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Swisscable diamond/Cardas XL 电源线

楼主: borisaladin (趴趴~)   2022-03-10 14:06:08
"宽松活生派电源线对决" 本来想这样下标题www
两条线都是本身真金白银入手一阵子的实际听感,对我就信玄学! 先说结论,两条电源线
我都很喜欢。 在比较的过程中,常常舒服耐听到不小心就快把一首歌听完,两者都让我觉
得有入手真好的程度XD
目前小弟系统简述: Naim uniti star - JMR offrande v2 (还有外接sotm交换器等一堆$
道具等等就不详叙)
二声道听久了,因为方便性从管机系统换成了晶体机。 随着系统平均提升到了一个程度,
虽然解析力足够了,却时常会暮然回首发觉…千金难买宽松感。(个人觉得耳机少了空间的
变因,相对喇叭需要的宽松度需求较低,所以用耳机系统的心得来说,也有可能觉得这两条
都不够凝聚或低频量多难以消化,有机会请多先尝试,纯粹分享用家心得^^) 以下心得如
果跟您听感有相左之处欢迎多交流~
‘前言’
曾经非常喜欢,以为不管怎么换系统都不会被换掉的水晶reference diamond(CCRD),意外
地在Naim上非常不搭(太瘦太解析),几乎手上其他条中阶的铜线搭起来都觉得声音比较有
正常的肉感,所以才又把许多线材抛出,集火入手了Cardas XL。
这Cardas XL一上几乎是满足了我短期内的所有需求,层次感丰富,宽松又清晰(背景黑度
也是赢过CCRD)。大概在我系统稳稳的听了一年,期间曾借朋友的siltech 880P短暂上机测
试。不得不说880p确实是条好线,不过他的声音比起cardas就比较紧绷,在我系统上大概是
能接受凝聚度的极限边缘这样XD,感觉难搞的Naim还是Cardas比较搭。 Cardas XL唯一刚
开始新线比较需要习惯的是稍柔的人声,但在充足Run-in后,已经非常蓬松好听,成为了我
扩上新的参考标竿。
不过,因为sotm交换器的电供需要另一条电源线(然后我发现他的换线敏感程度还不下于一
般DAC的程度…),所以前阵子才有尝试新电源线的需求。
这边要大推Swisscables代理熊快乐,线材都很大方的押金试听,整个过程都很愉快。
总之试了Swisscables的reference电源线后惊讶于这厂牌的自然立体感… 战胜不了心中的
小恶魔,于是前一阵子Swisscables Diamond就出现在我家了XD(既然拿到了不免和原本的
主场线比较一番)
PS: Diamond等级我觉得真实感、形体感跟毒性比reference好上一大截,但reference等
级我觉得已经有把那个swisscables家独有的音场立体感、自然活生感有表达7-8成以上出来
了,以该价位我觉得CP值非常高….满推荐有相关预算的可以考虑押金试听。
我在试完reference后有试过换上价差高许多的农夫挑战者3v电源线,虽然音响性提升了但
就觉得那个活生立体感却没有swisscable让我惊艳、会想把爱歌一首一首体验它带给我的新
听感那样。(一把试听线还回去就开始想念惹…)
因为前面有版友问顺便提一下,个人觉得农夫跟swisscables的“自然”表现方式差距很大
,swisscables感觉是借由提升音乐里的细节,还有音乐的连续性去让人感觉自然,人声该
刺的地方还是会带有刺激感。
农夫电源线则其实比较偏向染个“农夫味“去增加木头味、肉感,让声音有血肉感、大片耐
听,但会减弱些弦的金属感,人声亦会把刺激的齿音都修饰圆润,对很数位声的系统算有特
化(?) 音乐播里来比起swisscables我觉得农夫电源线在两声道的表现方式平面了一些,
然后…不知为何,我觉得不加上竹筒地盒反而声音比较自然一些就是。(勿战,我个人也是
农夫爱好者,但我发觉我好像比较喜欢农夫的数位线系列就是~ USB线、网络线就不错,未
来也考虑再试试其他农夫线材。)
PS2:swisscables这家的线真的很特别、很难写心得,有机会建议要先试看看他的表达方
式自己喜不喜欢。 试过两条线我的经验是:刚上机好像都不会让你觉得有什么特别厉害的
地方,但那个立体感真的很难用言语表达,就是听什么都很顺理成章,耳朵习惯了那种表达
方式,拔掉换回来之后,才会觉得少了什么,我自己的经验是这样,看了不下三篇国内外的
评论也有提到这点特色~而且许多杂志都写系统上叠加用越多条会觉得越平衡(这点其实真
的不容易),代表调音僻性是很低的。
本来刚把Cardas刚换成Swisscables,感觉XL的音响性比较突出一些些,但基本上很可能是D
iamond还没Run开(之前几周都只有插在小电流的sotm交换器电供上),光是在扩上放了一
天的曲子就明显觉得diamond高低频慢慢伸展开,才开始认真反复电源线AB test。
事实上C/S两条的等级以我感觉是差不多的,只是身为烧友用家想要仔细品尝各自的滋味
乐趣罢了~ fight!
