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一个妇产科名医的呼救:高风险孕妇 没人敢接生了

楼主: Fay (呼)   2014-06-21 13:53:52
※ 引述《rengo (树多必有枯枝)》之铭言:
: 真的好感叹,也真心期望大家珍惜健保资源。
: 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012186&p=1
: “DRG制度是在惩罚救人的医生,救越多罚越大……,”这是台大妇产部主治医师施景中接受本刊采访时迸出的第一句话。
: 他是台大妇产科名医,入选《商业周刊》2008年“百大良医”,国内“高危险妊娠”权威,一双手救过无数产妇和胎儿的性命。但最近,他却贴出“不再接受转诊孕妇”的沉痛声明…
: 他的同侪,许多人在上一波妇产科医生出走潮时离开台大,自行在外创业,但他却选择留下来苦撑。他曾因不遵照孕妇指定剖腹产时间差点吃拳头,也曾挨告最后没事,这些都无损于他行医的热情。
: 但他近日却在脸书声明:“限制转诊孕妇名额”。甚至贴出KUSO公告:“请所有高风险孕妇转住其他院所,或洽询健保署适当就医处”。
: 为什么救人的医生,竟公开拒绝病人?
: 我们跟着他走到产科电脑系统前,看到他接生的个案几乎都是前置胎盘、植入性胎盘、心脏病等高风险孕妇。电脑DRG系统一打出来,全部是“爆表”的数据,桌上放著一大叠提醒超出DRG给付的警示红单。
: DRG是怎么逼得一位热情的医生,变得心灰意冷?以下是他的沉痛告白:
: DRG不允许病人有额外状况,
: 这是种假平等,漠视病症因人而异
: (他打开电脑系统指著)这个病人是从其他医学中心转来的,是个“植入性胎盘”的病人。病人住院开刀当天DRG就破表了,开刀完后到目前为止才三天,就花掉十九万点,但DRG只给付十三万点,等于这病人继续住院,我们就会继续赔。
: 根据报告,“植入性胎盘”开刀有七%可能会死掉,且DRG根本没有纳入,哪有医生会笨到去开一个危险、会被告、又会让自己赔钱的刀?
: 没人要开这个刀,所以就送过来,这样的病人最近越来越多,这就是“医疗人球”!
: 现在妇产科DRG编码很简单,只要是内行的人,看了真的会很想笑,植入性胎盘是一种很危险的状况,但DRG却没有编码,妇产科临床状况百出,这些DRG编码并没有把实际临床上复杂的情况编进去。
: 我们(台大)这边的孕妇,一定会有来自然生、催了三天生不下来、最后改剖腹,这样的孕妇一定赔钱;还有很多病人是妈妈有先天性心脏病,小时候就开过刀,照顾起来就会特别麻烦、特别危险,生产到一半可能会休克、生完可能会出现肺动脉高压,那可能会死人的;但这样的病症在DRG里面找不到,没有这些编码。
: DRG不允许你有额外的状况,健保署这种做法是一种假平等,它把每个病人都当成一模一样,每个病人不会是一样的,没有那种标准化的病人,不是所有的人来生产,全部痛个两三下就会顺利生出来!
: 对于不严重的病、小病,DRG或许可能可以减少医疗浪费,但重病、危急的病人,就会变成医疗人球。
: 有人说医师会超出DRG点数是自己技术不行,造成医疗浪费?对!制度的设计者就是觉得这样是浪费,是不是我就不要医治这种病啊?我们来救治这样的病人,不怕自己被告,但就是会让医院赔钱。
: 如果我是医院的经营者,我可能会警告医师:你不要给我收危险的病人,年纪大、骨折你就不要收、不要开刀,万一他在医院里跌倒,引发中风、心肌梗塞等一连串问题,你都要自己埋单负责。现在已经有医院直接把超出DRG赔钱的部分转嫁给医生,赔多少就从薪水里面去扣。
: 这个月我们科部就因为我开这些刀就要拿其他Case来补,我还天天接到超标警示红单。这个制度做下去,就是健保署变相在惩罚救命医生的一种手段。
: 而且DRG上路,我们可能因为担心增加医疗给付,而少做了一些检查,这可能会导致误诊的比例增高。少掉的检查说是要杜绝医疗浪费,但可能会让医疗纠纷变得更多。如果你要救病人的命,你就必须要被健保署惩罚,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活命,你可能只能说:“我不要救人,不要救病重的人,很危险、可能会死人的,都不要救,因为救了等于在给自己找麻烦。”
: 教育要我们救人,健保署却惩罚我们
: 等于国家把医疗风险,转嫁给医院、医师!
