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2285256 (jasonbourne)
2023-02-13 00:21:39最近买了“比较好”一点点的烧录机,终于可以把以前没rip好的cd重新rip一遍。
1. 测试喇叭:Fyne f502
2. CD player+DAC+前级:QUAD solus play一体机
3. 后级:QUAD Artera Stereo
4. 烧录机:PioneerBDR-XS07TUHD(新买的 展示品)
5. 烧录机的电源:ifi ipower x
6. 烧录机垫材:Acoustic Revive RKI-5005
7. 烧录机与电脑连接的usb线:淘宝的发烧线,10公分两千多台币
题外话,这条线很猛,用在乐彼w2有明显的升级。
8. 播放电脑与软件:mba/Audirvana
9. rip软件:xld
10. 耳朵:我的/我老婆的
老婆不是烧友,她觉得她的小fit上的音响就够了,并禁止我升级;
但她有真正的金耳朵,可以在盲测下轻松分辨不同的档案。
我很好奇输出格式,除了设定与原始的cd一样(也就是44.1/16),
若是设定更高听感会不会有所不同,于是我分别rip了三次:
44.1/16aiff,96/32aiff,dsd256
测试曲目1. 立体传感试:
狮子王原声带第6首. This Land
https://youtu.be/v_U4in8WeS0
测试重点:从29秒开始,能不能感觉到音乐要从你前面蹦出来,
类似日本贞子那样,也就是空气的3D立体/活泼感。
这首我跟我老婆有很大的分歧
我
DSD ≧CD>96/32>>>44.1/16
(44.1/16此格式真难听,完全扁掉变2D)
老婆
DSD ≧96/32>>>44.1/16=CD
她觉得这张CD直接播不好听,跟我的听感有很大的不同。
测试曲目2. 暴力测试:
魔法公主原声带第21首. Battle drums
https://open.spotify.com/track/4ItfYlQp0opKgiZ9JsG00D
测试重点:鼓声的尾韵(下潜?)
我:
DSD>cd=96/32=44.1/16
(已经分辨不太出来)
老婆:
DSD=96/32>CD>44.1/16
测试曲目3.轻音乐测试:
天空之城原声带第11首. A Sea of Clouds in the Moonlight
https://open.spotify.com/track/2ls1m8eUP39MifloK3nBFu
https://youtu.be/Pt0Ek5LZPBA
测试重点:钢琴声
我:妈的,放弃,听不出差异
老婆:CD>>>DSD ≧96/32>44.1/16
这边就很有意思,不知道是不是感觉疲乏,
我几乎听不出差异;我老婆却说有很明显的不同:
CD最温润,而且主旋律跟背景声非常和谐;
DSD琴声有些粗糙,主旋律跟背景声不和谐,但是低频尾韵比较长;
44.1/16跟DSD听感差不多,但低频较少。
以上。
我的听感仅供参考,毕竟我听之前已经知道格式;
我老婆的听感就非常准了,她是盲测的。
最后想发问一下,正常人rip cd,应该只会设定跟原始一样吧?
今天我把格式输出设成DSD,虽然是cd音质硬转上去的,
肯定不如真正的dsd(如果有管道取得),但还是听得出有比44.1/16好。
有人因此把CD都转成DSD或是96/24之类的格式吗?
https://i.imgur.com/89IR4eI.jpg
作者:
Kof0168 (Summer Fm)
2023-02-13 01:25:00这跟把MP3转成WAV一样。早期会这样做是为了可以当CD听。实际上MP3怎么转还是MP3。
作者: UtaDIE (goDIEDIE) 2023-02-13 01:29:00
有蛮多带、甚至主打升频功能的播放软件或dac,但效果见仁见智囉是说在rip碟时的垫材或电源线也会影响声音吗?
作者:
jhs1213 (...)
2023-02-13 03:04:00如果抓出正确的档案CRC32会是一样的也就是档案不存在差异如果档案是一样的 但你听起来不一样..那.......
