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ilmwalker (外é¢çš„世界)
2017-10-30 11:36:46http://www.cna.com.tw/news/amov/201710270034-1.aspx
(中央社记者王扬宇台北)
2017金马国际影展将于11月登场,有艺术电影发行商形容,台湾一年至少购进500部艺术片
,可说是全世界最爱买艺术片的市场之一,每天都像是在办影展。
成立于民国53年的艺术电影发行商联影电影公司总经理徐进荣,一年有大半时间在当“空
中飞人”,前往坎城、柏林、威尼斯等20、30个影展亲自挑片,他的公司一年约购入15部
的艺术电影回台放映,当中不乏四大影展抡元首奖的作品。
徐进荣观察,以前的坎城影展,台湾仅会有几位影评人及电影公司代表参与,实际买片的
发行商也就只有三、五家,总人数不会超过10个人;现在的坎城影展则是人声鼎沸,台湾
至少有100名以上的影业人员参加,买片数量更是呈现大爆炸的局面,所有片商一年总体
大约购进500、600部艺术片,可以算是全世界最爱买片的国家之一,但这也让很多好片在
戏院放映的时间变得非常短。
徐进荣进一步说明,艺术电影过去的放映档期,早前很有弹性空间,但自从放宽电影拷贝
进口数量、加上国外连锁影城进驻台湾后,让很多地方戏院被打趴,放映机会也减少。
他说,美商电影公司有绝对的排片优势,独立片商没有太多空间,档期无法预测,只能祈
祷他们上片后票房不佳,才有办法挪出院线空档上映。
至于现在的排片状况,徐进荣说有“好一点”,至少可以抓到戏院的档期,但戏院一天可
能只给每部艺术电影一、两场的放映场次,而且也不一定是好时间;倘若票房不好,约一
周就会下片,这种单厅同时放映多部影片、打破原本固定时间序的排片方法,几乎已经等
同于影展的操作模式了。
此外,台湾有太多发行商到国外喊价抢片,购片成本越来越高,“东喊西喊价到一万美元
,买一部片就像投资一间咖啡厅一样”,若加上影片放映的数位拷贝、翻译、广告行销等
成本等,电影上映后也不一定能卖到这个票房,即使有时候发行商还会把片子版权卖给电
视台、VOD等,仍不见得有办法回本,台湾艺术电影的市场十分竞争。
徐进荣以自身经验认为,现在一部艺术电影的戏院票房若超过新台币300万元就算很成功
,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但对台湾民众来说却是十分幸福,可以观赏来自世界各地展现风土
民情、导演奇趣巧思的精彩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