: 我们的医学教育要我们救人,但是健保署不希望我们救人,这跟我们医学教育完全相违背。这样的设计等于国家把医疗的风险、医疗的不确定性、医疗可能的损失,全都转嫁到医院、医师的身上。再这样下去,就是看谁先垮,是医生垮、医院垮、还是整个健保一起垮。
: 我猜你们刊出后一定很多人骂,“不爽不要做”、“当医生要有医德不要想钱”。如果批评的人也可以和我一样,承担“又赔钱又要担心被告”,那我被批评心安理得,不然就请批评的人闭嘴了。
: 还有如果真有人爱做、会做,我也愿意立刻不做这些危险又赔钱的医疗,换人来当炮灰,这就像是《Die Hard 4.0》(终极警探四)的台词:“不是大家都想当被枪打的英雄,只是没人要当,我们只好硬撑……。”
: 【小辞典】DRG
: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即“诊断关联群”,是一种新的健保支付制度。
: DRG范围内的同一种疾病,医院不论采用何种治疗手段、药物、住院天数,健保就只给医院同一种给付价格,同病同酬,改变以往“实支实付”的给付方式。
: 原始目的是为了减少医疗浪费,但在台湾医疗现场却产生诸多扭曲现象。
: 小档案_施景中
: 出生:1966年
: 学历:台大医学院院解剖及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博士
: 经历:台大云林分院妇产部主任,入选商业周刊“百大良医”(2008年)
: 台大医院学生票选教学最佳主治医师第一名(2010年)
: 现职:台大医学院妇产部主治医师、台大医学院妇产科助理教授
大家都没有意识到,乡愿的贱鸨弄出什么制度。
举例来说,一个糖尿病脚趾坏死的病人
医生先重建血管,清创后救回坏死的脚
DRG定额给付约10万点,但医院实际花费约15万
救了病人的脚医院赔了5万点,并要求医生负担20%
所以医生忙进忙出治好病人倒赔1万左右
医生也是要养家活口的,
1. 不爽不要做
2. 帮你转诊,看看有没有人很慈悲
3. 直接吧脚趾切除,保住你的命,脚只能牺牲了!
当大家不愿意支持涨三倍健保费
保费依照被保险人身体健康指数计费
健保只保急重症,小病全部自负
医疗分级转诊制度,
医学中心一律不收未有地区医疗诊所转诊病患
这样的文章看看就好!
转回妈宝来,
大家早点生小孩,高龄产妇并发症多
不要有任何危险妊娠情况
趁著市场上还有妇产科医生时赶快生一生
我猜我会被嘘,其实该嘘的是贱鸨局,
就跟12年国教一样,一个立意不错的政策
却因为制度设计不良及道德风险而荒腔走板!
我的孩子也发烧好几天了,
医生叮嘱如果宝宝状况变差就要住院,
宝宝体温一直高高低低,我照着医生嘱咐观察活力食欲,
原本早上继续烧就打算再去挂门诊,
还好烧了三天总算退了
我妈来看孙子,也要求她们洗手戴口罩,
坚持医生的嘱咐照顾孩子,偏方一律拒绝!
有问题当场提出讨论,不事后上网抱怨,
孩子打针哭闹不迁怒护理人员,也不欺骗孩子打针不痛,
只鼓励孩子要勇敢,
买了黄𪻐宁医生的书充实卫教知识,
做个不大惊小怪处变不惊的妈妈!
作者: pingpongball (乒乓)   2014-06-21 14:49:00
我很想问 为什么不能病患自费补差额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