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线材原理之我见

楼主: yamatai (回避性人格障碍症)   2019-09-12 23:17:31
玩线也玩了这么多年了,归纳一下我学到的事情。首先,影响线材最大的,是他有多硬。
线越硬,声音就越硬。影响线的软硬主要有几个层面,以下都先默认是铜线来谈,以免有
一些例外状况。
第一就是导体粗细。第二是包覆导体的介质,通常是塑胶。第三是在塑胶之间塞的东西,
比较常见的是棉。有些发烧线会灌沙,听起来就沙沙的。有些灌油,听起来就很厚很慢。
每一条芯的粗细变化在很多条集合起来的一股后,软硬度就会差异非常的大。为什么小黑
线大多声音很软很糊,主要就是因为芯大多非常的细,而且每一股的数量都很小。然后包
覆每一股的塑胶也都是软的,然后在每一股之间塞满了棉线。最后再包覆一层黑色的塑胶

因为他们设计的目的主要就是好弯好使用,所以小黑线大多喜欢做软。那有没有比较硬的
小黑线? 有。其实小黑线一拿起来就知道声音挺不挺了,只要棉线少,黑色塑胶层比较硬
,这种小黑线声音通常音响迷都会喜欢,属于比较中性的。
玩了很多录音室线材,大体上也是循着这种规则在走。你把线拿起来折折看就大致上知道
他的硬度怎样。录音室线通常不玩很奇怪的编织跟披覆,所以很好预测。
一般来说细多芯线高频延伸会好很多,这大家都知道。但细多芯线如果要有低频的话,他
的截面积要大,他本身太软所以声音会很软很糊。这个规则在 canare 4S6~4S12上面就很
明显。他每一条导体都非常非常细,所以高频很好,光泽感非常棒。但是稍微比较糊,越
粗就越糊。所以有些发烧线就会去编织,或者不要塞棉,或者用比较硬的塑胶包覆,声音
就可以比较挺。
Mogami 的每一条芯通常会做粗一点点,但还是归在多芯线范畴里面。所以他的高频跟光
泽感就没 canare 那么好,但通常他的中频跟低频会比较挺。
再来谈每一条芯越细他的声音瞬态声音会比较自然。每一条芯越粗声音会收越快,越不自
然。因为现在的数位讯源很多韵味都不太够,但空间感定位能力动态都很好,所以很多人
喜欢用粗芯的线来玩,因为他声音硬才爆得起来,听起来也有定位解析比较好的错觉。但
是用多了,拨慢歌就会完全没感情,因为喉韵共鸣没了。圆滑的转音变硬的话,声音就没
表情了。
看到这里你说会,那还不简单,那我在一股里面放细芯也放粗芯不就好了,这样不就有高
频也有低频了,声音又软又硬了。很遗憾的,这世界从来就不是这么简单的。我的经验,
多种不同粗细的芯一起放在同一股里面,声音很脏。很多人觉得这叫厚声,我个人认为这
叫失去了透明度。
作者: no1smalleyes (久未放晴的天气 )   2019-09-12 23:21:00
推心得!至少会有个大致的方向 但线材设计粗与细有时候真的很妙 像crystal或audience一些线很细但表现的厚度适中 该有都有 细的很不赖XD哈哈 也许我喜欢刚刚好就好 事实上我只是想讲线材设设计 有些还是很巧妙 遮蔽多寡包覆材料 各式各样啊希望Y大或版友有更多分享啊!
作者: instill8   2019-09-13 00:05:00
材料会不会也有差?例如早期的线 分辨率比较没那么好!
作者: KopiLuwak (悠久风)   2019-09-13 00:20:00
都是听铜线?有听过银线吗?还有纯度最高的单结晶线呢够粗的银线应该有足够的高频延伸跟低频广度 电阻也低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19-09-13 00:47:00
y大的心得很透澈…尤其是最后一段粗的加细的导体…理论上可以弥补全频道的不足…但实际上…QQcrystal声音是真的很瘦…应该说收得太快听起来瘦…=_=
作者: no1smalleyes (久未放晴的天气 )   2019-09-13 02:19:00
可能我听讯号线还好 从standard以上应该都还可以
作者: a5980810 (bandog)   2019-09-13 09:17:00
作者: apoloo   2019-09-13 09:45:00
作者: m3365789 (demo)   2019-09-13 12:14:00
我的原则就是细且软就够了XD
作者: mssmall (mssmall)   2019-09-13 12:30:00
我只要能弯折进柜子就可以了 (哭...)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19-09-13 13:25:00
可是楼上细软好弯…通常声音也会细又软(诚如y大所说)
作者: tauym209 (屁股冒烟)   2019-09-13 17:47:00
推心得
作者: capri75 (capri)   2019-09-13 19:34:00
推心得
作者: Myt33   2019-09-13 19:39:00
完全可以体会想表达的意思XD,很传神!!
