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影闻其详/影史十大亚洲电影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5-08-24 12:38:25
http://goo.gl/1DsSpw 联合晚报 闻天祥
建国百年(2011)时,金马奖曾邀华语影坛各方人士票选了一份影史百大华语电影名单。
迈向第二十届的釜山影展,也在日前公布了他们的“亚洲”百大电影。其中前十强排名为

1.《东京物语》(Tokyo Story,1953)日本,小津安二郎
2.《罗生门》(Rashomon,1950)日本,黑泽明
3.《花样年华》(In the Mood for Love,2000)香港,王家卫
4.《阿普三部曲》(The Apu Trilogy,1955-59)印度,萨雅吉雷
5.《悲情城市》(A City of Sadness,1989)台湾,侯孝贤
6.《七武士》(Seven Samurai,1954)日本,黑泽明
7.《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A Brighter Summer Day,1991)台湾,杨德昌
8.《小城之春》(Spring in a Small Town,1948)中国,费穆
9.《三峡好人》(Still Life,2006)中国,贾樟柯
10.《下女》(The Housemaid,1960)韩国,金绮泳
10.《特写镜头》(Close-Up,1990)伊朗,阿巴斯基亚罗斯泰咪
带领亚洲电影在世界影坛留下印记的小津、黑泽、萨雅吉雷等“神主牌”入选,理所当然
,可惜被欧美推崇备至的沟口健二却没影片进入十大(幸好他在导演排行榜跟贾樟柯、杨
德昌并列第八)。
萨雅吉雷以《小路之歌》(1955)、《打不倒的人》(1957)、《阿普的世界》(1959)
合并计算的《阿普三部曲》胜出,恐怕会产生犹如2002年“视与听”杂志票选影史十大时
,把柯波拉的《教父》一、二集算一起的争议。
令人眼睛一亮的,是过去几乎只在华语地区票选才会出线的《小城之春》终于在亚洲获得
经典共识,也成为十大当中最资深的入选者。
有趣的是王家卫在华语地区往往是《阿飞正传》(1990)排在《花样年华》之前,非关艺
术高下,而是作品对区域的特殊意义。就像贾樟柯一鸣惊人的《小武》(1997)在金马的
华语百大排名比他赢得金狮的《三峡好人》还前面。
几乎同期出现的香港新浪潮、台湾新电影、中国第五代,只有台湾的侯孝贤、杨德昌有作
品挤进十大。而侯孝贤在导演排名上,甚至更超越,仅次于小津安二郎,高居影史第二位
,代表《悲情》之外,还有多部作品得票。
这份名单最令人惊讶的,应该是金绮泳的《下女》。起初还有不少人误把这部片错植为林
常树2010年翻拍的恼人版本!金绮泳在韩国之外的知名度不高,却对今日头角峥嵘的朴赞
郁、奉俊昊等名导有着深远的影响,耙梳韩国电影黑色、情欲、语不惊人誓不休的血脉,
他是不可或缺的源头。
榜单本来就是部分观点与品味的集成。除了那些理所当然的,它的变动性,也说明了时空
带来的影响,以及人心的推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