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新乐园》(Finding Neverland)观剧心得
(四月22日下午,纽约Lunt-Fontanne戏院)
我想有不少人跟我一样,是专程去看Matthew Morrison的。
Morrison在2002年的时候以《发胶明星梦》(Hairspray)中Link一角的劲歌热舞走红,
在2005年时以《晴光翡冷翠》(The Light in the Piazza)获得东尼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而之后接演Glee影集中的舒老师(Will Schuester),让他红遍全球。
但实际看戏之后不禁想:这出戏若是找其他人来演主角,会不会效果更好呢?
改编自2004年强尼戴普的电影,《寻找新乐园》一剧叙述十九世纪的英国剧作家J.M.贝瑞
如何创作童心十足的经典故事《彼得潘》。贝瑞在剧场事业遇到瓶颈,他厌烦写千篇一律
的芭乐剧,童心未泯的他立志创作一出适合大人、小孩一同观赏的剧码,此时他邂逅了寡
妇席维雅和她的四个小孩,而陪伴这些小孩们的经历,让贝瑞成功创造出《彼得潘》,也
让主人公和席维雅产生情愫。
可惜造化弄人,席维雅身染重病(口吐鲜血,考虑时空,可能是肺结核),剧末,《彼得
潘》的首演当夜,贝瑞把剧组带到了席维雅家中,将这出戏献给了席维雅和四个小孩,而
席维雅也在当夜去世。
主人公J.M.贝瑞戏份相当吃重。《彼得潘》的主旨是童年纯真、以及成年人的责任之间的
冲突,而《寻找新乐园》中J.M.贝瑞也同样面对这样的冲突:彼得潘是贝瑞的童心、虎克
船长(由Kelsey Grammer饰)是贝瑞的成年责任与困难处境、鳄鱼肚内的怀表“滴答滴答
”具象著时间流逝。贝瑞一角,既要有文人的纤细、又要保有纯然的童真、更要有肩挑起
对抗外在现实压力和教育下一代的大器。要将这个角色的复杂性表现出来,饰演贝瑞的演
员真是相当有挑战。
可惜Matthew Morrison让挑剔的观众失望了。刻意而别扭地模仿苏格兰口音(?)姑且不
论,上半场Morrison只是一个平板无情绪起伏、像是大学话剧中、被突然丢到舞台上而不
知所措的演员,喃喃地背诵台词。纽约时报艺评嘴巴不饶人这么形容,“‘肯尼娃娃’
外表的Mr. Morrison”。一直到下半场,贝瑞作为长者,教导小孩们关于生命的沈重与
信念的力量时,Morrison的演技才开始有说服力。
(我觉得我看到Glee里面的舒老师跳出来,所以是每天演的角色才驾轻就熟囉?)
幸好还有Kelsey Grammer的虎克船长/剧场经理,以及Laura Michelle Kelly的寡妇
席维雅。
Kelsey Grammer曾多次获得艾美奖和金球奖,他在这出剧里面活力四射、以一种逗趣却
极有力量的方式,把施加在贝瑞身上的成人世界压力表现出来。而英国女演员Laura
Michelle Kelly曾在《欢乐满人间》(Mary Poppins)获得英国奥利维奖最佳女主角,
她的寡妇席维雅,时而优雅美丽、时而纯真可爱,声线也好、穿透力佳,可惜跟Matthew
Morrison二重唱的时候或许为了平衡,刻意压低了音量,反而减弱了歌曲的气势。
歌曲和编舞时优时劣。幕启,是伦敦的一场上流社会宴会场景,但音乐却十足现代流行感
,一群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跳着看起来像是不知哪个乡下地方带来的舞蹈,真是叫人
坐立难安,完全无法让我进入十九世纪英伦。还有拙劣的美人鱼、泰迪熊道具,矫揉造作
地取笑上流社会礼仪,也叫成人观众出戏。
但也有印象深刻的好场景——席维雅去世一幕:剧组在席维雅寝室演完《彼得潘》之后,
聚光灯茕茕地打在舞台正中,舞台上只剩席维雅和彼得潘,突然一阵旋风吹起,席维雅
的白衣裙摆和金黄秀发飘逸著,彼得潘将手上金粉一撒,霎时间点点光茫旋绕着席维雅,
席维雅和彼得潘相视而笑、乘着这金粉旋风飞出窗外,缓缓消失在观众视线,前往
Neverland了。好浪漫、好诗意。
整体而言,剧本故事虽好,但欠缺艺术统整性可能是《寻找新乐园》一个注脚。
为了票房考量的选角,却在剧场艺术成就上失了足,也是遗憾之处。不过对于投资者而言
,或许场场爆满,吸引一群Glee迷们来看Matthew Morrison,才是重点吧。
附上show clips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v1rP4iyu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