作者: fly02094484 (面粉)   2019-09-14 10:25:00
厉害了
作者: PAULHUANG (很久没有改暱称了)   2019-09-14 11:10:00
电阻哦...频率响应跟__值有关,__值跟介质及隔绝材质及包覆手法有关。以电阻来判断各频段好坏...不好说^^
作者: m3365789 (demo)   2019-09-14 11:14:00
玩过一些耳机线跟讯号线,没感觉有很大的差异,我宁愿都砸在其他设备上
作者: a5980810 (bandog)   2019-09-14 11:15:00
推楼上电路才是影响声音的绝对关键
作者: GLUESTICK (口红胶)   2019-09-14 12:27:00
我觉得是当天台电发电厂决定那天的声音
作者: no1smalleyes (久未放晴的天气 )   2019-09-14 14:50:00
我是觉得有韧性的线身就算细 声音也不会到很软啦
作者: bigheadpro (极凶麒麟)   2019-09-14 17:30:00
关键在震动...阻尼系数...不管什么线身,用一块吸音海绵夹住,就会听到相应的变化。听不到的话...看是要整治系统还是升级系统这种东西很现实,调整不到位,等级不到系统敏感度就不够高,当然音色辨别度就低抱歉,我只是单纯回应yamatai大的软硬坚韧...线材本身还有很多可玩的地方,跟遮蔽不同的是,线材本身在电流通过时的震动,也会受到声波的影响所以当放上吸音海棉时,等于去掉一半的变因我建议初期最好把钱都砸在设备上,但有一些参考线材等到这些参考线材的差异自觉很巨大时,才开始测试线材如果耳力惊人,就当我没说。这些建议是给像我这种耳力不怎么样的人...
作者: PAULHUANG (很久没有改暱称了)   2019-09-15 01:12:00
电流造成线材震动...? 线材需要避震? 我的电子学好像是另一个平行宇宙的
作者: mytedliy (Ted Li)   2019-09-15 01:42:00
电磁学
作者: bigheadpro (极凶麒麟)   2019-09-15 09:21:00
阿灾,人家怎么说,我就怎么听。我非科班出身,垫消音绵也只是我的经验。事实上,有家访过我的烧友应该都曾听到线材下垫不同的材质,带来效果的变化如果觉得在唬烂,我很抱歉,不过这些也都是老烧教我我自己试验过后的心得。跟run线机 run完之后线材会变软一样,要不是刚好有机会AB TEST, 我也觉得满头问号虽然发现run完之后会变软,我还是满头问号就是了~
作者: apoloo   2019-09-15 09:47:00
结论:线材是玄学,要金耳才能分辨,木耳烧友可以省钱。我是换过些许线材,从千百块换到上万,音质听得出有变(部分真的无感),但符合自己口味的不见得是很贵的线材。最花钱就是换线的过程,不符合的又得贱价出售,这样一来一回最烧钱!
作者: Waldner (Waldi)   2019-09-15 13:27:00
@PAULHUANG: 电流当然会造成线材震动,一个线圈上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会施与电流本身一个劳仑兹力,另外同一条线材内一去一回的电流彼此间还有安培力线材内部的应力,随着通过电流的变化,也在变化
作者: eddy13 (eddy)   2019-09-15 18:57:00
灌蜂蜜会不会让声音甜甜的呀?
