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真空管的 三极管 双三极管 (含碎碎念)

楼主: Dopin (ats.twbbs.org)   2019-05-28 21:42:19
最近有几位网兄陆续写信问到所谓某某机型 是否为平衡真空管放大 其实我
也没有把机器拆来看 但基本上还是有个大概可以理解
真空管通常做工都比较简单 往往复杂的真空管机 大多复杂的线路都在稳压
处跟输出端负回授 但大厂才比较有可能这样搞 一般 DIY 走的还是经典路
线 线路简单之外 用的也多是成熟的老线路
跟日新月异的积体电路相比 真空管线路没什么变化 一般你看到啥烧友改线
或是号称新技术啥的线路 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基本上在 1960 年代大概都有
只是当时资讯不发达 也没有网络分享这种东西 那时候会爆炸的线路天天有
人恶搞 反正也没啥游乐 有的人就整天在搞这种东西 可惜人的智慧有限 能
搞些惊天动地的线路 大概也就那几个人 ...
回到正题 先来讲解一下真空管吧 真空管基本上就是电压放大 但真空管跟
电晶体 (如 2N5551) 不太一样的地方是 他的接法很自由 一般三极管 大多
以 a g k (五极管或复合管会加上如 s b 等) 有兴趣的朋友 可以自行参考
维基的真空管 (google '真空管 wiki')
先撇开五极管与复合管 三极管基本上就三只脚 再加上灯丝与接地 一般所
谓的小 9 pin (5687 6DJ8 7381 12AU7 这类 (足繁不及备载)) 几乎全部都
是双三极管 (少数特用管除外) (a g k) x2 加上 h+ (灯丝电压 共用) h0
(接地 共用) 所以基本上一个小 9 pin 可以视为两个 channel 没有问题
问题来了 其实真空管的接法不似晶体 他是可以乱接的 XD 一般所谓的阴极
随藕接法 (cathode follower) 跟 共阴极接法 (common cathode) 诉求与
放大倍数就差很多 当然 接法也不同 另外还有种 GG 接法 (grounded grid)
(非 SRPP 接法) 这是相当优秀的现代真空管线路 (2000 年释出) 真空管
的线性几乎从 12Hz 一直到 280Khz (你没看错 是 Khz) (前题是你有只很
棒的真空管 XD)
但这方法有个致命缺点 就是需要两组真空管单元 来让他自体缓冲自体放大
(如果你不想 当然也可 :p 接上单三极管即可 :p) 但一般上实作 还是双三
极管一只解决一个声道 就是经三极管一端做一次缓冲(阻抗匹配)再绕回自
己的另一端做功率放大 这样的缺点就是 你的真空管负载两边是 "不一样"
的 这对真空管寿命有一定影响 (还不论及一些加灯丝屏极电压的邪道作法)
所以我不使用这个线路 因为就算用单三极管 要嘛四只管子 (两小两大 这
仅为前级 如果加后级需要六只(以上)) 如果用于前级 自体缓冲放大 只需
要两只管子 (缺点如前述) 以上讨论 仅限一般的 RCA 如果是用于 XLR 想
成两倍就是了 简易的真空管能做的 就只有差动放大 原本 RCA 的 L R 可
以出两组 channel 但 XLR 就是 L R 变成一组 channel 所以你需要另一
组放大来做 (差动放大)
以最简单的 A 类真空管综扩来思考 一支 三极管做缓冲(或放大) (通常是
小 9 pin) 两支 大三(五)极管 两支 做功率级放大 (常见的如 6L6 KT88
300B 等) 这种架构下的平衡 需要两组 + - 放大 也就是需要六只管子 于
是乎如果是这种线路 你看到不满 6 支的 "绝对不会是" 平衡架构 何况这
还是最简单的架构下 (抖)
再来就是把巴哈的复制贴上 (呃) 缓冲是个很有趣的东西 一般人以为反正
我只要 DAC -> 后级 就够了 反正现在 DAC 电平很大 后级也很大声 声音
音量一定够 这 是对的 但是 DAC 输出阻抗偏低 (通常小于 100) 后级输
入阻抗偏大 (一般标规大多是 47K) 光进去就会掉一堆东西 如果没有前级
(我是指做好的前级 有 输入级 缓冲级 驱动级 输出级) 声音往往会变的
很怪 而且会因为音乐而觉得有的表现不错 有的就是怪怪 ...
