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生物+科学+艺术”跨领域创作展

楼主: fredku (呵呵)   2013-04-17 01:08:22
展览名称:THE INCUBATOR – “生物+科学+艺术”跨领域创作展
展览时间:2013/04/18-2013/05/05 (WED-SUN 13:00-21:00)
展览地点:自由人艺术公寓 (台中市五权路594号)
座谈会:4/28(日)下午4点
展览者:Raphael Kim / 长谷川爱 / 林沛莹 / 张颢馨 / 顾广毅
脸书活动页面:http://www.facebook.com/events/126948344118787/
展览简介:
Incubator在生物学实验中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控温室。而Incubator作为展览名称
便是要比喻此展览所要孵育养殖出新兴文化的状态。在生物、科学、艺术等多领域
的杂合之下所形成的作品将会展现出仿佛新物种诞生般的惊奇。而在科幻之下的虚
拟感官却隐藏了真实的科学价值。
讨论的主题内容包含了微生物养殖、超材料(metamaterial)、替代器官重组、变种
生物等等,其所涉及的领域则从生物、医学、物理等科学领域到视觉艺术和设计领
域。而此展览所要聚焦的主要是“生物艺术”这个新兴学科在二十一世纪所扮演的
角色。
“生物艺术”跳脱了新媒体艺术的范畴,科技技术不只是新媒体艺术的载体,其中
艺术的思维被输入科学研究领域并影响了科学的发展。除此之外“生物艺术”所延
伸出的伦理议题在这个时代也有其被关注的必要性。这个新兴学科除了作为视觉艺
术脉络中的一个新流派以外,而可能是一种新型态文化的产生。
艺术家介绍:
顾广毅 Fred Ku
http://www.facebook.com/KuKuangYi.Fred
1985年生于台北,台湾
现就读于国立阳明大学临床牙医学研究所以及实践大学媒体传达设计研究所,具有
牙医师与视觉创作者双重身分,曾获2012年台湾美术新貌展-立体创作系列入选。
作品《补缀物的有机拟态》系列,使用牙科材料为创作媒材,将假牙的功能解构,
并从型态上产生变化,从本来单一的器官变成多种生物体造型的拟态。用一种科幻
语汇去表达摆荡在有机与无机、真实与虚拟之间的状态。
张颢馨 Haohsin Aushin Chang
毕业于台大生命科学系,现就读北艺大艺跨所。以当代艺术形式,讨论当今科学与
社会文化的关系,以及社会对于物质科学之想像,于策展、创作、研究等皆有实践
。曾参与2009 SIGGRAPH Art Gallery、台北当代艺术中心论坛双年展,并获当代
艺术基金会实习补助。
林沛莹 Pei-Ying Lin
http://peiyinglin.net/
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双辅系资讯工程与人文社会学系文化研究)与英
国皇家艺术学院设计互动学系 (MA Design Interactions, Royal College of
Art),主要研究的课题在于科学与人类社会的结合以及人类隐藏的欲望可以如何经
由科技的辅助而获得改善或是造成一个社会文化的变化。主要领域在社会科学议题
或是人类感知的哲学与符号学层面创造新的故事(fiction)。过去大部份经验为
摄影、互动艺术、新媒体艺术以及生物艺术、设计哲学研究,同时涉猎网页设计、
程式设计与手机程式设计。主要的兴趣则是以生物实验、戏剧剧场的方式来观察人
类并且实验,作为设计的养分来源。
长谷川爱 Ai Hasegawa
http://aihasegawa.info/
爱是个梦想家,喜欢利用艺术与设计来为日常生活提供意想不到的解决方式,也在
解决问题的同时质疑人类对于“生存”的感知。爱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设计互
动学系及日本情报科学芸术大学院大学电脑动画学系。她的动画创作曾在日本国家
电视台播放。十年前搬至英国伦敦,担任动画师、角色设计师与插画家。她同时以
设计师身分参与许多大型公共艺术制作例如Haque Design and Research的作品Sky
、Burble and Evoke。近期作品有《极端环境汽车旅馆》系列、《我想要生鲨鱼》
以及《共享小孩》。
Raphael Kim
http://www.raphaelkim.tumblr.com
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设计互动学系。Raphael Kim是生物骇客兼设计师,致力于
从设计与科学的角度寻找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的新角色。坚持使用DIY哲学来接触合
成生物学,Raphael主要专注于探讨生物科技的社会与文化意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