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很少公开谈黑胶系统的调整,一方面自己资历实在太浅,自认还没有那个资格:另
一方面,黑胶系统的调整其实是很私人的事,任何一个人的经验法则无法完全套用在另一
个人身上。真正要功力大进,我认为把基础理论搞懂后,终究得靠自己本身对声音的认知
、品味以及努力的调整才行,纸上谈兵用处并不大。
10多年前还在当兵时,曾在一间二手书店领略到类比的温润美声,而那只是从一部Linn
Basik透过英国Ruark扬声器这样的入门组合传出,从这个时期,我开始陆续蒐集了一些
黑胶唱片(尽管还没有唱盘可以拨放)。
但真正被类比系统的美声给震撼,已经要到几年后,我在不到一个月内连续拜访了两位黑
胶大老,在这两大毒窟被狠狠重击:原来,黑胶唱片不只有美声,那种跃然纸上的生动,
把我的聆听视野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于是,我中毒了,整整失魂落魄了好几天...
。受到这么大的冲击,很快的,2010年7月,我正式建构了一组堪听的黑胶系统,也顺便
当作是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黑胶系统建构之初,唱片一张接着一张买,每晚一张接着一张听,一切是那么美好,我也
很庆幸我很早就花时间去钻研唱片版位,因此初哥时期并没有花太多冤枉钱买到一些开价
过高的唱片。蜜月期这段时间,黑胶的一切都是好的,CD唱机枯坐冷板凳...,直到激情
过后,才逐渐去思考如何看待数位和类比在我的音响系统中共存的议题。
在前几篇文中有提到,我其实对于source是抱持比较开放的态度,并不强求类比一定会强
压过数位,抑或反之,因为变因实在太多,最后会发现,孰优孰劣还是得case by case,
不可能概括而论;我现在的态度是:欣赏类比及数位双方各自的优点、包容双方各自的缺
点,双方都是我无法割舍的音乐重播载具,让它们互补并和平相处。
如果只听黑胶,那么钢琴家Brendel在90年代之后才羽化成仙、迈入一代大师等级的艺术
境界我就领略不到了。
如果只听黑胶,那么我最喜欢的钢琴大师Richter,一堆新出土的录音只好干瞪眼-我手边
超过300张Richter的CD,算一下有发行黑胶的所占比例并不高。
如果只听黑胶,有些唱片已是天价,根本没机会亲炙,但CD却可能很便宜。
如果只听CD,那我对于小提琴家Milstein的印象恐怕只有差劲。
如果只听CD,我只能眼巴巴的盼望那类比时代一些被遗忘的录音何时能出土? (例如
Gavrilov最早期和Lazarev及莫斯科爱乐合作的拉赫曼尼诺夫第三号钢琴协奏曲,这可是
神级的绝品演奏)
如果只听CD,有些唱片已经是天价,根本没机会亲炙,但黑胶却可能很便宜。
但如果一定要问我两者在我心中的分量,也许是加了情感面,我仍会偏向黑胶一点点,
以100%来算的话,大概是52:48这样的比例吧!
可能是视觉上直接看到针尖在沟槽中读取、抑或着迷于偌大美丽的唱片封套及老唱片的凸
字印刷,也可能在播放时会去想到调整的过程,汗水有加分...等种种感性成分,应该这
么说吧:
我曾经听过很棒的CD系统(很抱歉,数位流系统我接触太少,尚未听过很棒的),也曾经听
过很棒的黑胶系统,可是,就只有黑胶系统在聆听过程中的那种感动,会让我不禁赞叹:
“生命就是该尽情挥霍在这些美好的事物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