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movie 看板 #1M7SzW4f ]
http://movies.ettoday.net/news/578905
文/涂翔文
影展是文化活动,它的举办必然有其本质上的意义所在。许多历史悠久的大型国际影展,
以追求彰显电影美学为主旨,在严格的籂选、审片与节目规划的机制之下,甚至可以执全
球影坛之牛耳,放映世界顶尖的最新作品,一如大家熟悉的坎城、柏林、威尼斯这类国际
级大影展。至于相对而言规模较小的国家级影展,则可能以拓宽地域性观众眼界与观影需
求为主要目标,即使不见得邀得到那么多所谓“世界首映”地位的崭新作品,也以期在本
地院线市场以外的茫茫影海之中,为当地影迷挑选难得一见的各国佳作,像即将上场的金
马国际影展、高雄电影节及台北电影节等等。
这不是个太困难的标准,也不是个做不到的苛求。
眼见刚刚才开幕启动的“桃园电影节”,风风光光迎来中国导演贾樟柯的作品《山河故人
》作为开幕片,展开序幕。但翻开影展的节目手册仔细一看,这个影展在节目策划上的内
容,依据多年来参加、筹办影展的经验,实在不敢苟同。看不出实际明确的影展主题方向
也就罢了,片单里泰半都是早已在台湾院线制里商业映演过的电影。依据日前桃园市文化
局公布的1700万元预算标案,这样的节目片单,既悖离于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影展常态,亦
让人难以理解,花如此预算做出来的影展,究竟目的为何?
影展之所以与一般戏院上映的商业影片不同,就在于它的“独特性”。全世界电影市场浩
瀚如繁星,能被商业系统引进台湾市场的影片,永远都是九牛一毛,影展便是补其不足的
重要文化活动。一般影展的基本要求,当然是以“台湾首映”为影展选片的最低标准,针
对各个影展自己的影展属性,让策展人或团队在世界各地的片海中寻觅、斟酌,精心挑选
之后,再编排成一个足以代表影展特质与性格的节目片单,以补院线商业机制之不足,亦
有文化上海纳百川之目的。这是策展人的工作,也是每个影展的核心。
但今年的桃园电影节端出了60余部影片,仅有约1/3的作品,被标示为“台湾首映”,而
其中还有许多不知是误植还是故意鱼目混珠的部份(例如中国片《殡棺》早在去年金马国
际影展就已演过;《再见了,菲林》去年CNEX影展就已映演过,两者皆非“台湾首映”)
。这些所谓“台湾首映”的影片,绝大部份都是已被台湾发行片商购进台湾版权的影片,
而是从台湾各大片商的片单里邀集而来的,光看影展的组织架构里,连最基本的“国际联
络”这个职称都没有,亦可窥之一二。更离谱的是,其余2/3的节目内容,更是台湾早就
在院线映演过的电影,其中还包括全台几十家戏院上映过的《青田街一号》、《风中家族
》、《我的少女时代》等,甚至还有影展同时间正在桃园三家商业戏院里正式上映的《百
日告别》。
桃园与台北的地理距离极近,大部份艺术片即使没有在桃园映演,也在台北商业上映过,
甚至有的还早就发行了DVD。一个1700万预算的国际影展,端出来的电影远远超过一半以
上都是“二轮电影”,这样的电影节本质何在?意义何在?究竟把桃园市民当成什么样的
观众看待?更不用说,这些大部份台湾片商的影片,在影片版权费上所耗费的成本,绝对
比全部都购自国外新片的放映费要来得低上许多。光以成本的概念来观察,这样的预算到
底是如何分配执行一整个影展?亦同样令人好奇。
地方政府办影展,风起云涌,好像变成一种“流行跟风”,以为影展是最速成的文化政绩
,搞搞红毯、记者会,办办座谈、映后QA,上上媒体版面,就算交差了事。其实办影展一
点都不简单!绝不是随随便便挑挑片子,然后点指兵兵,标上几个冠冕堂皇的单元名称或
主题,就可以蒙混过去。请问所谓的“台湾新影”,除了《百味人生》,究竟其他的影片
“新”在哪里?所谓的“纪录桃园”,是拍桃园的纪录片、桃园人拍的纪录片,还是只在
桃园“放映”的纪录片?如此轻松就能提出的“大哉问”不胜枚举,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影
展工作者,甚至只是一个资深的影展观众,看着这样虚应故事的节目内容与编排,实在匪
夷所思。用公部门的预算,以文化之名,升格为直辖市之后的桃园市今年再办电影节,没
有进步就算了,更不该是这样令人失望透顶的结果。
我在大学教“影展行政”课,跟班上的同学们聊到桃园电影节,不用我开口批评,他们就
有一大堆说不完的意见,最后简直成了“反面教材”,用来对照其他规规矩矩、认真举办
的国内外影展。我一向觉得不该对别人的策展内容指指点点、自以为是的公开批评,因为
每个策展人或团队,都有他们独特的思维、品味与目的性。但比起以往有些影展时常遭到
评论者严苛的评价与检验,这般根本在专业低标以下的节目内容,更不该无人闻问建言。
无论文化局或得标的影展执行团队,到底是真不懂还是假迷糊,这样一个“非典型”的电
影节,从上到下、从内而外,即使今年木已成舟,面对未来,一切都需要好好再被重新检
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