作者: bigheadpro (极凶麒麟)   2019-09-15 20:22:00
听听看PAD的线材,遮蔽夹层中间有灌油...类似地下水
作者: PAULHUANG (很久没有改暱称了)   2019-09-15 21:07:00
电磁学小弟当然也略懂。您讲这些是基础喇叭震动原理,喇叭是线圈造成磁铁极性变化然后震动,其频率在人耳可听范围,所以喇叭本体制震让声音更好是合理的做法。音响线不是线圈。拿出您的右手,拇指是电流方向,剩下四指是磁力线,然后这个磁力线没有NS极的问题,线怎么会震动。再者,“即便“线震动,那也是还在电子信号,还没震动产生音波之前,制震音响线真是有创意的赚钱手法。会震动的都是线圈,你不会听到高压电缆唧唧叫,听到的是变压器或高压电塔听到的声音,都是类似原理。
作者: Had965408 (是兔子)   2019-09-15 22:36:00
电子在导体中跑,会互相碰撞,也会跟导体内的众粒子碰撞,想起来感觉就会在微观程度上有震动及发热(?小弟我没读什么书,胡乱说说,有错请大神指正
楼主: yamatai (回避性人格障碍症)   2019-09-15 23:19:00
原理都是现象被发现知道 从推测再来实验的音响线到底为什么声音会不一样 说真的目前还是玄学但这现象还是确实存在的
作者: no1smalleyes (久未放晴的天气 )   2019-09-15 23:39:00
线材制震的厂商不少喔 原理应该都有可以参考要回这么长推文 不如回文吧 还能赚赚P币所谓磁力线没有NS极很有趣 高中两长直导线电流相同相反 导线彼此吸引或排斥 这课本上就有吧重点是电流多大 磁场多强会影响彼此然后音响迷在意的这影响对于音响上会不会有差老样子 信的花钱买单 不信的不要碰 纯听音乐省钱先说我上面例子只是简单举例 不是说这就是线材震动原因 要讨论到物理版比较快XD
作者: PAULHUANG (很久没有改暱称了)   2019-09-15 23:51:00
那些制的是外面的震。如果说是处理掉外来的震来让内部导体不要乱摩擦还有点根据。两条线会啦,你喇叭要多大电流才能看到这两条线在那边动^^?再笔下去也只是嗑烂饭而已。买东西前先问自己懂不懂,跟买保险一样,五分钟听不懂他在卖什么就不要买。有钱买爽的买炫富的买心安的那才是真正的玄学,脑吗啡对脑的影响很玄,贫穷限制了我的脑吗啡喷出量呀!
作者: no1smalleyes (久未放晴的天气 )   2019-09-16 00:06:00
我觉得与其说保险 听不懂的也还是听不懂啊XDDDD耳朵买单 木耳就不用花钱最棒了说真的从线材机器甚至录音 都懂得有很多吗?电器所有运作原理 手机元件原理都懂才能买那真是有创意的赚钱手法跟有爽度的花钱手法
作者: Waldner (Waldi)   2019-09-16 00:26:00
说玄学也是玄学,说有根据也是有点根据,有些确实也吹过火,总之就是有烧友的系统在这些细节上经得起盲测,因为差异太明显。你说没听过,那不好意思,帮不了你
作者: bigheadpro (极凶麒麟)   2019-09-16 09:00:00
糟糕...都要听懂才能买的话,看来我只能买漆包线配障板喇叭,讯源用手摇黑胶了~QQ
作者: Cefilos (或许..未必..不过)   2019-09-16 15:13:00
我个人看法是喇叭本身就是频率变化性的负载,声音频段虽然整个被归类在低频,但还是会有传输线效应。线材在制作过程,导体端子的连接材质,线蕊材质粗细,无一不是对阻抗产生变化,搭配的后端喇叭不同,传输线效应也就不同,再加上人耳本身就是个超大型不对称低通滤波器,每个人的分频点还不一样,几阶分音差异也大,所以造就了每个人的听感不同,机器的量测就真的只是给机器耳朵听的,机器耳也就是麦克风可以规格化做量测,人耳完全不同,还得搭配脑神经哩!结论就是木耳幸福啦!金耳朵哭哭
作者: PAULHUANG (很久没有改暱称了)   2019-09-16 15:33:00
终于出现我探讨的推文。另外,人耳比较类似band pass...运气好组合出来器材及耳朵的频率响应加上各自喜好,买的开心听得开心最重要囉…至于是不是要懂才能买,或许工程师的想法些许冒犯到各位,抱歉了先呀!
