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新DAC VS 旧DAC 2019VS2010VS2000

楼主: Dayner (台大摄影社20联展)   2019-12-29 02:59:46
每一家的DAC调声差异很大,不容易全部混再一起讨论。
取向也不太相同,有些厂商就特别强调音响性能,有些就强调自家调音。
所以拿2010年的A家去比2019年的B家,也不适合。
如果单独讨论某一家的DAC,2010, 2019横跨了19年,
要19年中间的产品都听过,可能也不多。
不过有一家Benchmark ,我自己是DAC1, DAC2, DAC3三代都听过。
我自己是2013年入坑,当时上网搜寻几家比较有名的耳机和音响店,
听了一圈。最喜欢的DAC是Benchmark,就入手了人生第一台高阶DAC。
当时有听DAC1也有听DAC2。后来真的很喜欢Benchmark家的产品,
DAC3出来以后,又买了DAC3。
DAC3一直用到现在,用了3年,真的很消火,会让自己缺乏往上升级的动力。
DAC1大概是2005年的产品。DAC2是2012年,DAC3是2016年。
从DAC1到DAC3,声音都是偏直白。大概是这家厂商的特色。
没什调声的特性,全部的工程都放在冲音响性上面。
三台DAC听完,刚好也是听这11年来,在客观性能面的进步。
除了直白以外,DAC1声音就是真的干冷而比较生硬。
当时真的就是觉得不耐听。连我这种比较吃清淡口味的,
可能都还会比较喜欢旁边的北极星。
DAC2出来以后,还是偏向直白,但是声音就显得绵密而具有较高的阶调的连续性。
DAC3就更棒了,非常的自然而拟真。
DAC3的出现,改变了很多我对音响的想法和喜好。
其中一点就是音响性和音乐性的平衡。
以前在没有那么好的DAC的时候,我很注重系统的音乐性和调音。
那时候我会选一些声音比较丰满,比较有厚度的线材和扩大机
来让系统的声音有更好的厚度,
让感官上听起来有比较好的愉悦感。
然后我手边随时有两套以上的线材,可以根据我的喜好,上场调声。
等到我换了DAC3以后,我反过来不调音了也不想管音乐性。
我挑选了几条音响性最出色,音染最少,主要是万隆neotech的线材,
然后其他通通卖掉。
以前最喜欢的CEC转盘也卖掉,改成改装的Sony蓝光机。名牌地盒也卖掉,改成AR。
以前花很多钱买的那些国外名牌的电源处理,通通卖掉,改装Daitron,
然后自己施工电源。喇叭更是改成新一代JMR,初代JMR甚至还不行。
以前喜欢累积调整经验,让系统发出悦耳的美声。
后来变成把重心改成尝试挖掘CD中最多的内涵,
接着发现只要让原本录音中挖出来的资讯最多,声音就会美妙而不可言喻。
像原po有提到,大家在讨论现在DAC,古老DAC,常常会说,
新DAC音响性好,但是老DAC有很好的音乐性。
我大胆猜测,因为人类喜欢听的美声,都是喜欢丰富具有内涵的声音,
不喜欢空洞的声音。
而内涵可以来自于音响本身的美学表现,也可以来自于录音中的资讯呈现。
音响性能不好的古老DAC,或是配上资讯量不足的不好录音,
如果无法还原出录音当下的资讯,
那必然要设计成有好的音乐性才能满足聆听者的愉悦感受。
但是等到新的DAC,搭配优良的录音,能交代出非常丰沛的资讯的时候,
有一部分人会继续关注音响系统的调音,维持让系统具有独特魅力的美声。
另外一些人就会开始不必管音乐性这件事情了,改往挖掘录音中的资讯作为努力的方向。
我看前面刚好有一篇文章在讨论高级音响很贵的事情。
其实我个人是保持乐观的态度。
先不管那些高级的超级美声音响,是不是真的越来越贵。
各种讯源转盘从录音中挖掘资讯的能力,随着科技进步,其实越来越好。
同样hifi水准下,反而更便宜。
每个人对美的感受不一样,一个东西[好不好听],很见仁见智。
但是人类的文明,自始以来,都是往越来越科学,越精准,越丰富越多元的方向在进步。
我猜音响应该也不会是例外。
就一点粗糙的感想......谢谢大家浪费时间看我鬼扯。
※ 引述《chu90016 (府城浪子)》之铭言:
: 如题,在2020即将到来时,想讨论下2019 VS 2010 VS 2000三个时期的DAC差异有多大!
