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渐长,对于空间的需求与年轻时多有不同
加上房价的涨势一直看不到尽头,所以去年下定决心换屋。
本来打算把客厅约10坪左右的空间结合电视来摆放音响,这样其他空间才比较能灵活运用
但考量家中猫口众多,最后决定把两个房间打通,
透过结合聆听空间与书房的做法,换得相对好的视听空间。
这边我试着整理,自己这次的做法,希望能有抛砖引玉的效果
目前用起来效果还不错,希望能让大家少走点弯路
蓝色线的部分,是因为两边空间不同,所以干脆用拉门隔起来,
放置不需要遥控,或靠网络控制的器材,外面只留前后级,靠近人的地方再摆放CDP
https://i.imgur.com/P5xj1ks.jpg
一开始我连络了帮某北欧喇叭品牌做展视空间的设计师,
他又把我的案子转给ISF的首席设计师
详细对于需求的沟通,是由我的室内设计师做为窗口沟通
结果,就被打枪了~XD
mail上面的理由是,人家只做 "dedicated" 的视听空间
那就没办法了,只好自己搞了
附带一提,开搞音响室之前,我借了一本刘汉盛的音响空间给设计师团队参考,
希望设计师这边可以理解发烧友的用词跟背景
没想到他们真的读完整本后,再来跟我讨论需求,让我十分感心
再说明看的到的声学材料之前,我们先说一下,
除了设计师用比较厚的木板来隔绝外界可能的声音外,
我也在天花板上方铺满隔音毯,避免各种管路的声音传进空间里,
这两者算是非常基础但容易被忽略的做法,我觉得算是非常划算的投资
在确保系统传递出的讯息可以完整的被调整与人耳捕捉前
我想还是要先减少空间内的其他噪声
因为空间比我原来的要小,所以我在规划的想像上,特别着墨于低音与驻波的处理
低音跟驻波,是不一样的东西,对我来说非得分开处理不可。
有一派的调音法是把低音的量感减到很低的地步,让驻波的听感变成某种包覆
但这样得到的低音,量感适中了,可是很浊且几乎没有纹理可言
因为不爱这种听感,只好用比较复杂的做法,而且充满了赌博的意味~XD
先插个题外话,我这两年用到最强的喇叭下方垫材,
是黑金石下方垫Auralex Great Gamma V2, 上面再加一块CM Audio的铸铁垫片
这样可以得到纹理干净而几乎没有消减量感的低频
鼓皮该怎么抖就怎么抖,Bass弦该怎么颤就怎么颤,低频的空气感好到吓人
先有了这样的低频,接下来才能继续说到我在空间中的想像
先从打掉驻波说起吧。
我的空间只有刘汉盛总编的五分之一不到,对他来说,扩散的重要性大于吸音,
我只能保守点,吸音约等于扩散。
提一个观念,吸音材质不会主动去抓空间中的能量,而是能量打到他后,
不能被减损的部份才又跑出来,所以概念上是拉平三频分布的高低曲线,
当然,会随着吸音材质的厚度,而有可拉平三频曲线的最强处,并于两端逐步减弱其能力
也就是说,当直接音够强的时候,不太应该出现细节或活力的问题
因为我的空间上方被一横梁穿过,而成两个大小不一的口字型
所以,我决定把这个口字型填满,也借此拿掉地毯
看看能不能因为少掉地毯的影响,而让比较接近地面的聆听位置有更多的直接音
这个填满,有点复杂
先是口字的四边中央用vicoustic的低音陷阱盖起,其余以auralex LENRD裁剪并铺满
我之前的空间用了几颗auralex LENRD来塞在天花板跟墙壁交界处
老实说,效果可谓立竿见影
不过单一材质或型号的材料使用太多的话,担心会有过度影响某频段的可能
所以每个口字的四边中间,我各自用了两块vicoustic的低音陷阱
在第一反射点的梁柱处,也就是两个口字的交界处,我用了四块auralex curve来吸音
最后,口字型的中间,则各自用了四块GIK的扩散版,
吊挂在离天花板约10-15cm的地方,希望尽可能模拟出自然扩散的轻微不规则性
https://i.imgur.com/48yMqT0.jpg
天花板、地板都搞定了,
接下来准备来搞四墙
先把喇叭后墙搞定,
在这边我想兼顾两个很极端的想法
“可以把所有的资讯都榨到听者耳前”、
“要有可以调整吸音口径的超大空腔,因应每次软件或硬件后低频的改变”
因应第一个想法,设计师团队替我找了平常用在建筑外墙的坚硬且致密的石质板材
再以这种石质板材作为材质,铺满背墙与喇叭侧的侧墙与拉门
门片除了以厚木板做为板材外,在木板与石板间,也用上了石膏做为黏着剂
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减少各种的共振,避免反射到前端的讯息更加混浊
加上一开始就为了追求对称的空间,把空间不规则的地方设计为深柜与器材房,
所以这个深柜与器材房,加上可以自由移动的大片拉门,
就变成了超大,且内部布满各种自然扩散的低音陷阱,
喇叭附近就只会有前后级,尽量减少喇叭附近不对称的折射
https://i.imgur.com/YnTYL5L.jpg
https://i.imgur.com/aPn57AJ.jpg
聆听侧的想法则完全相反,希望尽量不要有来自侧墙的反射
因为一边是大片玻璃门,所以我在另一边用了大片的落地书柜,并且塞满书籍
并且两边都挂满落地的厚窗帘
https://i.imgur.com/iSaa1h7.jpg
为了避免聆听侧过度吸音带来的声音有气无力,
与喇叭侧的过度硬调空间可能的驻波问题
在聆听位置处的左右,各自再挂上一片Yamaha ACP-2
喇叭的左右与后方,也各自挂上一片ACP-2
设计师团队再次很贴心的帮我re-work了吊挂的五金
让ACP-2可以从上而下,平行墙面而不碰墙的挂著,
而非使用原始设计的后壁挂,增加ACP-2碰撞墙壁的可能
https://i.imgur.com/wI9rs52.jpg
简单说,整间音响空间的想法,就是要随时可以因应器材的改变而调整
所以尽可能的吊挂,
搞到后来天花板光画轨粗估超过三十条
而且都还有赖设计师团队的工务替我想方设法,把这些声学材料一块一块的吊挂上去
再慢慢来调到理想的高度,也选择可以自由改变咬合处的钢缆,
让所有的声学材料都可以自由更换、调整位置与高度
来达成随时可自由调整的需求~
我自己调整过几片,真的是非常累人~XD
也更显设计团队的用心~
这边工商一下设计团队:川二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目前官网还没上,据说案量太多,没时间弄官网~XD
不过google还是找得到就是了~
这边就先大概整理完空间的调整~其他电源或震动的控制,有机会再慢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