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 警察先生别吃醋(三)勿收

楼主: pvtfail (一月一日)   2019-11-30 17:08:04
●纯日常文
于世学拿着文件夹走出事务间回到位上,在电子箱信中找到了方才扫描的
文件,点开确认无误后,便快手三两下转了出去,脸色虽说不上好看,但
其实在将邮件发送出去的那一刻,在心中悬荡数日的石头才算真正落了地
,了了一桩心事。不过以结果论来说,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扫描后夹在文件夹的,是高时谦的离职单,他已签名核准的离职单。事实
上,于世学不久前独自关在会议室与高时谦通过电话,通话完毕时,亦让
他明白离职单是不得不签了,再不愿意却也多说无益。
于世学选择不在无法改变的事上多花时间,于是便随即致电厂商高层,面
色凝重地交待了几句,而后回到座位翻出他压了许久的离职单,不犹豫地
提笔签了字。文件不久前扫描成了电子档,发给还在驻厂的高时谦,正本
给了事业部主管的秘书,等著最后核准,所有程序一气呵成。这些原是他
迟疑不定许久的事,现下转眼间已然可以划下句点,就算这些多少伴随着
他的不情愿。
难怪今天莫名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于世学不由地想到家里那张被他丢进回
收箱的喜帖,早上上班出门时,竟发现它被放在客厅的桌上,莫名显眼。
接着这喜帖的红简直就成了预告般的警讯,在他进公司后,从一通高时谦
打来的电话开始启动,呼应般地一一发生。
于世学呼了口气,略带烦躁地至茶水间泡了杯咖啡后,直接走进交谊厅坐
著,脑袋暂时不想面对公事。
喜帖不会自己长脚,从回收箱爬出来往桌上一躺,且在收到帖子的当下到
现在,他也没有改变不愿出席的态度,会出现在客厅最明显的地方,正是
刘虔以不必在白天清醒的方式,告诉他“这个我看到囉”的意思。而这句
的后话,想必还有着“下班后要和你聊聊这喜帖的事”之类的用意。于世
学想着。
他已经不知道烦躁的来由是因为这个喜帖的出现,还是回到家后怎么和刘
虔说明和这帖子有关的事。
虽然要在事先省去这些麻烦的方式不是没有,而且连小孩子都想得到。例
如把喜帖偷偷带到公司以碎纸机处理掉,当作没见过,或是将它夹在众多
纸类回收物的中间,不全部翻出便绝对看不到的地方,然后直接载去回收
场回收等等。
最后,他终究是相信刘虔不会在夜半注意平常都不管的回收箱多一些,当
然,他也不觉得绞碎喜帖就能不留痕迹,或许当下看不到,但出现只会是
时间的问题,而后渐渐成为显而易见的裂痕。
为了这种事,让他经营几年的婚姻产生裂痕也太可笑了。他很清楚,这来
自亲戚的喜帖不光只是一张纸,背后代表着许多拥有共同血缘的人所串起
的家族关系。那是他从未和刘虔主动提过,又于被提及时有意含糊带过的
,例如在领到结婚证书那天晚上。
关于亲人的种种,于世学一直深信没消息就是好消息,成年独立后亦不主
动出现在亲人的生活中,共识般地对彼此维持着最低程度的打扰,如此各
过各的日子也相安无事了好几年,以致于刘虔完全不知道他们的存在,甚
至好奇心大起。
只能说这个喜帖的出现,他已依稀感觉到,那条长在他身上从小就被放得
老长老远的风筝线,正被从另一端施着力,一点一点地拉回去一般,至于
施力的人是谁——
仰头将杯中最后一口咖啡饮尽,想到明天正好是与刘虔的共同休假日,虽
然是他几周前就排好的特休假,但这下他还是不得不觉得一切都是天意,
告诉他是时候将刘虔想知道的事好好地解释一番了。
虽然喜帖的事看似很简单,单看新人与他同姓就能猜出与亲戚有关,但困
扰的是,该要如何解释这背后连他都不知该怎么说清楚的家族关系。这就
是为何他在刘虔问起时,总抱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心理,不着痕迹地闪过
,而现在,就是船卡在桥头的时候。
这时,带在身上的分机电话响起,是总机告诉他厂商来访,也正好提醒他
差不多到了与厂商的会议时间,才整理好思绪步出交谊厅,至位上拿笔记
型电脑至会议室。
这并非是厂商的例行性拜访,以打嘴炮或纯聊天的方式应付过去就算了,
更不如许多人所想,以为端出客户的架子,什么事都能压着厂商摆平。其
实客户与厂商间,身分对等亦无孰高孰低之分,身为客人,更要懂得如何
让厂商心服口服,制造互利双赢才得以维持长久合作关系。