————————以上都是废话,以下开始本篇比较心得————————
‘概观’
Cardas XL: 声音宽松又饱满。 美国的蓝教94大(?)
像是刷弦或是敲鼓时,感受表演者畅快淋漓的大力催下去,让声音情绪比较满地表现出来,
没有限制地让震撼共鸣感扩散开来。
live表演的曲子,低频砸下去会往前淹到脚的感觉, 用身体可以一起感受到,也把整个视
听空间填的满满的,前后深浅的层次非常好。也可以说他相对比较有染味。
Swisscables Diamond: 声音传真又活生蹦跳。 仿佛品尝鲜切生鱼片的食材RAW感。
他会有个比较实体的线条感在中央,边缘微微的发散开,让你能很清楚地看到每件物体就是
很稳的在那里。(应该是单晶铜的优势)
并且物件的表现纹理比cardas更清晰,以很透明的方式呈现乐手或乐器的本体音色。
举凡像live当中的吹哨声、拍手声的频段有小强调,听live现场感同样也满加分的(会觉得
周围的欢呼声多到怀疑人生XD)
两条线的特性算是满不一样的,以比较接近中性的角度Swisscables会再nature一些没那么
偏暖,不觉得有特别强调什么频段,但能把音乐的阴暗面表现得更从容透明。 Cardas则是
以自然的方式加入了一些大部分人会喜欢的讨好元素,如更丰满的中频、更多的泛音、更大
港的低频,让声音有点偏像管机晕开的表现方式。
[人声]
Cardas比较有麦克风的空气扩散感,呈现方式像去大型演唱会现场,歌手的声音会透过麦克
风和大型喇叭推送出来,气息扩散感皆被放大出来,也因为放大而残响消失的较慢。 听手
岛葵的瑟鲁之歌live版录音清唱很毒,很有管机的氛围感。
不管听什么歌,数位感的棱角都被修得圆润类比、血肉感十足,可以舒服的久听。
Swisscables听起来得人声比较有实体感,嘴型更清晰,咬字变化细节或灵活的抖音更透明
。 位置稍微退后一小步,呈现方式像是观众就坐在录音室空间内、直接听到歌声从前方歌
手本身传来。 形体大小比较接近正确的比例,也就是假如喇叭后的位置有个小舞台,那个
位置有乐器或人声发声出来,现实中应该就是差不多那样的形体大小,而Cardas就比较有放
大感。(但是也是好听的)
swisscables特别的是仿佛能更感受到歌手投入感情在唱,能稍微感受到一些极细微表情(
感觉到此时在闭着演唱、吸完气准备唱出的瞬间)的那种空间微量细节。 速度感、拍子感
比较活灵活现。 一些像LiSa的炎、红莲华嘶吼的嘴型更刺激过瘾。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用电视放YouTube: YOASOBI的群青-the first take影片。
以前我听到那个合唱的片段就觉得,嗯就只是一段合唱…并没有特别感受,直到系统接上了
这条线,在“无意间“居然听到听到合唱的每个人发声的分离位置定位外,还听得出合唱中
每个人的声线音色的不同(!) 我想这就是swisscables的特色之一。
[乐器]
Cardas听器乐确实赞,钢琴会让人一听就觉得:哇换了一台很高级的史坦威钢琴,那个木头
的共振感啊嘶!
