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宝宝] 大家最久尝试让宝宝哭多久呢?

楼主: momo1210 (请叫我呼呼狗 旺旺)   2014-08-09 00:45:42
本来只再推文里贴连结,但后来想想还是分享这篇文章给板友...
再加上大学时本身是学生物科学辅系心理,所以推荐这篇文章也推荐这本书
原文连结:
http://www.mababy.com/knowledge/article.aspx?aid=00CDCB0FD15D3F30
给婴儿安全感 很重要
妈咪宝贝 3月号 NO.141
采访撰文/吴慧敏
咨询/儿童精神科专科医师、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精神分析师周仁宇
参考资料/《0~5岁宝宝大脑活力手册》(远流出版)
模特儿/帅气爸比赖悦圣&温柔妈咪徐姿玫&俏皮宝宝赖以宁
摄影/潘朵拉专业儿童摄影(02-87735501)
周仁宇医师表示,英国著名的小儿科医师及儿童精神分析师D. W. Winnicott
(1896~1971)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没有婴儿这回事”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baby… a baby cannot exist alone, but is
essentially part of a relationship")。
他指的是,如果你看到一个婴儿,那一定也会有妈咪的存在;假使没有看到妈咪在旁边,
那么一定也会在房间的某个角落发现一双正在盯着贝比的眼睛。
常常,这个贝比也会盯着妈咪,藉以确定安全感的来源……。
安全感,往往是婴儿第一优先寻找的东西。
没有人是完美父母
谈论婴儿需不需要安全感,以及如何给予婴儿安全感前,首先我们必须先行厘清一件事
“婴儿究竟有没有压力来源?”答案是肯定的。
生存的压力
《0~5岁宝宝大脑活力手册》一书中提到,人类演化的过程中,以两条腿站立行走,
其一节省能量将大脑变大,其二造成骨盆腔缩小,如此一来,胎儿大脑的大小与产道
形成微妙的冲突关系。
若是胎儿大脑太小,又在医疗设备不完整的情况下,不易存活;假使胎儿大脑太大,
容易危害母亲的生命安全。权宜之计则是等到胎儿脑成熟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完全
成熟前迎接孩子的出生。
一个尚未完全成熟的婴儿出生了,结论是,身为母职的你要在旁人的帮忙下负责扶养
孩子到长大成人。
上述与孩子的压力来源究竟有何关系?人类在发育初期,胚胎会以惊人的速度制造出
许多的神经元,等到女性怀孕后半期,胎儿大脑里一个神经元可以做一万五千个以上
的连结(突触发生)。直到婴儿出生时,连结仍然没有完成,大约有83%的突触发生是
在出生后进行的,直到二十岁后才完成大脑回路。所以大脑是人类最后成熟的器官。
于是,胎儿原本在母亲的子宫中享受温暖舒适的羊水之家,离开子宫后大脑容易受到
伤害。一旦长期暴露在敌意之下,将侵蚀他的IQ与应付压力的能力。
周仁宇医师指出,从生物演化的角度来看,求生存是最优先的选择。而婴儿在大脑尚未
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来到这世上,
面对一个充满危险的环境,求生存就非得要能得到照顾者(通常是母亲)的拥抱与喂养。
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互动,是生存考验当中最重要的一环。
生存考验 让婴儿焦虑?
“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互动,是这场生存考验当中最重要的一环。”周仁宇医师指出。
例如:在正常的情形下,孩子一出生自然会出现饥饿的感觉和寻乳反应,照顾者通常
也有能力和意愿去喂养孩子。另一方面,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孩子会用各式各样
的方式将他的需求和焦虑抛给妈妈,不过这些需求与焦虑对婴儿来说常常是很模糊的,
他还没有能力清楚知道这些,但他只要把这些抛出来,妈妈便会回应他的需要以及消化
他的焦虑。
然后,在无数的照顾与沟通之后,孩子慢慢地在妈妈的表情与行为中越来越清楚地看到
自己。例如,当婴儿哭时,他只是觉得不舒服,然后妈妈听到哭听,自然地抱起婴儿,
想办法弄清楚婴儿是饿了、尿布溼了、或是肚子痛。
就这样,婴儿从一开始把所有的压力都抛出来,完全抑赖妈妈来处理他的生存压力,
在很久很久之后,当婴儿长大了,才慢慢知道妈妈曾经为他做过了什么。
婴儿更需要安全感
婴儿的生存压力让他将需求抛出来,同时他也在寻找安全感的依附。
学者哈洛(Harry Harlow)便曾经做过一连串令人震撼的实验,他将刚出生的小恒河猴
与母猴隔离,单独放在小房间中,房间内分别有一个铁丝做成的妈妈,身上有奶瓶;
