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分享Hi-Fi资料

楼主: paytonyu (不拉甲的鱼)   2014-09-26 16:56:46
Hi-Fi为英文High-Fidelity缩写,与原来的声音高度相似的重放声音。
指声频录音及放音系统或设备具如实反映声音信号本来面貌的能力,
及设备对声音信号进行特定修饰、加工处理和声场再现时声像位置及其移动的逼真程度。
评价一个音响系统或设备是否符合高保真,一般应采用主观听音评价和客观指标测试
结合的方式进行,以客观测试指标为依据。因为采用仪器测试设备的性能指标
,得到很直观可供参考比较的定量结果。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音响设备各种失真机制的进一步认识,
传统的“静态”测试方法和频响、失真度、信噪比三大考核指标已不足以
全面反映设备的音质,有时会出现测试指标与听音评价不一致的情况。
如现代电晶体功效频响已可达(0一100)kHz以上,失真度也可达0.01%以下,
音质已相当好,但与频响约30Hz一18kHz,失真度1%左右的电子管功放相比,
许多人还是认为电子管功放的音质比电晶体功放好。
而专业人员通过听音评价就能直接对设备的音质作出比较切合实际的定性判断。
听音评价音响发烧友通过自己耳朵判断器材是否达到心目中的Hi-Fi。
判别重放声音高保真程度的高低,不仅需要有性能优良的器材和软件,
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听音环境。
因此如何正确衡量音响器材的Hi-Fi程度,还存在着客观测试和主观评价的差别,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忠实还原,真实地再现最纯正的音乐情感。
结构形式
Hi-Fi音响系统从结构上可分为一体式、套装式及组合式。
一体式的音响系统是将各种功能的器材和扬声器组装在一个主机壳内,
此类机器一般为低档普及型机器。套装式音响系统是由生产商设计,
将各种器材单搭配成套,各个单元之间可以拆开。
音响组合则是根据个人的爱好选择各种型号的器材,进行自由组合。
组成
音响系统主要由听觉系统(人的耳朵)、硬件系统(器材)、软件系统(信号源)
及听音环境组成。
音源是指将音源软件中的磁信号或数位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器材,主要包括DVD、
S-VCD、VCD、CD、调谐器、调音台等。常用的AV音源以通用蓝光播放机为主,
而HIFI音源依然是SACD播放机和CD播放机,不同档次的音源也会对音质产生影响。
对转盘机音源而言,稳定、抗震动的机械模组、最短信号路径、
数位滤波器与高品质部件都是发出优质音源的保证。
扩大机
主要是将音源器材输入的较微弱信号进行放大后产生足够大的电流去推动扬声器
进行声音的重放。
音箱
是一套音响器材的喉舌,音源软件最终的声音依靠音箱来表现,音响器材重放声
优劣完全靠音箱去表达,因此音箱在音响器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技术指标
音响系统主要技术指标有:频率回应、信噪比、动态范围、失真度、瞬态回应、
身历声平衡度。
频率回应:音响设备重放时的频率范围以及信号幅度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幅频特性)。
幅度的单位元是dB,频率的单位是Hz。音响系统的频率回应至少达到32-18000Hz,
在此频率范围内信号幅度变化应小于2dB。
信噪比:在同一参考点有用信号、与噪音的比值的对数。在音箱输入点信噪比70dB,
人耳距音箱一米噪音几乎不可闻,Hi-Fi系统一般达到110dB以上。
动态范围:音响设备重放时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与静态时系统噪音输出功率之比的对数。
Hi-Fi系统一般达到100dB以上。
失真度:音响设备重放时,音源信号的失真程度。有谐波失真、交调失真、瞬态失真。
Hi-Fi系统谐波失真一般小于1%。
身历声分离度:左右两声道的分离度。反映左右两声道的串扰程度。
身历声平衡度:左右两声道的信号增益之差。
瞬态(Transient)
指乐曲(特别是打击乐)中那些短暂而有爆发性的声音,
通常这些声音是难于准确重放出来。
表示在两相邻稳定状态之间变化的物理量或物理现象,
其变化时间小于所关注的时间尺度。
信噪比、身历声分离度、身历声平衡度是人耳可以判别的,
其他指标通过多系统比较作出对比
技术参数
一般说来,Hi-Fi 与Hi-end在常规的客观技术参数上,都有着优秀的指标。
但如果以这些常规的技术参数高低来区分Hi-Fi 与Hi-end,就难免失之偏谬。
