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线也玩了这么多年了,归纳一下我学到的事情。首先,影响线材最大的,是他有多硬。
线越硬,声音就越硬。影响线的软硬主要有几个层面,以下都先默认是铜线来谈,以免有
一些例外状况。
第一就是导体粗细。第二是包覆导体的介质,通常是塑胶。第三是在塑胶之间塞的东西,
比较常见的是棉。有些发烧线会灌沙,听起来就沙沙的。有些灌油,听起来就很厚很慢。
每一条芯的粗细变化在很多条集合起来的一股后,软硬度就会差异非常的大。为什么小黑
线大多声音很软很糊,主要就是因为芯大多非常的细,而且每一股的数量都很小。然后包
覆每一股的塑胶也都是软的,然后在每一股之间塞满了棉线。最后再包覆一层黑色的塑胶
。
因为他们设计的目的主要就是好弯好使用,所以小黑线大多喜欢做软。那有没有比较硬的
小黑线? 有。其实小黑线一拿起来就知道声音挺不挺了,只要棉线少,黑色塑胶层比较硬
,这种小黑线声音通常音响迷都会喜欢,属于比较中性的。
玩了很多录音室线材,大体上也是循着这种规则在走。你把线拿起来折折看就大致上知道
他的硬度怎样。录音室线通常不玩很奇怪的编织跟披覆,所以很好预测。
一般来说细多芯线高频延伸会好很多,这大家都知道。但细多芯线如果要有低频的话,他
的截面积要大,他本身太软所以声音会很软很糊。这个规则在 canare 4S6~4S12上面就很
明显。他每一条导体都非常非常细,所以高频很好,光泽感非常棒。但是稍微比较糊,越
粗就越糊。所以有些发烧线就会去编织,或者不要塞棉,或者用比较硬的塑胶包覆,声音
就可以比较挺。
Mogami 的每一条芯通常会做粗一点点,但还是归在多芯线范畴里面。所以他的高频跟光
泽感就没 canare 那么好,但通常他的中频跟低频会比较挺。
再来谈每一条芯越细他的声音瞬态声音会比较自然。每一条芯越粗声音会收越快,越不自
然。因为现在的数位讯源很多韵味都不太够,但空间感定位能力动态都很好,所以很多人
喜欢用粗芯的线来玩,因为他声音硬才爆得起来,听起来也有定位解析比较好的错觉。但
是用多了,拨慢歌就会完全没感情,因为喉韵共鸣没了。圆滑的转音变硬的话,声音就没
表情了。
看到这里你说会,那还不简单,那我在一股里面放细芯也放粗芯不就好了,这样不就有高
频也有低频了,声音又软又硬了。很遗憾的,这世界从来就不是这么简单的。我的经验,
多种不同粗细的芯一起放在同一股里面,声音很脏。很多人觉得这叫厚声,我个人认为这
叫失去了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