一个是绒布做的妈妈,身上没有奶瓶。结果发现除了饥饿时,小恒猴大多时间都依附在
绒布妈妈的身上,假使把小恒猴放在只有铁丝妈妈的房间时,他会吓到不知所措……。
这个研究反驳了当时极为盛行的行为主义,证明了婴儿需要的东西不止是食物,
他更需要安全的依附关系。
提供安全感给婴儿有多重要?其实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不断观察这个世界,和主要照顾
者建立依附关系。
周仁宇医师提到,孩子的神经回路同时在三个主要的脉络下发展:
第一个是他自己的先天气质、第二个是照顾者所提供的环境,
而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则是孩子与照顾者之间的“关系”。照顾者与孩子的关系
若是良好,往往可以弥补内在与外在脉络的恶劣状况。
良好的关系其实就是婴儿安全感的来源。
早年经验影响大脑系统
良好的关系其实就是婴儿安全感的来源,当然,取得安全感的时间越早越好,
周仁宇医师提醒家长,早年经验对孩子的大脑系统有绝对的影响。
最好的例子便是有一位西方记者在1990年时,曾写过一篇令人难过的孤儿院报导。
1966年的罗马尼亚处于二次大战后的环境,因为壮丁都战死沙场,为了急速增加劳动力,
下令不准25岁以上的妇女避孕与堕胎。不过人口增加,贫穷率也跟着增加时
,孩子就被大量遗弃,几千个孩子最后收容在国家成立的孤儿院。
然而国家情况未见改善,且甚至更加恶化时,孤儿院出现
许多婴儿无人关心、注意的景象,死亡率大幅提高,并且出现一群饱受创伤的孩子。
之后一些西方家庭开始收养这些孩子,透过加拿大家庭收养孩子的过程中,启动一个研究
,发现收养年纪的不同,日后出现的行为表现也不同(出生后四个月前被收养与一般孩
子无显著差别;八个月大之后才被收养的孩子则容易出现显著社会偏差的行为)。
不过,周仁宇医师认为,以四至八个月为分水岭,只是一个统计研究上的数值,不尽然
代表每一个个案,而且这个研究因为伦理的考量很难再被复制。但不可否认的是,若是
没有在早年经验中得到足够的安全感,的确会对孩子的大脑系统造成影响,也是造成孩
子压力的来源,更将影响日后的行为。(压力造成的可体松释放会影响脑部神经发育)
婴儿一出生就在观察你了
于是,完全没有自我防卫能力的婴儿,从一开始就必须与照顾者建立安全的依附关系。
《0~5岁宝宝大脑活力手册》提到,建立依附的过程中,孩子的大脑将会监控他所接收
到的照顾讯息,举凡吃东西、被抚摸、被拥抱、谁是安全可靠的人等,若是孩子的需求
完全被满足,大脑的发育是一种方式,如果没有,又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表现。
其实,婴儿一出生就在观察你了。《0~5岁宝宝大脑活力手册》指出孩子对安全感非常敏
感,身为主要照顾者如果不仔细观察几乎发现不到,大多数的人只看到婴儿顾著吃喝拉撒
睡,而家长却每天处于心力交瘁与作息不常的循环中。不过有许多的实验发现婴儿天生带
有让人惊异的认知能力,婴儿会不断的观察照顾者,同时被照顾者的行为举止所影响。
周仁宇医师指出,婴儿的确需要安全感,但有趣的是,最好的情况便是婴儿完全不用意识
到有安全感这回事,换句话说只有当他备受惊吓时,他才会开始不断寻找安全感的依附来
源。有个有趣的实验指出,让孩子在桌面上爬行,突然前方发现一块玻璃,通常大多数的
孩子在此受到惊吓,第二个动作则是转向妈咪,见到妈咪如果出现微笑那么孩子通常会继
续往前爬;如果妈咪表现出慌张的样子,孩子也会跟着大哭,这就是安全感的寻求。
另外,周仁宇医师也提到,如果一个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足够的安全感,长大后将会勇
敢追求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不是为了要证明给谁看,而是自己要做的;但相反的,如果从
小没有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安全感,他将过度的去寻求安全感,
长大后就得不断做许多只是为了让自己放心的事,费尽力气在避免各式各样的危险。
没人比你更清楚孩子怎么了
那么,究竟照顾者要如何让婴儿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呢?周仁宇医师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给
孩子一个有安全感的空间,一个四面有墙壁,中间有温暖的环境。四面有墙壁指的是一个
清楚的界限,在有限空间中给予孩子无限的包容。
最好的玩具是专心地陪孩子一段时间(绝不是一边看电视打电脑,孩子放一边的那种陪伴
)。但是这段时间过去后,照顾者也要有能力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情。当然,越小的婴幼儿
需要越多的时间。无可避免,刚开始时,几乎是要花上你全部的精力。
当所有教养书都在教我们如何教养孩子时,我询问周仁宇医师究竟谁最了解孩子?
