-08-18 09:17:00
作者: mawghila0421 (喵吉拉)   2015-08-18 09:31:00
大推!父母对小孩才是无限不求回报,兄弟姐妹的感情是看缘份强求不来(看过不合的例子就会知道,有些真的就是不对盘),再生绝对不是要为了小孩,而是自己的状况有能力有余欲可以照顾好(教)好每一个,也享受育儿生活才是。现在已不是养儿防老时代,孩子们的未来比我们更辛苦挑战更多,应该要自己想开规划好自己老年生活甚至生后事,不要给他们带来负担!
作者: hanginthere3 (...)   2015-08-18 10:13:00
推!真的讲的很好
作者: chrislove051 (Christine)   2015-08-18 11:09:00
我虽然有弟妹,但也是像原poㄧ样从小就很独立
作者: duoduo554553 (阳光空气微风水)   2015-08-18 14:29:00
推!推!支持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