楼主: yamatai (回避性人格障碍症)   2019-09-16 18:55:00
这跟阻抗一点关系也没有。正常的线都要拉到100米才有明显的差异。何况讯号线处理的都是几千几万欧姆间的传输那个0.几欧姆的阻抗根本没有影响阿至于怀疑是别人耳朵不同的话,那全世界那么多音响迷都被同时催眠了吗? 这是一个未知原理的现象 并不是这些人耳朵跟别人不一样好吗
作者: PAULHUANG (很久没有改暱称了)   2019-09-16 20:44:00
唉唷 电阻(resistance)/阻抗(impedance) 是不一样的东西...最早的__就是填阻抗
作者: bigheadpro (极凶麒麟)   2019-09-16 22:24:00
请问一下,这样对阻抗的变化为何呢?机器在接线的时候,会需要做阻抗匹配都说后级输入阻抗要至少高于前级输出阻抗10倍以上而且越高越好,请问可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我只知道低于这个数字,声音会明显比较无力
作者: PAULHUANG (很久没有改暱称了)   2019-09-16 23:25:00
阻抗大小跟频率有关系, 跟电阻不同. 音响世界的4/8/16欧姆是电阻, 这边指的匹配很单纯只是V=IR的关系而已...你提到的"阻抗匹配"在高速讯号传输线理论中, 会牵扯到反射...声音这种K级的信号就先PASS不谈...照你的方式输出阻抗Ro=10Ri, 由前面公式很简单就可以算出来输出~输入, 反之要是Ro=Ri, 输出就变一半输入
作者: no1smalleyes (久未放晴的天气 )   2019-09-17 01:10:00
这种讨论很好啊!卖音响的也一堆工程师啊!哈
作者: Waldner (Waldi)   2019-09-17 06:09:00
应该倒过来说,一堆正科班且从事电路设计工作的工程师,照样败线材败制震,难不成他们不懂0.几欧姆的阻抗有没有影响?
作者: PAULHUANG (很久没有改暱称了)   2019-09-17 11:02:00
我就是正科班且从事设计的工程师,而且部分还跟声音有关。至少我不是,你可以问问你说的那些工程师他们的理论。如果是电子电机本科系应该可以多少跟你说他们的理论
作者: Waldner (Waldi)   2019-09-17 11:17:00
我也是电子电机本科系,也是物理系啊,以前的公司也有AP我只会说,人耳比想像中灵敏很多,而且对transient非常敏感,频谱分析基本上是 steady state前公司有很多自己 design 的 DA chip/circuit我们有不少 analog designer 本身就烧不要认为我没有拿AP去量过线材唯一能有的结论,是我们对听觉的模型化并不够好,没办法把传统上衡量电路性能的各种数据&图表和听觉有效的连结不要看不起0.几欧姆,瀑布图一定会变化
作者: no1smalleyes (久未放晴的天气 )   2019-09-17 11:33:00
我为什么说可以回文,是因为推文可能为了用字精简,反而会有字词上的误解,能深入点讨论,字词更精准会更能给大家参考、了解。
作者: PAULHUANG (很久没有改暱称了)   2019-09-17 11:56:00
互信交流非常好呀!有拿AP出来就可以量化比较有说服力没错,我比较喜好这样的追根究底^^我还没做过的是在线材震动/固定的变因下面用AP做比较就是了...对了,你拿AP量测的时候,线材末端的端子和焊锡的材料和线长应该是一样的吧?0.x ohm的电阻值在这边的比例就差异很大喔…
作者: Cefilos (或许..未必..不过)   2019-09-17 12:01:00
人耳太敏感了,所以即使是 audio band 都不能忽略阻坑匹配,不然物理材料声学都在玩假的。rf 的理论即使是低频都是适用的,求好就是如此。音频是混合频率,波形看起来更不是纯正 sinewave 所以如上版友所说,暂态响应很重要,扩大机输出阻抗匹配,驱动力大小,阻尼音子,加上传输线匹配最后进到喇叭驱动线圈,整体会影响声音的环节跟本复杂到不行。我工作上也是有碰一些声学相关,虽然谈不上是音响等级,但基本科学原理都是一样的。
作者: Waldner (Waldi)   2019-09-17 12:02:00
没有做非常有系统的研究,因为一开始就发现变因太多了你去拿六位表量电阻,有没有发现探针用力压一点,电阻会小几十个 uohm?
作者: Cefilos (或许..未必..不过)   2019-09-17 12:07:00
对了,喇叭常标示的 4欧姆 8欧姆都不是直流电阻喔!那是交流等效而已,是跟频率高度相关,1k 2k 的音频也会呈现不同的阻抗变化,所以即使同一个乐器声音,不同喇叭播出的主频,泛音谐波都不一样,为何才说阻抗匹配是很复杂的工作,因为你的耳朵最后也是进来系统匹配的一环
作者: PAULHUANG (很久没有改暱称了)   2019-09-17 12:21:00
4/8 ohm这个确实我不是这么精确, 是的...所以喇叭标示都是min rms...不同频率会有不同阻抗 - 我印象是以1KHz的waveform来抓最大输出瓦数 有误请指正
作者: Waldner (Waldi)   2019-09-17 13:35:00
OP amp 的输入阻抗是频率的函数,虽然在音频范围内大概可以当成常数啦 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