他举Winnicott一个令人深思的说法为例:
“我一天到晚都在谈论抱小孩的重要性,但其实我一点都不比你知道怎么抱小孩。”
常常透过英国国家广播电台向全国妈咪演讲的Winnicott要妈咪们小心专家的建言,
专家未必真的比你还了解怎么带孩子,最重要的其实是你的直觉。
作为一个见过数万对母婴的专家,Winnicott知道,最重要的是让照顾者知道自己在
不知不觉中所做的,是一件意义多么深远的工作。
我一天到晚都在谈论抱小孩的重要性,但其实我一点都不比你知道怎么抱小孩。
妈咪就是婴儿的环境
Winnicott有个颇负盛名的概念’’ Holding Environment’’,关注婴儿原始情绪的发展
。对婴儿来说,妈咪就是他的环境。
周仁宇医师表示,Winnicott称这个妈咪为ordinary devoted mother(正常程度投入的
母亲),这个妈咪会依她的直觉,在一开始努力当一个完美的母亲,满足婴儿所有的需
求与欲望。但渐渐地,随着孩子渐长能力渐强,妈咪自然变成一个 good enough mother
(够好的母亲),身为母职的你开始调整行为,认知到你无法也不该完美地满足孩子,
因为他已经开始拥有自我的活动空间,开始可以忍受挫折,开始能够提出要求。
母亲也要学习慢慢放手,重新找回自己的主体性。
这个过程,妈咪需要很多的协助。就如同Winnicott说的:“我绝对不比妳更会抱孩子,
但我要告诉妳,妳现在做的事情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如果妈咪不知道她正在做一件无
与伦比重要的事,她就不知道可以很大声的要求老公支持,帮忙做家事。告诉身边的人
:“我的时间是拿来陪孩子,不是拿来做琐事的。”
换句话说,妈妈要有强有力的双手能拥抱婴儿,而爸爸则要有更长的手臂能拥抱母亲
与婴儿,而国家则要提供家庭必要的支持,例如父母的育婴假。
专家是用来做什么的?
这么说来,专家是用来做什么的?周仁宇医师表示,所谓的专家主要有两个角色。其一
是提供某些参照点,例如有时候妈咪总是怀疑自己的做法到底对还是不对,
专家(长辈、育儿书、小儿科医师)可以提供许多重要的资讯,
做为参照点,他可以捡拾那些对她有用的资讯。但要特别小心,若是专家的语言已经
凌驾于求助者的经验之上,变成是她在努力达成专家以及书本里所说的理想,这时便
容易出现盲点,而需要第二类专家的协助。
周仁宇医师表示,一个孩子的诞生,往往为家庭带来空前的改变。得到上天赋予礼物的
同时,失落也相伴而生:生活改变、夫妻关系起了变化。有一点许多人没有认知到,
其实母亲常常是气小孩的,气孩子剥夺她原本生活的模样。但大多数的母亲
有更多的爱来包容这些恨意,她们知道自我在付出什么。这需要身为母职的你有高度
的自觉,认知到自己并非全能,一旦出现撑不住的状况时,必须得寻求协助,允许他人
做替代性照顾者的角色。
谁都不是完美父母
但在如此大的压力下,父母亲过去人生经验(尤其是儿时经验)中的挫折,也常会在
不知不觉中入侵,如同儿童分析师Selma Fraiberg所称“育儿室里的幽灵”
(ghost in the nursery)。例如一个急于证明自己是好母亲(比自己的母亲更好)的
妈妈,可能会看不到眼前孩子的真实需要,而执著于要让她的孩子依照育儿宝典上的
标准成长。
当父母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过去经验的困境时,专家便有了他的第二个任务:在咨商室
里协助家庭成员们重建一个安全的空间。
具备安全感的父母自然有更大的机会能够给予婴儿安全感。
虽然在此过程中,身为主要照顾者的你有绝大的责任,而教养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但正如 Winnicott 所说,我们其实不需要也不可以是完美的父母,婴儿需要的,是一个
够好的母亲,虽然好,但也会犯错,会对婴儿生气,
会有自己的需要。母亲必须知道自己的重要以及限制,才能大声地向旁边的人说
:我自己也需要一个能给我安全感的空间。
有一点许多人没有认知到,其实母亲常常是气小孩的。
周仁宇
学历:高雄医学大学医学士、美国华盛顿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
经历:台北市立疗养院儿童精神科主治医师
现职:国际精神分析学会(IPA)精神分析师、台北医学大学医学人文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台湾精神分析学会学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好读推荐> 0~5岁宝宝大脑活力手册:大脑科学家告诉你如何教养出聪明、快乐、
有品德的好宝宝http://blog.xuite.net/vivisaylove/Fiction/232622685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