常规的技术参数是衡量音响器材优劣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优秀的技术参数不管是对Hi-Fi 还是对Hi-end都是必不可少。
可是人们的听觉对技术参数的敏感程度是有限的。比如千分之几的失真度差异
或是零点几个分贝的不平衡度差异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难于察觉的。
但是不管是音响器材的设计制造者还是焊机派的发烧友,都有这样的体会
就是常规技术参数之外的一些技术参数或是技术特性对器材的音色、音质
有一定的影响。比如,负反馈的引入方式,负反馈深度的选择,就会对音色、
音质有较大的影响,
音响器材处理的是一个较宽带带多频率成分及信号幅度变化很大的信号
制造工艺和选材
影响器材素质的因素是很多的。除了电路设计外,
制造工艺和材料的选取也很关键,这一点可以说是Hi-Fi 与Hi-end的差别之一。
一般说来,Hi-Fi 器材需求量较大,
生产过程中制造工艺的设计往往尽可能简单以降低成本。
元器件的选取也尽可能选用性能价格比较高的品种。
而Hi-end的器材就不同了,因为Hi-end的市场远比Hi-Fi小,
而且如果器材的素质不够,使用者也不会认为它是Hi-end级的器材。
所以Hi-end级器材对制造工艺极为重视,往往对一根导线,
一个焊点的位置都极为注重。所用的原件则尽可能地选用一些名牌的优质品。
在一些音响刊物上看到形容Hi-end器材的词语及元器件时用“猛料用尽
说起外观时用“形象威猛,谈及工艺时用“精美绝伦”。
这些词语确是当前一些Hi-end器材的客观特点,不过对于使用者来说,
他的追求往往更注重Hi-end器材的音乐表现力,也就是说在追逐Hi-end 器材时
更注重的是其音“质”。
演奏者及演唱者的表情、各种乐器的形状位置都能清晰分辨,使您面对音响,
就像面对音乐家一样,作心灵的交流,令您感动不已。
音响器材究竟要拥有哪些要素,才能符合这么苛刻的要求呢
要项:
音质与音色
就算是同样类型的乐器,也都会有不同的声音表现,最重要的部分就在于音质的不同。
音响器材的音质也会因为内部用料和设计师调音口味的不同,而有差异。
当然高贵的音质和音色在一般乐器上是很难出现的,
同样也很难出现在低价的音响系统上。廉价的音响要注意的是能否正确表达出录音软件
中不同乐器的差别,倘若播放史坦威钢琴的录音听起来和廉价钢琴没有
任何区别,那就没有办法细细体会优异录音了。
频段量感
一般人耳朵能听到的频率大约从20Hz-20KHz,这是相当宽阔的一个范围,
音响器材要尽量能发出这段完整的频率范围的声音,所表现的效果才会更好。
通常较难表现的是高低两端的部分,尤其是在较低的低频部分,
由于人耳对这些频率部分相对的不敏感,它们需要有较强的能量,
而较强的能量需要的功率也很大,不是极高等级的器材很难真正完美地
将它们再现出来。所谓高、中、低频段的能力分布,
就是指在器材所能发出的频率范围内,各频段量的多与少。
有些器材高频段较多,有些低频感强一些,也有些中频段的人声特别饱满,
但高低两段的量就不是那么多了。各频段量感的多寡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重要的是整体搭配之后要取得平衡,不要有哪一个频段特别突出,这样就不耐听了。
至于各频段的控制力,则表示“质”的好坏,完美的低频控制力相对比较难得到,
许多器材的低频量感或许很多,但控制力不佳,这种低频乍一听起来很“软
但由于缺乏收放自如的控制力,会显得不结实,不饱满 ,没有十足的弹性,
溢的满空间都是,听的时间一长就会反胃了,
当然越好的音响,在各频段的控制力都会越好,往往有不过不失的表现。
音场表现
音场的表现很重要,可以说是现场再现的首要条件,所谓音场,
就是两只喇叭所发出的声音能够凝集成形的范围,
通常如果两只喇叭的摆位恰当(包括与后墙及侧墙的距离,
喇叭的高度及向内倾侧的角度等)一个具体成型的音场就会浮现出来
甚至可以“看到”,在喇叭的后方各个发声乐器及人声的大小,位置及形状
如果喇叭没有调整到聆听空间中的最佳位置,那么您只能听到声音而已,
不能够有“透视”立体音场的乐趣,自然更别提“现场重现”的境界了。
以合唱团的演唱为例,不能仅听到是一片人声,
还要能分出前后排演员彼此之间的高低与远近,也就是通常讲的“层次”。
有“高段位”的发烧友将超级音响极品精心调整摆位元后,
能“数出”优质合唱录音中的“人头”多少。
通常音场的大小形状会因为不同的录音而有差异,
在播放某些特别以音场深阔惊人的软件时,也会有音场比实际空间还要
再大一些的感觉。另外完整的音场并不只是能见到各个发声而已,
音场表现的概念,几乎包含了发烧友常挂在口的“定位”“层次”“深度和宽度”
“空间感”“残响”等词汇。
透明度与分析力
当您的音响系统已经可以有一个音场具体成型的时候,首先恭喜您已经跨出了
接近关于 Hi-Fi 的一大步,接下来必须努力的就是提高场内的透明度与分析力。
什么是透明度?
