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周前特地跑去老田那边向他请益系统的调整,也带了一条3.5回家。
power 3.5 几乎不眠不休的Run了一个礼拜,
发现就如老田所说一般,我系统中的线材,各自有自己的特色,但缺点就是都太有特色了
导致互相影响,彼此拖累。
于是乎,把所有线材砍掉重练的想法,油然而生。
但也担心这样搞,会不会旧事重演。
再加上之前听过朋友家中的数位流系统,
老实说除了特色不同,好好调整也不会比同价位的CDP系统难听,甚至有越级打怪的优点。
想一想,干脆在讯源这边下重手,或许会简单点。
而后端的喇叭线,则更换为老田的亚伯拉罕,
希望能够取其中性的特点,把前端的问题都反映出来。
虽然是上周才到货,但我足足run了近百小时,应该可以摸到大概的特性了。
我只能说,u-audio上的评论虽然有美化之嫌,但优点都有说到。
至于音场,我还在观察中,
目前宽度仅止于喇叭两边约30cm处,深度约1.5m左右,还不到过街的地步。
之前充满实验性质的添购的 PS audio nuwave dac 3,
电源喂的就是power 3.5,usb线则是星光七...
因为USB线较晚到货的关系,只好夜不关机的run线...
好在是run usb线,开电脑跟DAC就好...
不然以我纯A类100W*2 的后级,电费应该会很可观。
讯源是mac mini, 播放软件是amarra harmony
为了比较方便,所以我选了几张我常听的CD,购买itunes上这些CD的数位档案。
今天晚上泡杯茶,好好坐下来比较一下CDP跟数位流系统...
好,先说结论。
越级打怪成功!
我的CDP,再怎么样都是当年cary的铭机,而且之前才刚换过雷射头,应无老化问题。
但跟这套含线材跟软件不到十万的数位流讯源相比之下,
定位、深度、形体,都较为不足。
不过情感跟韵味,还是CDP略略略...胜一筹。
考虑播放的方便性与媒体来源的多样性,对我来说,总分真的较高...
然后,mac mini接到投影机,这套讯源当场就变2.0剧院系统了...
所以我今晚又欲罢不能的连比三场演唱会,分别是万芳、伍佰、Adele...
说实话,比我接到1030上,设定为2.0播放,再bypass给一样的后端,更是海放。
声音的密度、形体感、还有活生感,NWD都远远超过综扩系统。
这一次算是运气很好,弄了一种新讯源,居然可以让我没什么想再调整的地方,
只希望线材再熟成一点,表现可以更好。
写了半天,其实只是想鼓励大家,数位流其实是很简单而好入门的系统,
特别是在预算上有限制的同好,真的可以考虑往数位流迈进,
在网络上会看到很多资深玩家对数位流存疑,甚至认为现阶段还是比不过CD系统
我个人的解读是,或许这些前辈的前端都太过高端..数位流的发展还没有追上...
对一般预算有限的同好来说,
系统不贵,连数位档案都比实体CD便宜...
何况越级打怪成功的人这么多,真的值得大家之后列入升级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