小提琴、吉他的部分Cardas的共鸣味也比较浓、残响比较久。仿佛都换了更名贵高级的老乐
器来表演。
而如果说Cardas像是把乐器们都换成了高级的Cardas牌钢琴、Cardas牌吉他…etc,swissca
bles听起来的感觉就像是: 换了一个厉害的大师演奏家来表演。
歌曲表演当中,轻柔小声到大力奔放,缓慢乐句至快速激奏的各种对比都变得更鲜明。
特别是轻柔的片段,大师级演奏家厉害之处就在于懂得“收“放,而非从头激动到尾。小声
的片段让人小心翼翼得听,仿佛也跟着不敢大力呼吸…并且被一直勾引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副
歌片段。
此外更能够感受到琴键落下“前“的那个瞬间,或者断句后空气凝结、心悬一线准备拉下弓
的气息刹那…等等。(简单说是微动态展现很优秀)
而乐器本身就比较朴实没有cardas那种油亮感,一开始会觉得小提琴往上冲的没有那么嘹亮
,但放在大电流的扩上Run了一阵子后,再重新听就觉得完全没有不足的感觉了(对拉过小
提琴多年的我听起来算是恰到好处的松香感),擦弦的摩擦线条感也比cardas明显。
[音场]
两者都非常的大,差别在于Cardas会往喇叭前包围到听者的感觉,左右也因为扩散感似乎更
宽些,值得一提的是层次感优异,拿来看电影那种extra bass量的感觉特爽。
而Swisscable主要是强在稳定感,在喇叭的前后左右定位分明展开,还有低频也很有撼度+
非常自然的往下扩散垫底+有回弹感造就的空间立体感。
‘总结’
Cardas XL
音色冷□□□◇■□□音色暖
音色薄□□□◇■□□音色厚
凝聚 □□□◇■□□ 宽松
———
Swisscables Diamond
音色冷□□□◆□□□音色暖
音色薄□□□◆□□□音色厚
凝聚 □□□◆□□□ 宽松
两条线给我的三频量分布大概是这样,■■■为我觉得中性的走向的话
Cardas | swisscables
极高频 ■■■ | ■■□
高频 ■■■ | ■■■
中频 ■■■□ | ■■■
低频 ■■■□ | ■■■
极低频 ■■■□ | ■■■
题外话,如果连siltech 880P/ CCRD大致的凝聚宽松度一起来比较的话:
[宽松] Cardas XL > Swisscables diamond > Siltech 880P > Crystal reference [凝聚]
880P在我短时间尝试的听感是:厚声但偏凝聚不算宽松,swisscables听起来是稍宽松但是
不走厚声,这边可能会比较容易搞混~ 供大家调整时参考,一切还是要以自己系统特色和
走向去补。
比如在我电脑桌面副系统Dynaudio xeo10的排插上,听流行乐CCRD的表现就很好,也不会让
我感觉过度凝聚(Dy本来就带速度线条感所以反而比较搭)。 换上880P后就会觉得整个厚
声不少,虽变耐听了但近场聆听比较没有CCRD那种速度感和女声的幼毒感(男声较适合)。
再换上swisscables diamond试本来以为也讨不到CCRD的便宜,没想到却很搭~女声毒性不
减,还增加了蓬松的空气包围感,整体增加音乐性外连乐器、低频音响性也感觉有正向提升
,出乎我本来预期的结果。 所以真的需要实际搭配和尝试看看,用文字只能大概纪录在不
同系统环节上的“相对比较“给大家参考。
话说回来,因为我是从管机系统跳过来的,所以我满喜欢cardas在Naim上给我的宽松感,但
自从几个月前系统加了sotm交换器+电供后,解析大幅提升之下宽松感却下降了很多,后来
发现该电供的电源线影响调音程度很大,为了补回原本的宽松感,才开始最近这轮的电源线
寻找之旅开始试错。 而一开始试,在sotm电供上加上swisscables,其实并不能补回我原
本期待的宽松感,但却额外提升了很多我原本完全不曾预料到的立体感跟音乐感,这是一种
让我日后就算升级系统都会想添加上的特色,所以虽然没有完全解决我原本的问题,但还是
回头买单了。
这边应証了许多人都有提到的一个特点: “请不要期待使用swisscables调音“
如果觉得目前的系统有不平衡:低频太少、太偏高频,或太凝聚或太宽松我觉得很难用swis
scables去调整平衡~(低频太肥想要稍微瘦身可能还可以) 因为他不会多给你额外太多你
希望的频段或味道。 但如果大概满意喜欢目前的三大件配置的声音平衡度,想要从质量方
面去升级提高传真悦耳度,我觉得就满适合的,总之最好还是能亲自押金试听看看为准,有
些系统可能就是缺能“加料“的线。
而在这一轮交换测试之下,我也发现说本来系统那个“宽松感“满大一部分是cardas多给的
XD,刚好搭起来可以中和naim uniti系列的清亮走向,也难怪不是cardas就给不出来R喂!
———————————————————
‘杂谈’
后来,我又无聊再试了naim star串流一体机&sotm电供,两者电源线的交换。
(cardas<—>swisscables )本来预期不过就是前后交换,应该半斤八两吧!? ……结果
…差超多der哇塞!