作者:
MADNUG (1234567654321一下吧)
2023-02-13 03:56:00这跟mp3转成wav不一样。跟sampling rate跟升频有关,本版或隔壁板搜寻hqplayer,印象中有不少相关讨论。升频更高sampling rate或dsd里很多眉角,影响听感是肯定的
作者:
yohsiatai (yohsiahsuan)
2023-02-13 06:49:00“理论上”,升频(比如CD->DSD)不应该产生人耳可以分辨的差异,但实际使用的算法向来问题多多XD
升频补点就看是要用软件去做或者硬件上的DSP去弄不是
作者:
xoy (XerXes)
2023-02-13 08:27:00升频用HQPlayer之类的软件即时做会比较有弹性,因为有一堆参数跟Filter可以选,声音都不尽相同,这些要在RIP阶段套进去做出一堆版本就辛苦了RIP通常讲究尽量原汁原味,要用DSP技术加料播放再搞
建议去测一下听力 可能有很多频段已经快听不到了 所以会有听力疲劳的感觉 分不出细节 但至少听起来都爽
作者:
djboy (雞尾酒)
2023-02-13 08:46:00我不知道这一路上的软件是怎样搞的,BUT,至少有一个原则是确定的:“资料量 不会无中生有”。原始资料量只有 44.1时,你无论升到多高的频,最原始就是44.1。所以,你升频后“假设”有改变,那就像是加上人工调味,离开原音(44.1)。那至于“加味”后好不好听,纯粹就是个人喜好了。
作者:
MADNUG (1234567654321一下吧)
2023-02-13 08:58:00如果真的有看过升频相关讨论、或主流dac芯片的datasheet,就会知道你就算送44.1,进dac芯片内部后也帮你升频到dsd后才进行类比转换,这样看来芯片也帮你加料了XD
作者:
xoy (XerXes)
2023-02-13 09:03:00DSP的目的不一定只有加料,而是做更好的转换,像最普及的Delta Sigma架构DAC送PCM进去一定会转成Bit Stream,这是有损的过程,所以把部分DAC会做的转换拉到外部用强力的CPU跟算法做会得到比较好的结果,也是近来HQPlayer流行的用途
作者:
MADNUG (1234567654321一下吧)
2023-02-13 09:03:00升频后听感不同有很多原因,其中一部分是因为dac的设计,接受到不同sampling rate后的处理不同
作者:
xoy (XerXes)
2023-02-13 09:05:00甚至DAC现在开始流行NOS也是为了让路给DSP程式帮自己做原本会做的事
作者:
yohsiatai (yohsiahsuan)
2023-02-13 09:10:00补充,转成bit stream不等于有损,要看能不能reconstruct 原始讯号最后变成都要去翻官方spec sheet, reference design 才会知道DSP的内容
同一张CD用不同手法rip,格式一样是WAV,听感就有差异
作者: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23-02-13 14:28:00你这比的就只是档案格式差异吧要比rip 应该是用不同光驱去rip同片cd成wav档之类
作者:
Oswyn (Oswyn)
2023-02-13 14:31:0044.1也是加工删的啊,调味有比较赞吗XD
作者: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23-02-13 19:52:00等等 光驱一台才多少钱XD 随便捡一台几百就有了吧
作者: erichavez (erichavez) 2023-02-13 22:16:00
我比较好奇现在都用USB外接DVD了 还能设offset吗?我需要为了正确的offset 继续死守sata光驱跟老机壳吗
作者:
Oswyn (Oswyn)
2023-02-13 22:58:00drive offset 是为了 RIP 完与 AccurateRip DB 上其它用户上传的结果比较
作者:
eno03 (健康很重要)
2023-02-13 23:22:00推 想起早期还用SCSI转档比IDE的好 当时TEAC光驱也弄一台来玩 太诱MIJ水蓝片 结果因设备普普听不出差异 我好老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