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排版请见谅~
每次版友们分享各种厉害的心得,我都收获很多,也决定若要升级前也要记录一下心得回
馈给音响版。
不过我只是个木耳,如果有哪里描述得不对,还请大家多多见谅。
试听音乐来源都是 Tidal/Qobuz ,串流播放或蓝芽播放。扩大机都是店家搭配的扩大机
JBL:
L52以小书架喇叭而言,音场比我预期的宽大很多,低频很宽松有力,但是中高频就没有
那么漂亮,听起来稍微粗糙一点,应该比较合听爵士。L82 aka L52的二哥(大哥L100我
的客厅应该放不下所以就跳过不听),低频更有力更宽松舒服,声音整体的干净程度比L5
2好多了,不过中高频还是比较偏软偏暗。音场很宽,声音成像清楚。外型跟网罩很漂亮
,上脚架以后很适合摆在客厅顺便当装饰。不过听一听我觉得反而没有之前听到一些保养
得好的老JBL好听......虽然我很喜欢他的外表,但后来还是决定放弃。试听过程有接上
JBL SA750 的综合扩大机,用tidal串流播放。背景很黑,但声音的响度有点太多了,我
自己听起来不是那么喜欢,不过有串流功能很方便,还有附带 Dirac live 空间校正,对
小空间而言应该也是很棒的选项。
Focal:
Aria 906细腻,中高频干净,但我觉得听起来比较亮比较冷,低频也比较不足够。其实整
体听起来是不错的,外观很好看。只是不太对我的胃口,可能是因为之前在一位有玩音响
的长辈家听到的 Focal Utopia 太震撼了,虽然比较基准不同,但这个落差有点太大XD
Tannoy:
Autograph mini:很优美典雅的高音,中频清脆干净。但几乎没有什么低频,如果听古典
小品、人声的话应该很适合。外观很美。但我觉得Tannoy更高阶的旗舰落地喇叭也很棒,
希望哪天也能入手来玩。
Harbeth:
M20.1:中高频很暖,超暖,听人声很适合,温润甜美。但感觉蒙着一层被子在听音乐XD
,低频感比较不足。如果听古典小品、人声的话应该很适合。
ATC:
我听了 SCM 7 以及 SCM 11。中频真的非常浓郁,很赞。高音没有之前爬文说得那么暗沉
(不过也有可能是新版的关系),还可以接受,低频却没有我预期得那么多,但在小空间
的话应该是足够的。听摇滚乐很过瘾,尤其是我喜欢的 Dire Strait (Mark Knopfler
据说也是ATC的爱用者)。是对很棒的喇叭。不过相较起来我更喜欢 Amphion 的声音走向
。
Amphion:
听了Argon 1 。我会觉得“啊!就是这个!”的喇叭。很赞,中低频恰到好处,高音的饱
满跟亮度也刚刚好,声音的能量跟音场也超乎预期得大,反应速度很快,我想不管拿来当
客厅系统或摆在书桌当近场聆听都非常适合。Argon 1 比 Helium 510 更大一点,三频的
饱满度更高一点。有很多颜色可以选,北欧风格的外型也很漂亮,之后是可以入手的选项
。
PMC:
Twenty5 21i也是让我觉得“啊!就是这个!”的喇叭。干净,舒服,好听。三频均衡,
音场开阔。大声时声音不会走掉,小声时细节还是很丰富。对扩大机很敏感,换机器声音
马上就有显著改变。给他什么声音就给他什么声音,不愧是很多电影跟音乐产业使用的监
听品牌。说真的我觉得 PMC 的书架喇叭高音比不上其他很解析的喇叭,中频可能比不上
ATC,低频量感也没那么多,但综合起来就是整个很刚好、很对我的胃口。
之前版上爬文很多人推荐PMC + Naim 的组合,因此我也是这样试听,搭配上 Naim Uniti
Atom。这台扩大机之前版上已经有开箱文了,可以当独立前级使用,体积很小,推力虽
然只有40W但很够力,现代风的设计跟精致的显示萤幕,摆出来也很好看。接上去后,我
只觉得哇喔...听音乐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最后就陷入 Amphion VS PMC 的纠结之中,不过最后还是选了 PMC + Naim 的组合。
以上就是前阵子陆续的试听心得,谢谢大家耐心观看!下一篇就来分享自己组建新系统的
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