真空管机的作工 假如有一个理想的真空管机 令其没有任何缺点 但是真空
管的 内阻 阻抗 屏抗 放大线性 灯丝稳定度 屏极/栅级 做工不佳 (电子
不是直直跑会乱飘) ... etc 都会对声音造成极大的影响 一般说来你看真
空管的线性反应曲线最稳 但请注意 这个只是 "示意图" 尤其是你所看到
的古老量测 通通很漂漂 ... 但真实的状况是 要不是当时的量测做的太烂
就是你拿到的不是样品 XD 实际上真空管的量测值差到无敌大 就跟他的品
质变化无敌大一样 Orz 只是好的真空管机 他的限界是 300+ (但你的驾驶
员搞不好只有 90 - -) 差的真空管机 搞不好限界只有 20- (机战梗)
至 194x 近 1950 年代前后 量测仪器越来越发达 检验项目也越来越精细
许多真空管被检验出品质不佳 而从军事用途被打回商业用途 到了晶体时
代 (196x - 197x) 后 生产出的商用真空管被标上了烂货的大帽子 (就像
某感冒药标称不含阿斯匹灵一样 <阿斯匹灵用于心血管疾病是很重要的用
药 而且德国拜尔的品质最好 (喂)>) 一堆被推崇得老管往往因特性显著
但好不好听 听了才知道 同样是同品牌同批号的老管 声音就是天差地远
往往后来的 (197x 年以后生产的真空管 不含 199x 之后生产的无铅制程)
品质较为均化 (自动化产线 / 较好的量测) 大概就等同赛马种马配种的
概念 (新管大略是 底力 C 安定 A 老管大概是底力 B 安定 E 呃请自行
代换底力变成品质 安定变成好坏声)
然后 碎碎念还是该来点总结 ...
1. 管机的工作电压 不一定是让管子发挥实力的电压
2. 被动元件会消弱声音的细节 尤其是越简单的线(电)路 均化的能力越
差 越需要极好的 挑料 与 施工品管
3. 阴极随偶电路 非常无敌简单 因为简单 所以每个料件的好坏 影响更
为巨大 (比方说变压器 ... 贵 <抖>)
而且这是个重细节(理想上)而不是大声的线路 (被打)
4. 电路设计包含 良好的接地 或 不接地共地 的理念与设计
作者: sifun (米虫)   2019-05-28 22:15:00
推推 其实真的想学的自己会去看基本电学 跟电路图只是想知道大概然后脑补 没实做的 说在多也没啥用
作者: Algg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2019-05-28 23:15:00
实作的豆饼最对味XD
作者: no1smalleyes (久未放晴的天气 )   2019-05-28 23:41:00
看不懂也要推 (误
作者: yenchieh1102 (香蕉史塔克)   2019-05-29 14:28:00
实作的豆饼xDDD
楼主: Dopin (ats.twbbs.org)   2019-05-29 17:35:00
我是想说差动平衡综扩 最好三只管子可以解决 (死) 大陆(甚至全世界) 都有这种三只管子然后号称全平衡的管机 ... /.\
作者: Daedolon (Daedolon)   2019-05-29 17:49:00
看不懂路过推XD
作者: Tosca (hi)   2019-05-29 18:18:00
我一直纳闷会不会有管子装上去装饰 实际上内部是晶体推动..
楼主: Dopin (ats.twbbs.org)   2019-05-30 07:56:00
管子加 LED 灯的一大堆 所以真的晶体积体出声灯泡只是亮亮我觉得搞不好可能 :p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