: 版上在2013年有过老DAC及新DAC的讨论,差不多也是在我刚入坑时期
: 就我听过Proceed pdp-3与T+A DAC 8同场比较下,新DAC就音响性上有其优势,但老机的
: 音乐性也不容小觑,考量价格,也可以说是口味取舍问题
: 但来到2019当下,许多过往10万级别,甚至20、30万才有的规格,如经都逐步下放到10万
: 以下(这点要感谢对岸厂家打坏默契),而老机行情也呈现降底姿态,或许现在大家有不同
: 见解了
: 举例来说,2013年刚入坑时,支援DSD的基本售价是10万以上、R2R架构则是想都不敢想!
: USB电源分离? 有支援XMOS就不错了啦
: 数位类比变压器分开? 20万以上应该有啦
: 但上述这些现在通通都可以压在10万以内,甚至是6万以下
: 事实上,本人也是被HQplay升频DSD的实力震惊到,尤其是本身录音不优的,不敢说化腐
: 朽为神奇,但至少是可以让人不分心听完整首
: 大胆的想,音响越来越贵,但要达到20年前30万级别的声音,现在有没有机会压到10万内
: 呢(例如DAC就用泉r2r解码或LKS DA-004,依个人风格)
: P.S.
: 个人觉得喇叭涨幅真的是三级跳(尤其是书架),所以应该还是没办法达标
: 而且想拉对岸货到台湾也不容易,风险又高
: But耳机端售价持平(HD800S&T1 2ND其实没啥涨&水货超好叫)&耳扩下放倒是有机会
: 尤其耳扩,10年前说4万以下推HD 800,根本是天方夜谭
: 为了好声,只能忍着白眼去三口试听Woo Audio(WA系列管子可以说是酱油贵过鸡了)
: 哪像现在有H20、dynahi等,可以一路由小烧到大,更别说横空出世的THX-789,可以给新
: 手一点喘息
作者: yankeefat (本人内建试制51cm连装砲)   2019-12-29 07:32:00
2019-2010=19
作者: steffenlee (steffen)   2019-12-29 09:39:00
DAC1真的很刺耳 买不到两个月放弃卖掉换DA10
作者: djboy (雞尾酒)   2019-12-29 09:41:00
作者: yamatai (回避性人格障碍症)   2019-12-29 09:45:00
若照这脉络 好的黑胶有更高的资讯量
作者: chu90016 (府城浪子)   2019-12-29 10:05:00
谢谢D大! 这是很珍贵的经验谈
作者: charles1102 (期待新的一天)   2019-12-29 10:13:00
我也是用了Mytek家的布鲁克林后就不想再升级了 当然除了曼哈顿
作者: yamatai (回避性人格障碍症)   2019-12-29 10:32:00
昨天听到 1952 曼纽因的录音,法国刻片,没在皇帝位听你通常不会知道那是那么古老的录音
作者: lee28119 (德莫尼克)   2019-12-29 14:13:00
其实高低价位产品都有进步吧 只是真的普遍大众的消费力没以前那么强了 十万以上的东西买起来手都会抖
作者: buji (卜基)   2019-12-29 19:47:00
请问曼哈顿比布鲁克林强在那里?
作者: charles1102 (期待新的一天)   2019-12-29 20:15:00
老实说我还没认真比较过 只是同一家的旗舰会输次级的产品吗 如果没比较强的话 还真的省不少
作者: yamatai (回避性人格障碍症)   2019-12-29 20:35:00
要极致大概都要用家啦 店家认真调不会很多 台北可以去找小高音响 越点音响 家家音响 柏琦音响 这些都是黑胶专门如果听比较轻松一点 入门器材的 可以去小宋唱片行如果要到很高端的可以去顶贺音响喔对 方舟音响黑胶很专业 还有好感音乐应该也可以
作者: ultimatevic (龟龟龟)   2019-12-29 20:59:00
路过推一下mytek (歪)
作者: exquisite96   2019-12-29 23:21:00
2010dac1入手2015升级dac2今年才售出,算是B家老主顾不过一直以来都是使用CDP当转盘,dac2的时候才有使用到数莓,但仍是喜欢CD的声音,黑胶则是今年再继续吧
作者: s90071s90071 (s90071s90071s)   2019-12-29 23:44:00
用过dac1 dac2,dac1满数位声的
作者: evadodoya (口责口责)   2019-12-30 00:33:00
mytek不要太神话他 就那样而已
作者: buji (卜基)   2019-12-30 10:20:00
我考虑的原因是可内建 streamer 支援 MQA 又有USB 可外接服务器DAC 这么多,可惜大多数厂商都不肯给2个USB audio in
作者: dermatitis   2018-01-03 16:29:00
从OPPO105D换成BROOKLYN DAC+很有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