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最近的做的玩具 - 关于EI变压器的心得

楼主: overdoingism (做过头主义)   2025-01-28 15:42:33
闲聊一下最近做的东西吧。
做了一组前后级,前级是单端放大、二级真空管共屏极放大、
一级MOSFET缓冲的架构,后级是 JLH1969 套件小改。
音质没啥好谈的,毕竟我手边也没有什么可以对比的设备,
大概就是带一点老酒的醇厚绵密感,算管味的一种?还能听。
照片就不附了,反正就是土炮到不能再土。
这次主要要谈的是,传统 EI 变压器的使用改进方式。
找了台北的杨师傅订做了两颗 EI 变压器,做为管机高压使用。
我忘记拍正面照了,这张照片凑合著吧。
https://i.imgur.com/6WbRRRt.jpeg
接下来谈到的技巧,也非我独创,毕竟EI变压器与音响,
存在世界上百年有了,怎么可能还有什么新鲜事,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好像没有在音响界中流行起来?
这是两颗 0 - 70V 的变压器,
次级串联起来成为 0 - 140V,还顺带一个中间抽头。
首先他的线圈是上下层结构,与传统所见到的内外层结构不同,
我很少在音响上看到上下层结构,但怎么搜寻都找不到原因。
这种结构似乎都用在隔离变压器上,
那这么做对音质有什么好处?
我观察到的,是初级与次级间的寄生耦合电容下降,
当然我没有同规格的内外层变压器,只能找一颗大小近似的,
这颗体型稍大,但耦合电容可不只是稍大…
左:上下层EI 右:内外层EI
https://i.imgur.com/1mxCqHF.jpeg
(我忘记左边是单一颗还是串联后了 XD 总之都很低)
耦合电容下降最直接的好处就是,隔离来自电网的噪声,尤其是共模噪声。
或许会有人要抱怨,我这样测不准,我承认;
但从结构上来说,想像一下就知道,两者谁的寄生电容大。
再来是排列方式,你会注意到,
照片中是两个变压器一正一反并排,
理由是互相倒放后可以抵销彼此的漏磁。
左:单一颗变压器
中:两颗变压器正并放
右:两颗变压器颠倒放
https://i.imgur.com/n0HRxXH.jpeg
可以看到,左与中,仪器直接顶到底破表,考虑到数值是指数上升,
这可能已经是500~1000毫高斯。
但如果两颗变压器颠倒对放,数值就明显下降了,100毫高斯多一点。
以上,就是我最近对EI变压器的使用改进心得。
=================
顺便一提,那串联后多出来的中间抽头可以做什么呢?
共阴极放大时,可以用来抬高灯丝电压、
以免超出灯丝对阴极电压的限制范围。
不过这次用不到就是。
作者: aria0520 (紫)   2025-01-28 16:25:00
推分享~
作者: ganei (菜虫)   2025-01-28 18:15:00
分上下层耦合效率会下降,要效率高又要低杂散电容就是内外线圈之间包铜箔然后接地
作者: MoneyBlue (爱死娘子咪啦!!)   2025-01-29 07:17:00
推!
作者: lkj12tw   2025-01-29 23:15:00
推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