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ayner (台大摄影社20联展)》之铭言:
: 后来Sony蓝光机搭配电供后可以脱胎换骨这件事,
: 已经被新天新地的一群玩家玩到一个极致了。
: 受到高品质交换式电供的启发,
: 就想要有一天也来帮DAC3换个电供看看。
[恕删]
我个人是这样猜:
数位输出的目的就是要得到最完美的方波,所以slew rate(或说暂
态)追求无限大、再回过来追求噪声极小化 应该是唯一解。这是非
常纯粹科学性能的要求,音响厂商在此块领域极可能永远追不上科
学性能的进步,所以任何蓝光转盘的进步、CAT的进步......都可能
会远胜过音响厂商的产品。
但是类比输出就是另一种故事了。如同 Dayner的发现,DAC厂商的
电供常常给得太小气,自行改电供就可以得到巨幅提升是很正常的
一件事。但是提升到一定程度,我个人是发现真的有些 KNOW HOW
是科学性能难以解释的、甚至很可能是国家级机密而非普遍科学知
识。
以我现在使用的 Audiomat dac来说,从最便宜(也蛮贵的,18万
的样子?)到最贵的 maestro 3 reference(45万),dac芯片
与主机板简直完全一样!都是性能普通的 ak4495....而价位差距
那么大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供电。把 maestro 3 reference 的变压
器型号 GOOGLE结果真的会吓死,简直像军事机密一样,真不知道
是从那里生出来的......?
所以就算整套只要‘三万元’的便宜系统,数位播放一定就是越先
进的电供狂胜任何音响产品,而且可以完整沿用到三十万的系统、
两百万的系统....通通适用毫无问题。例如我个人坚持超大瓦数的
交换式电源,音响系统越昂贵,越彰显超大瓦数交换式电源是正确
的声音无误。
但是 DAC就不一定了!当我整套音响在三十万元左右以下时,先进
的超大瓦数交换式电源与最先进的 DAC芯片是走向正确的声音无误
。然而随着音响系统的等级往上提升,DAC 的科学天限就浮显出来
,DAC 芯片的性能不再决定一切,最先进的交换式电源也开始失效
...........
最后只好乖乖投降,花钱找音响厂制商品。找到maestro 3 reference
后,拆开来研究,才发现有些东西真的不是单纯追求科学性能可以
理解的了。
因此建议发烧友:数位播放可以无限制追求最先进的科技,DAC 则
比较接近传统音响产品,在某个界线之上就得投靠音响厂商了。
(END)
作者: Faymotee 2018-11-09 12:04:00
头推
作者: mitig2188 (made in taiwan is good) 2018-11-09 13:55:00
大神啊~~ 推一个
作者:
AllForUs (All For Us)
2018-11-09 14:36:00大瓦数 交换电源的好处是什么?
作者:
Dayner (台大摄影社20联展)
2018-11-09 19:14:00推!帮回All大...这东西不容易讲明白,建议自己去新天新地走一走一趟,喜欢的人都拔不掉。
作者:
AllForUs (All For Us)
2018-11-09 19:18:00有机会 我带大电流 线性电源比比看好了
作者:
Dayner (台大摄影社20联展)
2018-11-09 19:19:00多年前有读过psycho教授在myhiend的文章,当时还不以为意。后来多逛新天新地以后,才发现。psycho的音响观念不可思议的先进,应该领先当今主流观念10年以上。
个人感想是音响观念与美学标准的养成是跟平时聆听的音乐(类型 厂牌 录音)息息相关的 若不熟悉新天新地的音乐的话 未必会对赛可的想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