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DIY 6吋书架喇叭 SB Acoustic Satori

楼主: CrosstakerYu (邮局)   2024-05-18 11:44:11
各位板友早安,
最近受朋友委托设计了几个箱子,
就顺便拿上来跟大家分享成果。
这次做的是6吋的书架箱,朋友要拿来做落地的中置喇叭,
========== 1.单体选择 ==========
选用的是台湾可以很方便跟唐竹购买到的SB Acoustic的单体,
都是中高阶的系列
低音用 Satori MW16P-4
高音用 Satori TW29RN-B
https://i.imgur.com/Dl1M67e.jpeg
原来想用TW29R-B不过缺货了,干脆就用好一点的
========== 2.箱体设计 ==========
设计上参考捷克网友的专案
https://pkaudio.webnode.cz/jurko/
由朋友小幅度修改绘制设计图,请淘宝厂商制作,
https://i.imgur.com/C1XErv0.jpeg
箱体容积20L左右(实际可以小一点)
========== 3.分频器设计 ==========
捷克网友也有分享它的分频器原理图,
不过我不喜欢在低音的分频器上串电阻,
所以就还是自己量测重新设计分频器。
要设计优良的分频器,最重要的就是有正确的直达声量测,
这次是在房间架高起来做 time gating 量测,
https://i.imgur.com/DG92dX5.jpeg
透过从时域切掉反射声的方式来获得接近无响室的量测结果,
代价是低音的有效频宽也会被切掉
因为房间不大的关系,第一反射声 3.5 ms 就到了,
有效的低频只能量到 300 Hhz,不过设计分频器也够了,
这是低音的声压频率响应
https://i.imgur.com/6W6kElo.jpeg
高音的频率响应(14k以上不知道为什么会衰减下去,欢迎板友指教)
https://i.imgur.com/MzN9c3l.jpeg
可以看到低音的离轴在2khz以上就开始比较明显的衰减,
因此分频点就选在2k,高音的频宽也够
至于1.5kHz附近离轴有点衰减,推测是箱体边缘干涉的关系,
这种分频器就无法可救,最好箱体还是要收圆倒角。
设计软件我是先用 Xmachina 来自动生成一版电路,
再导入 Xsim 做微调确认,
https://i.imgur.com/w9MpiGP.jpeg
这次电路很简单就是二阶跟L-pad衰减,就达到很不错的频率响应
========== 4.系统组装与最终量测 ==========
分频器订做的零件来了以后就可以正式组装了
https://i.imgur.com/96zb7EQ.jpeg
https://i.imgur.com/E43WMMf.jpeg
一开始高音忘记反接,还搞笑试听了一阵子(^_^;)
但意外的其实也不难听,是很宽松的声音XD
后来量测才发现接反了= =
https://i.imgur.com/iBV7ZUp.jpeg
接正确以后,声音就相当精准,非常的干净好听,
各种曲目听起来都很自然,
低频的质感也很好,打到点就收,不拖泥带水的那种,
离轴表现也算不错,不用怕反射声造成音染
https://i.imgur.com/hHPsrSq.jpeg
这边还有一个有趣小插曲,就是我们倒相管的长度用得太短,
导致共振频率高于设计值8Hz,
简单延长后,试听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听出明显的差异,
各自做ABX盲测对比的过程中也觉得很有信心,
结果对答案发现都只有对一半XD(跟乱猜差不多,意思就是听不出差异)
所以索性就不改了,
不过这个过程真的是蛮有趣的,听起来差很多真的常常只是心理作用XD
========== 5.心得 ==========
这颗单论材料成本是单颗一万四左右,声音是相当优异,
(当然算上时间成本还有量测器材就很多了,大概要再加不只一万)
朋友听完也决定再加订两颗要把主声道换掉(会做落地形式),
这次也将设计图无偿分享给板友们,
如果不是要营利都欢迎使用~
作者: yys310 (有水当思无水之苦)   2024-05-18 11:54:00
DIY推 gated能到3.5ms 300Hz也不会太准
作者: MoneyBlue (爱死娘子咪啦!!)   2024-05-18 12:21:00
推推!
作者: yys310 (有水当思无水之苦)   2024-05-18 12:23:00
是说都选SB了 不考虑官方的设计吗?
