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版妈好久不见! ^^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题与亲子教养有关。
走在路上,有一对母子正在争吵,
孩子悽惨哭闹的声量大到让我很难不去注意他们。
听到这位妈咪对孩子说:“你每次都不听话,有你这种儿子好丢脸!我不要你了!!”
妈咪转身要走,孩子大哭,两只小手慌张拉住妈咪:“妈咪,妳不要走!”
妈咪甩开孩子的双手,不理会孩子的哭求,继续往前走,
我在孩子稚嫩的脸庞看到害怕被遗弃的恐惧,
你是否也曾看过类似的场景呢?
咨商室内的典型案例
我在咨商室里很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却是这群孩子长大后的模样。
一个考试是全班第一名的女孩,她哭诉男朋友对她有太多的要求,
她只有做不到其中一个看起来很无理的要求,
男朋友就说:“我受不了妳了!我一定要跟妳分手!”
女孩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要抛弃她,觉得这世界又只剩她一个人。
女孩心想着:“一定是我很糟,所以最后还是没有人爱我!”
她因为哭了整晚而眼睛发肿,
不断地自我伤害也无法止住内心的痛楚。
我陪着女孩停留在痛苦的感觉中,
女孩回想起自己小时候是被妈妈这么对待:“妳再这么调皮,我就不理你了!”
“我怎么会有妳这种女儿,我要把妳送到育幼院!”
童年开始被妈妈用威胁的方式对待的她,
强大的恐惧与焦虑威胁着她与母亲之间依附关系,
她开始相信“我很不好,我爱的人都会离开我”,
唯有这种扭曲的信念,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生命还在控制之中。
长大后,即使女孩每次考试都考第一名,
她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好,
这却只是咨商室内典型案例中的其中一人。
父母把爱撤出,孩子不安的依附也开始滋长了...
父母的教养方式及和孩子的互动关系,极可能影响孩子日后的人际关系,
“永远都觉得自己还不够好”、
“只要再改掉自己的一些缺点就能让爱的人回来”,
以上例子都是很典型的想法,藉以和“好”的妈妈、爱人有所连结,
虽然很不可思议,
其实周围有好多人在心情难受时,都潜藏着这样的信念。
这些都是孩子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形成的,
即使长大成人,这样的模式仍持续地在人生中重蹈覆辙,
想一想这模式形成的过程,其实很令人鼻酸。
依据Maccoby和Martin(1983)的研究,将父母教养风格分为四类:
开明权威型、权威专制型、宽松放纵型、忽视冷漠型。
其中,权威专制型的父母特别会说:“如果你再.....我不理你了!”
“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
这些语词我们称之为“把爱撤出”。
为了惩罚孩子“不好”的行为、塑造孩子“好的行为”,
专制权威型父母习惯用这种强烈的语词表达自己的生气,
并且拒绝听见孩子真实的想法。
相对的,父母不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生气及愤怒,
“我不能生气,不然爸妈又不要我了!”
孩子从小就标定自己的委屈、愤怒、难过...等等的情绪都是不好的,
习惯性地压抑这些被父母标定为不好的情绪。
这些孩子长大之后.....
当父母选择“把爱撤出”时,
会呈现绝情的姿态、愤怒的音调与表情,
强烈表达了他们对孩子的厌恶、轻视,
这些非语言行为深深刻印在孩子的内心,引发强烈的无助感和绝望感。
有些孩子在这样的教养方式中学会服从,
有些孩子则是学会对关系不信任、逃避关系。
“我只要进入关系就会受伤害,所以我不应该跟别人太亲近”、
“只要我够努力,就能让他回心转意继续爱我!”
因为自己的感受从小就不被父母认可,
所以长大后仍不清楚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是什么,
在生涯规划出现迷惘与困扰。
许多孩子长大后和亲密伴侣、朋友之间持续重复这样的人际循环,
严重的可能会有忧郁症、焦虑症、喂食及饮食障碍症、自杀及自伤等状况。
父母不当压力锅,亲子沟通容易许多
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如果真的很生气,
不妨先让自己暂停几秒、深呼吸一下,
如果可以就先暂时离开当下的空间,再想想用什么语句来表达会比较适当,
爸妈既然知道自己说出的话会造成这么大的伤害,
可以想想如何改善亲子之间的互动方式。
我们可以表达对孩子行为的不满,但不应使用“把爱撤出”的方式,
所谓“情绪会伤人”,
有时压力大、心情很差的时候也很可能出现这种情绪化的语句,
如果可以的话,让自己每天空出10~15分钟的时间整理自己,
父母不当压力锅,与孩子的沟通会容易许多。
图&文:jhp 小桃妈
(职业为咨商心理师,为台湾辅导学会认证合格心理咨商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