有一个很好的比喻可以说明问题,就像隔着玻璃看窗外的景物,
如果玻璃很脏就会降低我们的视觉效果,我们期待的是当然玻璃越干净越好,
甚至最好没有玻璃,这样我们才能一览无遗,同样的音响系统的透明度越好,
听者也就越容易投入到音乐之中,不会有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朦胧感。
至于分析力?就视觉而言,就像一个解析力强大的镜头,
可以拍摄出比人眼所见到的还要清晰的照片,
甚至可以再现皮肤的色素沉淀和毛孔的大小,对于音响器材来讲,同样如此,
好的分析力能将乐曲中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细节描绘的很真切。
即使一大片弦乐齐奏时有一张乐谱轻轻落地,你也能听见!
结像力与形体感
光是能“看到”音场内各发声乐器的大小、位置及形状仍是不够的,
还要更进一步要求发声体的形体要凝聚,同时发声体也不应该有单薄的感觉,
而应该是有相应的厚度,就像一个女高音站在您面前,或是一把高大直立的大提琴,
他们在音场中的重现如果只是扁扁的一片,那就没有结像力与形体感了!
乐器和人声比率
各个发声乐器和人声彼此之间有适当准确的大小比例,不能有打鼓一敲就占满
整个音场的情形,也不能有小提琴比钢琴还大的情况发生;
有些音响器材播人声天碟时,独唱者的口型比例失调,
嘴巴大的听起来可以把整个乐队吞下去,这样的音响,即使其余方面表现再好,
也没有可能让听者产生如临现场的感觉
整体平衡性
如果一套音响系统,以上各项表现都相当不错,但综合起来却给人不和谐的感觉,
就好像乐队中的每个乐手都只顾表现自己,不管他人,那么结果一定是不忍卒听的。
一套音响系统的整体平衡性是否优异是相当简单的,
只要它能够让你长时间的一听再听,不但没有不耐烦,反而让你不舍得关机离去,
那就对了!当然,这也表示它有很好的“音乐味”,也就是说,
这样的器材和音乐浑然天成,彻彻底底是为音乐定造。
声学概念
音域
乐器或人声所能达到最高音与最低音之间的范围。
音色
又称音品,声音的基本属性之一,比如二胡、琵琶就是不同的音色。
音染
音乐自然中性的对立面,即声音染上了节目本身没有的一些特性,
例如对着一个罐子讲话得到的那种声音就是典型的音染。
音染表明重放的信号中多出了(或者是减少了)某些成分,
齿音
声音从牙齿出来时摩擦发生的声音 ,齿音是唱歌说话都有的,
但流行歌曲录音齿音严重跟演唱方法和使用效果器进行后期的制作有很大关系。
失真
设备的输出不能完全复现其输入,产生了波形的畸变或者信号成分的增减。
动态
允许记录最大资讯与最小资讯的比值
瞬态回应
器材对音乐中突发信号的跟随能力。瞬态回应好的器材应当是信号一来就立即回应,
信号一停就嘎然而止,决不拖泥带水。(典型乐器:钢琴)
频率回应
频率所对应的灵敏度数值就是频率回应,绘制成图像就是频率响应曲线,
人类听觉所能达到的范围大约在20Hz-20000Hz,成熟的耳机工艺都已达到了这种要求。
灵敏度
指向耳机输入1毫瓦的功率时耳机所能发出的声压级(声压的单位是分贝,声压越大音量
越大),所以一般灵敏度越高、阻抗越小,耳机越容易出声、越容易驱动。
阻抗
信噪比
又称为讯噪比,信号的有用成份与杂音的强弱对比,常常用分贝数表示。
设备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产生的杂音越少。
空气感
用于表示高音的开阔,或是声场中在乐器之间有空间间隔的声学术语。
此时高频回应可延伸到15kHz-20kHz。
频段(高,中,低频)
高频:这个频段对每种听音要求和每个人的听音习惯都是不同的,对音乐而言上到音乐
