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现在的高级音响会不会卖太贵?

楼主: JamesHunt (Hunt The Shunt)   2019-12-30 04:38:10
都在说Hi-Fi,但Hi-Fi原意高传真,学术上是要逼近原音,所谓顶级Hi-Fi理论上要以此为目标,但搞Hi-End的人或厂商未必在追求Hi-Fi,多少都在调自己心中的好声。
既然没追求原音也就没了比较基准,那这个好声(染法?)该值多少钱?价格自然随人说了算。
毕竟"音质"本就玄,你觉得好听我未必觉得。
摄影界的底片与感光元件也类似这种市场,每家其实不在真正追求原色重现,看色偏图(好像是这意思,实际上那图表叫啥来着?)会发现各家有自己喜好的调整值(发色),大家都在搞自己心中的色彩。
某方面来说,这也是产品活络的原因之一,如果大家都做最标准的原色、原音这种单一指标,很多市场就等著萎缩或崩掉了。
作者: djboy (雞尾酒)   2019-12-30 06:24:00
其实是做不到原音原色,只好退而求其次
作者: bt092001 (一条鱼)   2019-12-30 09:21:00
其实已经能做到很多,电子讯号的东西,其实直接拿去比对录音室讯号,基本上差不到哪去,但是现在用家都在搞玄学,没有回到根本的讯号理论基础
作者: buji (卜基)   2019-12-30 09:42:00
应该还没法真的高传真还原现场原因吧?
作者: djboy (雞尾酒)   2019-12-30 09:43:00
真实和还原,"差不多"就看你的要求。用TV来说最好,因为量大+几万个RD在研究,但是在还原色域上仍然有段差距
作者: stlo (長笛是飄逸型的樂器)   2019-12-30 09:51:00
原声本身就是个假议题 音乐厅做第一排跟最后一排跟两侧听到的声音都完全不一样了 那什么才是"原声"?一把小提琴在音乐教室小空间跟教堂拉出来都不一样这两种空间 哪种才是原声?
作者: djboy (雞尾酒)   2019-12-30 09:53:00
"原声"在剧院的原始设计中,是依照那个位子是皇帝位来看这都是可以定义的。定义或是录音情境清楚就好;现在是就算是目标在那里,器材
作者: stlo (長笛是飄逸型的樂器)   2019-12-30 09:54:00
声音其实是含括了空间这个极重要要素 空间会影响残响
作者: djboy (雞尾酒)   2019-12-30 09:54:00
也是还原不出来,这是科技的极限。
作者: stlo (長笛是飄逸型的樂器)   2019-12-30 09:55:00
频率响应 驻波等不同失真 不是简单两个原声可以定义的
作者: djboy (雞尾酒)   2019-12-30 09:55:00
颜色比较简单重复,找个房间,漆上颜色,固定光线色温,再好的相机(含类比底片)还是无法完全还原,目前科技就如此。
作者: stlo (長笛是飄逸型的樂器)   2019-12-30 09:57:00
调整一下残响 声音就完全不一样 能说那是失真吗
作者: djboy (雞尾酒)   2019-12-30 09:59:00
“调整一下”就不是SOP了,科学实验是基于此对照组。
作者: stlo (長笛是飄逸型的樂器)   2019-12-30 09:59:00
如果在录音阶段无法定义何为真 在放音阶段要如何定义
作者: djboy (雞尾酒)   2019-12-30 10:01:00
音响实验 没有那么难搞啦,都要2020了。器材没有到极限,市场才好玩啊;如果一下子走到尽头,就像贾伯斯硬是让手机直接进化到最终型,大家就赚不了钱了。这没有什么不好的,就一步一步来。虽然现在可能音响也快到天花板了,在网络与电子业的进步之下。
作者: stlo (長笛是飄逸型的樂器)   2019-12-30 10:06:00
其实我原本一直以为音响要还原的是音色 最近才有体悟音响要还原的 其实是空间 但每个人聆听的空间又不一样 还原这件事本身就是无法达到的
作者: buji (卜基)   2019-12-30 10:17:00
如果录音的空间与麦克风位置与回放空间与聆听位置都一样。有办法做到(基本)不失真吗?
作者: foolishness (fool)   2019-12-30 10:55:00
6楼讲的真好8楼说的很赞
作者: bt092001 (一条鱼)   2019-12-30 11:05:00
我觉得原声应该是录音室的完成品,录音师跟作者希望用户听到的东西,不应该纠结场地,难道露天演唱会跟录音室录的会一样吗,应该是录音室最后的出品才是作者要的东西吧,器材只要能正确放送,正确的声电讯号即可
作者: seiya2000 (风见)   2019-12-30 11:43:00
黄种人跟白种人 看同样颜色会有差不是吗
作者: atlaswhz (王仔)   2019-12-30 12:00:00
因为人耳接收非线性,感度又差,还随时间decay,才不能以"还原"来做产品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19-12-30 12:17:00
认同8楼的说法~给推
楼主: JamesHunt (Hunt The Shunt)   2019-12-30 12:24:00
还原哪排,然是看在哪收音阿,教室和教堂同理。较认同35楼的意思。说到底:现场=>收音=>放音(喇叭),其实光收音器材就没法真正100%准确撷取现场同一地点的听感,那么所谓Hi-Fi音响要做的,就是尽量忠实还原CD内的讯号罢了。突然想到,假人头录音+耳机放音也是种更加趋近Hi-Fi的精神。
作者: djboy (雞尾酒)   2019-12-30 13:24:00
“还原”的实验设计没有那么难吧~~~ 举个例子来说,你拿个喇叭放到一个专业实验室,然后距离1米放个收音设备。收好音再经过一连串处理后做成音档,然后再用同一场景去拨放,看看收到的声音的波形是否一样。 最简单的还原实验不就这样?~~~~事实上,我刚刚想到,录音设备 与 拨放设备 是否match,可能才是整个系统的最大问题。我曾经找到录音的书,但是全台就2本,一本新一本狂旧,写的没有很深。可能录音设备都是大厂掌握,没有必要去到处宣扬自己的祕密吧。
作者: tsai82118 (PeteR)   2019-12-31 00:55:00
麦克风量测配合DSP处理,只要发声的音箱不是太差应该都能接近标准,但是量测的参数越多,取样次数越多也都会有误差,误差越小,信效度越高通常越贵,要近似标准就只能走仪测加上DSP,但是多少人愿意负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