会议议题关系著未来合作的方向,在会议前整理好所有相关资料是于世学
对厂商相对的尊重,更能缩短会议节省大家时间,原本从准备就不轻松的
会议,与方才脑中那些理不清的琐事一比,竟显得容易多了。
除了厂商,今日与会的还有公司研发部门的主管赵凯文。同事几年,办公
区也在同一层楼,虽然不是有着难以相处的个性,但除了公事间的交集外
,并没有发展出什么公事外的私人的交情,连偶尔在交谊厅相遇,也只是
礼貌性点头示意的点头之交。
赵凯文这个人话不多,是个大多会在会议列席时扮演聆听的角色,而非担
任开头破题或主攻手的位置。为人低调,似乎常挑会议室中不显眼却也不
突兀的地方坐,其实对初次与他一起开会、又不知他是谁的人来说,是个
存在感不高的人。在单纯列席的会议中,甚至可以说是个人型立牌,可在
需要发言时,往往能一语中的,让将他当成会议中人型立牌的人跌破眼镜。
此次会议亦不例外,让于世学对赵凯文不禁又多了分敬意,对于技术层面
的理解也好,对未来趋势走向亦分析得无械可击,难怪不仅深得其下工程
师们的爱戴,老板亦对他的专业颇为倚重。
会议结束,送厂商离开公司后,于世学习惯留在会议室先行整理方才会议
的内容与结论,赵凯文则拿起笔记型电脑接着起身离开时,正巧手机响起
而随手接起,在会议室讲起电话。没想到几句话下来,竟渐渐地引起于世
学的注意力。
“……没关系,刚开完会而已。宵夜?现在才几点啊。”赵凯文对着电话
另一头的人轻笑回应,“你问我?你应该知道我只会说在路口阿福解决就
好吧。好了,先这样,嗯,晚上见。”
结束通话的赵凯文明显感受到于世学的目光,步出会议室的脚步硬是收了
回来,面露疑问地道,“……怎么了吗?”
“你刚才说……‘路口阿福’?”于世学确信没听错,但又觉得自己的行
为可比路人认真偷听旁人讲电话,还跳出来想讨论电话中与自身无关的对
话内容一般失礼,一时间反倒不知该用何表情语气了。
赵凯文倒不显得困窘,只是问号仍挂在脸上,“是啊,那是我家附近的面
店——”
“我住天琴二期。”
于世学那看似八杆子打不着边的回应,反倒让赵凯文眼下一亮,脸上的问
号顿失,“咦,我刚好住你隔壁社区,富贵天城。”
语毕,两人都笑了出来。明明都共事了几年,居然还有种与相隔二十年没
见面的老同学相会之感,只因他们两人竟然都有路口阿福面摊这个共同的
记忆。
“哈,难怪你知道‘路口阿福’,原来我们住得这么近,真是太巧了。”
于世学笑道。
“路口阿福”其实并不是面店的名字,而是因为面店老板养了一只叫阿福
的店狗而得名。阿福从刚出生还没开眼便被老板收养,至今过了数年已成
了老狗,邻近社区的居民可以说是看着阿福长大的,也特别有感情,几个
人随口将这间小店唤为“路口阿福”开始,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习惯,这更
是住在附近社区居民才会知道的“专有名词”。
于世学当然没想到这会让他与赵凯文搭上话,还更添亲切感,随口便约了
午餐饭局。不用说,这当然是他们头一次一起吃饭。有人说公司的厕所、
茶水间或是交谊厅通常是最能听到真心话的地方,其实非与厂商、客户或
老板的私人饭局也是其中之一。
“连你都这么说,我的名声果然不太好啊,哈。”于世学听着赵凯文聊到
对自己的印象时笑了出声。总之翻译成白话又直接的说法,大抵是嘴上不
饶人又强势,这点他还有自知之明。
虽然知道于世学说的不过只是玩笑话,赵凯文还是不免愣了一秒,“我不
是那个意思啦,唉,我就是不太会说话,也只会用一种方式说,不懂拐弯
,所以遇到要说话的场合,我还是靠边站让其他人去表现才不丢脸。”
于世学一听,是睁大了眼放下了筷子,将口中的食物吞了下肚才忍着笑说
,“刚才三两句就把Jerry的嘴巴给堵死的人是你不是我啊,Kevin。而且
应该不会有人觉得你不太会说话,我想Jerry第一个不同意吧。”
“只是刚好Jerry说的在技术层面上根本说不通,应该是要——”赵凯文
说到一半便打了住,“你看,我又来了,每次都忘记我不是在和我们家那
些小朋友说话,不好意思啊。”
“我才希望你多说一点,让我偷学几招,才不会在你没出席的会议中被厂
商给诓了。”于世学笑意不减地回应。
在这种轻松闲聊的午餐时间中,心里不自主地想起了刘虔对他的话一头雾
水的表情,肯定和他在听着赵凯文深入技术面上议题时差不多表情吧。
该要怎么样解释那些刘虔想知道的事才好?于世学一面吃饭闲聊一面思考
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