本身所达到的频段而又不尖锐,不闷而又润滑就可以说是优秀。超高频人耳听不到,
只是一些空气震动的摩擦声。
中频:非常重要的频段,跟高频和低频的双连接很困难,几乎所有耳机耳塞都
无法完美演绎厚实男低音的同时完美演绎轻薄女高音的同时再完美演绎每个配乐乐器的
特点。
低频:最难做的频段 ,下潜、弹性、 重播时的泛音都是不容易做好的,所以高档耳
机都是在这方面下工夫。至于“量”则让使用者自己用EQ去达到自己需要的量感。
声场
人对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后,得到的一种空间的印象,是各种声音在人脑中得到的
距离感和方向感的综合影响。
  1)耳机左右声道分离不够会造成声场的畸变,产生声场变窄的错觉。
  2)左右2个声道的音量不一致,声场就会向音量较大的方向偏移。
  3)听交响乐时定位不够的话,会产生中间的乐器“糊”在一起的感觉
低频延伸
指音响器材所能重放的最低频率。系用于测定在重放低音时音响系统或音箱
所能下潜到什么程度的尺度。比方说,小型超低音音箱的低频延伸可以到40Hz,
而大型超低音音箱则下潜到16Hz。
常用术语
神经线
主要指输送低电平(毫伏、微伏级)、小电流的信号线。一般神经线为音讯、
视频两用,较高级的神经线两端的插头为镀金的RCA插头,
并在导线的表面涂有防静电保护层。
发烧线
主要是指截面较大、股数较多的音箱信号传输线。
煲机
所谓煲机类似于机械类机器的摩合期,即将音响器材工作一定时间后,
使机器内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使各级放大器的工作状态达到最佳点,
此时重放的声音为最佳。
摩机
所谓摩机源于英文Modify,意为修正、修饰。发烧友对音响系统内的元器件或线路进行
更换、改造,使其升级,称之为摩机。
爆棚
所谓爆棚是指音响器材在重放时,当乐曲进入高潮时所产生的震耳欲聋的气氛。
胆机
胆机是指采用电子管制作的放大器。电子管放大器温暖通透的音质
让老一辈发烧友至今难以忘怀。
石机
所谓石机是指采用晶体管制作的放大器。
胆石机
即为电子管与电晶体混合制作的音响器材。一般将电子管作为前级放大器,
电晶体作为后级放大器。
以上资料来至百度知识,如有侵权请告知
如有违反版规请告知删文,谢谢
作者: Daedolon (Daedolon)   2014-09-26 17:26:00
里面名词都是港仔用法
作者: sevenfeet (引战不成)   2014-09-26 17:36:00
是大陆用法 不是港仔用法
作者: simonohmygod (曼聯魂)   2014-09-26 18:14:00
无间道里面伟仔也说胆机阿~~~
作者: Daedolon (Daedolon)   2014-09-26 19:36:00
港仔玩发烧应该比大陆早吧, 我猜的
作者: delaluna ( ̄︶ ̄y)   2014-09-26 20:20:00
我比较好奇瞬态失真(TIM)有没有更新的研究? 好像目前我看到的资料是TIM只是70年代的都市传说
作者: hank19932000 (C男)   2014-09-26 20:29:00
管他哪国语言,小弟受益良多呀
作者: yys310 (有水当思无水之苦)   2014-09-26 22:54:00
这一篇文章值 46 Ptt币
作者: bq78 (安定中)   2014-09-27 00:14:00
资料来自百度知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