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 T 兄的文章 看到风景一说觉得心有戚戚焉 不过因为有人传讯给我
以为我完全认同他的文章 其实也不能说不认同 只是我觉得音响本来每
人的经历想法都不一样 想法也自然不同 不过今天有人特别问了 我想也
只好澄清一下 ...
我所谓的细节 其实包括一堆被细分的名词 动态 微动态 水份 厚度 泛音
谐波 ... 一大堆 举例来说 我跟 justagame 去听 192 时 插耳机孔他非
常不喜欢 但直出给 HD800 (没错 就是直接接后面) 他觉得就还可以 所
以我不会用音响去评 DAC 因为根本就不准 (被吃掉(太多)细节了) 请注
意 这细节单位是每个声音权重都一样 而非大小声加权不同
一般扩大机会吃掉多少细节 是很难想像的 假如以音乐出来的每一个声音
为单位 A 单位声音大 B 单位声音极小 一般机器 理论上是听不到 B 的
再加上耳朵有遮(蔽)罩效应 (Masking Effect) 其实我们能听到的非主线
声音 是比真实可以发出来的 少很多 是故 很多音响就是玩这套 加强主
线 弱化副线 或是互调失真给你很大 让你觉得声音 "非常丰富"
一般的音响乃至耳机也是 甚至直接讲白了 一般的 DAC 根本类比端就开始
消耗了 LPF I/V 线路就吃掉不少 然后出来再接所谓的连接线 进入扩大机
最后到喇叭 每一关都会失去一些东西甚至多加一些东西 最后你听到的就
是 "那种声音" 不管这声音是好是坏 那就是系统最后的结果 所以每个人
所认知的 100% 细节 是他对这声音的 "理想认知" 或说他曾经听过 "最好
的声音" 或是他 "想像中的该有的声音" 该是 "怎样的声音" 很可惜的 这
种认知 每人都不一样 也不是听过好系统就一定知道怎样声音是对的 毕竟
人耳结构不同 听到的声音也不一样 或是说 聆听重点不同
再来讲到交响乐团 这光是 乐手的乐器的品质好坏 你坐在那个位置 听起来
都会有很大的不同 我倒是没有认为听现场演奏就一定会糊会不 "太" 清楚
不过的确以交响乐团来说 放在机器旁录总是比你坐在后面听起来 以 "乐器
单位" 来说 是会清楚些 但是最后整体怎样 又得看你的重播系统是怎样的
配置 怎样的调整重点
我在柏林跟维也纳 或布达佩斯等 都听过他们现场 有次我听维也纳新年音
乐会 因为靠关系才可以进去 所以位置很差 维也纳现场的我坐的位置有点
惨 在最后面靠墙边 那边我除了轰声以外大概没有其他的想法 就感觉乐团
技术很赞 (你如果听过市交 再去听这种等级的乐团 那种实力之差 是显而
易见的 (谜之音 : 你就说某乐团根本连一首歌都拉的哩哩浪浪就好咩) 然
后虽然我不知道在维也纳在拉啥吹啥打啥 (喂 !!!!!) 那次的游骑兵 我觉
得根本就 OOXX 但这绝对不是代表这音乐就不好听 只是聆听地点 ... (死)
我觉得音响最大的功劳就是不管你有没有抢到好位置 你都可以听到一个水
准以上的声音 (假设你的音响不错 你也满足于他的声音) 听演奏会的难度
越来越高 尤其在台湾这种弹丸之地 音乐团体本来就比人家少 以前没啥娱
乐时 听音乐会看歌剧戏曲类是不错的享受 高阶的有高阶的乐团 民众也有
民俗或是大众乐团 但现在乐团要维持 本身都有不少问题得面对 得解决
只能说 我们如果多买张 CD 或多听个现场 也许 就可以让他多活一点 这
对每个音乐表演者都一样 不管他是流行乐 或是古典乐 或是其他任何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