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青岚好几天没回到秦府里,而是在金陵城内结交名士,拜访官吏,拢络人心。
秦暮河不便跟着,只将必备的见面礼备好,都是些小巧风雅之物,素烧茶壶、莲花青茶盏
、文房四宝等,谈不上贵重,换当也没有几文钱,不过看着新奇好玩,略表心意罢了。
由于小池在画舫上用下等的土鱼赢得了斗厨,驱走劣迹斑斑的镇国公世子,金陵上下人人
额手称庆,成为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话题,少年巧厨的名号也不迳而走,传到上京去了,说
书的更把此事编成话本,将砂锅鱼头的美味说得是天上少有、地下无双,以致于酒肆菜馆
竟然均多添了这么一道菜色,鳙鱼的身价也暴涨了好几倍,甚至还有食堂小肆转型以卖砂
锅鱼头为主;镛鱼一时暴涨买不起,用鲢鱼头也是可以的。
小池对于沸腾中的金陵头疼得要命,虽然他手艺是真材实料,也经不起乡民这么吹捧,更
有甚者,上京那边也有风声,这不是教人哪里都不能去了吗?几天下来,闷得发疯,八目
鳗鱼干也没心煮了。
阿河心疼地摸摸小池的脸颊,“你年纪毕竟还轻,腼腆脸嫩,一时磨不开。其实这有什么
可耻的呢!这些年来,金陵人被上京权贵欺压得狠了,偶尔有一桩上京权贵砸了招牌的事
件,自然是加倍渲染地到处传说,等到那股新鲜劲过了,还不是该干什么就该干什么,做
金陵菜的照样做金陵菜,说书的继续说三国演义西游记,鳙鱼的价格只怕还会跌到成本价
以下呢!”
小池叹了一口气,“只是这风口浪尖上,我动弹不得,实在教人气闷。”
“这个容易,我同青岚说一声,让你带着徒儿上画舫,教导他厨艺,也为画舫上增添一些
新鲜菜色。”
◎
画舫上近日冷清不少,一来,骆青岚往各处去了,主人不在,便减了三分生气,二来,世
子爷这么个闹腾法,画舫名声生生坏了,重建可还需要一些日子。热热闹闹的画舫落到这
一步,小池只怕也担了三分干系,研究新菜色、让老顾客重拾兴趣,也算是小池的份内之
事。
画舫上的食材全是最高级的,白玉卿斗厨时用的是金华火腿高汤,小池在选材上,也用上
了金华火腿的原料──两头乌。
小池坐在小圆凳上,把从同一只两头乌上割下来的两条猪前肘子快速烫过热水,一只交给
白玉卿让他学做,然后将猪肘子浸在冷水中清洗,刮去附着在猪皮外的一层黏腻的油脂,
初步去掉猪皮的腥味,快速的冷水降温也使猪肘子的皮肉更紧实。
白玉卿细细观察小池的动作,也找了个高一点的板凳,拿着猪肘子依样画葫芦。
去腥之后,小池在猪肘子前后中央都各切了一条纵口,深可见骨,猪皮、脂肪、带着油花
的瘦肉、筋膜、趾骨,历历可见,闪耀出上等猪肉的油光,这时候就可以穿上铁勾条,准
备烤炙了。
小池倒了一碗高粱酒出来,和白玉卿一人拿一根大刷子,蘸满高粱酒,均匀且细密地刷上
猪肘子,来回刷了两三遍,一丝隙缝也不漏,使酒液深深浸入皮肉里,再引灶火烧起两根
猪肘,烈火烧去多余的水份,也使得猪皮用力收紧,脂肪和瘦肉微微向外翻出,呈现出一
个鼓起的状态,便于料理。
此时两根猪肘水分烧干,又带着发散的高粱酒香,白玉卿看着稍微炙烤过、呈现粉红色的
猪肉,肉香混著酒香,闻著都有点陶醉,
灶上的热油锅渐渐开滚,小池把两只猪肘子同时滑入油锅里。
猪皮瞬间大幅度收缩,皮上开始密布细致的金黄色小泡,小池指点着徒弟,“这就是广式
脆皮烧肉上面的脆皮。不过我们今天不做脆皮烧肉,要做‘富贵双掌’”
“师父啊!高梁酒配上猪肉皮是那么香,你炸了不是白可惜了吗?”白玉卿抱怨。
“美食原不在好酒上,酒是去腥入味用的,去了腥、入了味,就该功成身退,留在菜肴里
,抢了食材原味,反倒弄巧成拙。
一道精致佳肴,必定要尽量散去酒气,显出本色原味,返朴归真,方是上品。我估计你吃
惯了含酒料理,反而不习惯食材的原味。
无妨,等你跟着我学习几个月,品尝料理的原味,就不会觉得散尽酒气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