作者: ntuee1803 (双树枯荣~)   2024-05-18 12:56:00
推 diy
作者: chantilas (凉烟)   2024-05-18 13:43:00
diy让人羡慕
作者: hanhan1025   2024-05-18 14:53:00
作者: carstenan (carstenan)   2024-05-18 15:23:00
赞, 精准设计10k 以上频谱很吃量测方式,有时单体间误差也明显我通常不会很在乎10k Hz 以上频谱,有时反而会切掉而且软球单体高音,难像Be/ribbon尖锐鲜明,但频谱差异小两音路分频在 1k or 3k 数据上都可,听感不一样但我也说不出来差异在哪里但如果中置, 没考虑用两颗5" 作MTM?好奇你的落地想怎么搞, 也是两音路反射?不过MW*P系列低音规模好像不是很强大,可考虑MW*TX单体
作者: yys310 (有水当思无水之苦)   2024-05-18 15:59:00
可靠的量测真的是DIY的一个难题
作者: chocoya (猫村ねこむら)   2024-05-18 16:42:00
推推
作者: carstenan (carstenan)   2024-05-18 16:45:00
更正:MW*TW 似乎主要改善中频性能 (from T/S和网友心得要改善低频规模,加大箱体多塞一颗低音单体较快
作者: iitze (ici la lune)   2024-05-18 17:30:00
diy 推
作者: yys310 (有水当思无水之苦)   2024-05-18 17:41:00
至于低音串电阻 这是整个系统Q值调整的方式 原设计大概是有设计想要的bass alignment了
作者: carstenan (carstenan)   2024-05-18 19:15:00
TS 比较像是在描述力学1st mode (低频行为)但 MW*P / MW*TX TS 参数几乎相同, 预期低频改变不大加上 DIYAudio 有人明确说,TX是改善震膜在高频端而且我看落地的MW16P/TX 设计,常常都是 woofer*2
作者: yys310 (有水当思无水之苦)   2024-05-18 19:42:00
https://reurl.cc/Ej6gan 忘记FB连结不该用台泥了..不想被台泥追踪的可以用这连结...
作者: carstenan (carstenan)   2024-05-18 21:21:00
我觉得两颗低音单体主要目的是加强量感,不然大家都用三吋超低音单体就好. 因为空气密度远低于振膜,所以小面积低音单体虽然可以营造不差的前方频谱,但无法有效传递足够低频能量到整个空间toole比较像是卖药的,他说没有研究的意思应该是没有明确的量化关系可以陈述,但如果非线性误差不重要,那直接用dsp硬催全音域单体就好,不需要搞什么箱体分音我的确觉得三音路比两音路更好,但三路被动分音的复杂程度会高不少,我觉得三音路才是不需要使用昂贵单体的正解
作者: yys310 (有水当思无水之苦)   2024-05-18 21:56:00
在他那个年代失真不是主要因素 不过在现在小作坊都能作出很棒的指向性控制的时代我认为失真就重要了 以上次音响展自己的感觉为例 KEF LS60在Klippel NFS的量测下显示出超棒的指向性控制行为 同天刚好也有摆R7 meta 那声音等级差还是满明显的 更别说Erin后来review的blade 2 meta也说两者声音差异很大
作者: odanaga (PixiyON)   2024-05-18 22:49:00
作者: hesione (我离开我自己)   2024-05-18 23:16:00
作者: blanco60 (布兰卡公爵)   2024-05-18 23:52:00
有分享DIY心得,赶快来推一下
作者: MADNUG (1234567654321一下吧)   2024-05-19 00:21:00
推,厉害!也推下面的讨论
作者: cgalen1994 (galen)   2024-05-19 05:00:00
酷欸 我的三音路分音也是自己做的
作者: p520888 (Peter Cheng)   2024-05-19 10:34:00
推爆
作者: s940758 (joe)   2024-05-19 11:09:00
好强
作者: pool3690 (popfg)   2024-05-19 14:05:00
作者: jellpop (酌酒与君君自宽)   2024-05-19 20:29:00
作者: qwer1709 (qwer1709)   2024-05-19 21:37:00
请问分频器哪边订做,谢谢
作者: lkj12tw   2024-05-20 10:53:00
DIY推
作者: LIONDOGs (LIONDOG)   2024-05-21 01:59:00
我的喇叭的倒相管长这样,长度不够或许能参考看看https://i.imgur.com/wOoI50M.jpeg
作者: chiyoda (博爱的千代田提督)   2024-05-21 11:19:00
作者: yys310 (有水当思无水之苦)   2024-05-21 21:03:00
90度的转折如果曲率太大最大SPL会掉些
作者: fireboltno2 (KAIWEI_ME)   2024-05-21 23:22:00
作者: yys310 (有水当思无水之苦)   2024-05-21 23:52:00
*port能输出的最大SPL会掉些 不知道台湾方不方便买那种比较缓的转折的头
作者: LIONDOGs (LIONDOG)   2024-05-22 04:47:00
啊,我的不是DIY喇叭,只是有看过我这对喇叭的箱体设计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