Naim(swisscables)+sotm电供(cardas) >>> Naim(cardas)+sotm电供(swisscables)
证明音响还是要多起而行尝试,反正多动手不用钱。
假如在Naim(dac+扩)上单纯选一条结案我可能会偏向选原配Cardas搭起来比较舒服耐听,而
且本身妥妥的主场搭配听得很习惯了(所以本来一开始也没打算换用swisscables来插naim
看看)。
但加入了sotm交换器电供的变因后,交换器电供用swisscables配如前面所讲的没有完全解
决我的问题,会觉得声音原本宽松的又被抓紧回来强调解析口气有点怪怪的,好像没原本不
上sotm交换器时那么平衡耐听!?(然后我不信邪一顿爆尝试了一堆音响网络线,日后再分
享…)
但如果Naim上先用swisscables建立一个自然的线条感基准、且有好的音乐流动性,再配
上sotm 交换器上使用cardas去“额外“添加宽松感、并让解析细节都再更清楚一些(交换
器本身会提升sn比和解析),那就很对味了!
也许如前辈们所讲的吧,cardas的特性还是相对更适合大电流后端,而前端dac的位置一般
搭配偏解析的线材(swisscables解析方面的透明度优于cardas),后端会更好调整。虽然
我是一体机前后端通吃啦,但我想有dac在的位置还是比较关键,前面松了后面再收紧回来
就是听起来不太习惯,但我猜如果系统是全套用cardas一路宽松到底应该就没这烦恼XD
最后,这篇文字很多其实断断续续写了很久…听感心得多少随时间推移又有新感想。 过程
中陆续反复换来换去都觉得有不同风味。 排除交换器的因素外(刚好有一阵子送回原厂调
电压就单纯只有Naim接喇叭),本来Naim从cardas换到swisscables刚开始都会偶尔想换回
去cardas的宽松空气感,结果为了写评测强制换上swisscables接Naim了几个礼拜不动(顺
便用大电流的扩去Run Swisscables)。 到现在如果再把Naim换上Cardas XL…又变成会一
下子就想再换回去Swisscables diamond了,人耳就是这么奇妙,Run人耳大法好。 反正全
都要就没烦恼(钱包吐血)
最后,打长篇心得文好花时间啊…真心敬佩常常发心得文的前辈们!
作者: l98 (寻找属于我的星星)   2022-03-10 14:20:00
心得推
作者: cccwei (超级喜欢郭泓志)   2022-03-10 14:21:00
推 很详细的心得
作者: shaylin3 (sevende)   2022-03-10 14:33:00
推 很棒的心得
作者: Daedolon (Daedolon)   2022-03-10 14:39:00
推美国蓝教 我接下来想等g9的红盒子
作者: shaylin3 (sevende)   2022-03-10 14:43:00
另外询问 sotm用哪台电供这么敏感
作者: notj4 (notj4)   2022-03-10 14:51:00
好专业
作者: Had965408 (是兔子)   2022-03-10 15:06:00
先推再看, 请问有对比过Naim powerline 吗?
作者: comipa (綾崎若菜家御用)   2022-03-10 15:13:00
所以你的CCRD...
作者: Spurs5566 (刺刺的56)   2022-03-10 15:14:00
推详细心得,跟b大请教也回答超详细XD
作者: luwatercolor (水色)   2022-03-10 15:52:00
推,想去家访看看
作者: richardckc (RichardCKC)   2022-03-10 16:44:00
推好心得文
作者: odanaga (PixiyON)   2022-03-10 18:02:00
楼主: borisaladin (趴趴~)   2022-03-10 18:02:00
我是用sotm自己家的电供,我觉得能力其实不错强,比ipowerX有明显升级感。 但sotm家的东西解析感都满强势的搭配上有时要一起调整
作者: exquisite96   2022-03-11 00:06:00
推一下swisscables!
作者: jayjayjay51 (街街街51)   2022-03-11 09:18:00
Cardas推
作者: shukushoku (MW)   2022-03-11 09:27:00
好奇seiss cable的价位…跟XL差不多吗*swiss
楼主: borisaladin (趴趴~)   2022-03-11 11:04:00
XL有再贵一些,而且去年又涨价一波哭哭
作者: newnovice (serenity)   2022-03-11 14:57:00
极简系统真的方便也省$XD
作者: purpleblood (purpleblood)   2022-03-13 12:48:00
太长看不完...还是推一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