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结婚照

楼主: aaawei (aaawei)   2012-12-26 19:41:43
如果你结婚 会不会拍结婚照呢?
比起"婚纱照" 我比较喜欢"结婚照"这个说法
它的意思是:因为发生了"结婚"这件值得纪念的事 所以想要拍照留念
就像过生日吃蛋糕会拍照 完成学业会拍毕业照一样
这是强调摄影里的纪实性
而"婚纱照"指称的重点
比较是新人(特别是新娘)以各种姿势角度展示了漂亮的婚纱
如同网拍的模特儿 既然卖点在千挑万选的礼服
是否发生了"结婚"这个事实 在婚纱照里几乎无须关切
毕竟观众根本不在意照片需要去证实被摄者真为一对夫妻
即使是毫无关系的样板模特儿 我们也分辨不出来
当然 不管是"结婚照"或"婚纱照"
都不是婚姻是否成立的必要条件
就像每个人可以决定以不同的方式过生日
不见得都要吃蛋糕或买礼物
但毕竟生日每年都在发生
多数人结婚却只有一次 总会希望以慎重地态度面对
于是这个"慎重"里就隐藏了婚礼业者见缝插针的无限商机
其实 如果双方都觉得不拍婚纱照一点也不遗憾 自然没有拍的必要
若只有一方想拍或为求满足家中高层的希望
那么拍不拍? 花多少钱拍? 往往会成为当事人的痛苦来源
身为摄影爱好者 拍照留念自然是我表示慎重的方式之一
另一半也想拍 因此第一关很顺利的通过
一开始甚至想找认识的朋友来拍或干脆架了脚架自己拍
但在服装/妆发与交通的考量下
最后还是图方便找了自助婚纱工作室
至少在最核心的摄影上 比较能跟摄影师取得共识
不同的文化传统里 孕育了相异的婚礼服装
一般都是穿上最能代表本国传统的服饰以示隆重(如日本的和服)
然而台湾在西化与现代化的过程中 已经失去了对传统服饰的崇尚
现代新人多半习惯以西装搭配白纱作为主打
少数新娘会抛开欧式晚礼服而选择祺袍 已经是挣得中国文化里的最大颜面了
(至于就别提新郎那千篇一律的西装了)
而气球/玩偶/字卡/道具等"配料"
更是在婚纱摄影精致化的过程中发展出的多元选项
是上当或新意 端看新人的感受与价值判断
关于场景
有人喜欢重返相识地点拍照 因为那具有不可动摇的纪念意义
有人向往美丽梦幻的热门场景 因为看起来浪漫极了
不趁拍婚纱去以后大概也不会特地去一趟
也有人纯粹只在摄影棚内简单拍摄 或许只为了给个交代或也已心满意足
除了费用考量之外 场景的选择最能体现新人对结婚照的看法
究竟是人和场景的关联性重要?
或是自己因置身梦寐以求的美景而心情愉快重要?
还是排除场景意义单纯纪录人像即可?
这是一个的见仁见智的问题
回到照片的纪实性
如何让新人看起来像自己而不是演员呢?
个人认为"直视镜头"是一大重点
如同看电影时 若演员直视镜头 会产生面对面的错觉
这时观众无处可躲 必须成为当事人而不再是旁观者
从而拉近了彼此的关系
同样的 当我们看到任何一张证件照
也不会感觉到一丝表演的成分
因为证件照被严谨的要求真实性到令人乏味的程度了
在结婚照里 若新人在棚内并肩正襟危坐直视镜头
就会给人拍摄"双人证件照"的感觉
但由于身穿非常正式的服装 那份隆重感会填补缺乏创意的无聊感
父母辈的结婚照 多半就是这种风格
这也是我最想拍的照片
然而婚纱照为求商业发展 当然不会满足于此
业者无不使出浑身解数 在服装道具上花招百出
摄影师也被迫以更编导式的引导技巧设计新动作 吸引顾客目光
而这些动作背后所隐含的
往往是本国文化背景下社会期待新人举止姿态的最大公约数
为什么即使表情自然
新人对看或一起凝视远方这种照片看起来还是有点刻意呢?
因为明明知道镜头在那里 却要表现出旁若无人的样子
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表演
演技自然的表演 还是表演
跟我们在日常生活里不经意被拍下的自然有着决定性的差异
何况日常里按下快门的人多半是认识的亲友
婚纱照的摄影师和被摄者通常在此之前都是陌生人
在缺乏情感基础下 要拍出自然的照片更是难上加难
摄影术问世以来
已经引起无数美学上或哲学上的思辩
而"照片"在"结婚"这个事件里之所以扮演这么重要的脚色
恐怕还是在其"再现"与"证据"的特质吧!
至少就我而言 最终能打动我的
还是那些自己看了不会害臊
捕捉到真实情感表露瞬间的照片吧!
作者: Galileolei (那个谁谁谁)   2011-01-03 17:09:00
推 我也想拍那种正襟危坐的婚纱照 很隆重
作者: dreamerlala (梦行者啦啦)   2012-02-26 23:25:00
推一个 心有戚戚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