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风──徐志摩的爱情(上)

楼主: lightsoul (surrender night)   2009-04-02 01:46:34
山海风──徐志摩的爱情(上)
宇文正采访王蕙玲、丁亚民
王:六年前,我在美国待了半年的时间,放假,休息、看书,
那时手边刚好读到关于徐志摩等人的资料。当时引起我好奇的
倒不是徐志摩、林徽音、陆小曼本人,而是他们旁边的三个人
:林徽音的先生梁思成、徐志摩的元配张幼仪、陆小曼的前夫
王赓,事实上是这三个人引动我想要写这个故事。我觉得在那
个年代、在那样的人物生命里,他们能够遇到等同他们的丰采
、了解他们才华的人,然后在他们一生的爱情中做出承让,有
这样的一种宽容,那宽容感动了我。
就我所认知这一代的文人,徐志摩为自己的人生跟情感留下最
多的文字。正因为他有这样不畏道德批判的勇气,留下这么多
忠于自己的描述,使得我们后人有机会做他的传记。徐志摩的
勇气跟他对生命诚恳的力量,我觉得现在放眼周遭的世界,实
在也不多!所以一百年前的人不落伍!这是我的感觉。
触动最多年轻人的心
丁:除了徐志摩本人,同时三个女性也都留下一些资料,林徽
音虽少一点,但她有诗;陆小曼的最先出土,她的《爱眉小札
》,可以看到她内心的情感。最后张幼仪的回忆录出版,拼出
来了!拼出来之后反而会产生一个罗生门,那是一个很多样性
、立体的传记故事。其他文人的爱情,很少有这样双向的文字
、甚至多向的文字流传,更何况还有旁支的文字,如胡适等人
,可以交叉比对,所以整个过程太有趣了!
我一直印象很深的,在我当兵的时候,有一个小学没毕业识字
不多的小小兵,他身上刺了几个字: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那
是徐志摩的文字啊!他甚至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追寻他的灵魂
伴侣!很多很多年来,许多年轻人写情书就是从抄徐志摩的诗
开始。我想徐志摩也许是现代中国文人中作品出版量最高的一
位作家,每一家书店都会有一个徐志摩的专柜,至少有他的选
集,他的影响力之大实在不容忽视!这个人在文坛确有他真正
的地位!可是他好像又被定位为一个浪漫文人,而不在他的文
章本身,那就很值得我们探讨了。
我常在想他的影响力为什么会那么大?他是一个很俗气的文人
吗?他的爱情传奇会那么的耸动,一直被传说著,那其中一定
有什么感动人的地方吧?
王:大家都很好奇,是他的浪漫爱情包装了他的文学?还是他
的文学里有真实情感使人感动?到底徐志摩这个人的诗的地位
跟文章的品级,在中国文学史上能不能有一个比较清楚的定位
?对他的作品嗤之以鼻的人,跟喜欢他、对他着魔的人几乎是
非常两极的。但是经过了八十年,流传到现在,跟人的心、跟
情感接轨贴近的,还是徐志摩的作品!我觉得拿他在现在这个
文艺社会做为一个被讨论的话题,对于现代人来讲是可以引起
共鸣的。
丁:在现代诗人里,被改编成歌词、校园歌曲最多的也是徐志
摩!像〈再别康桥〉、〈歌〉、〈偶然〉、〈梅雪争春〉……
他触动了多少年轻人的心!当我要去做徐志摩的传记时,我在
想这个事情会感动我,让我觉得值得去做的理由,并不是我们
要去为一个文人盖章、下一个定义;也不是要去歌颂他的爱情
生活;更不是因为这个爱情剧的题材可以拍得多么的煽情,都
不是!台湾现在的人心状态,在心灵上那么自由的人类,却没
有办法像徐志摩一样的勇敢,或是得到像他一样的东西!而在
大陆上来说,这十年来他们开始开放,人的心解放了,大家都
要呼吸一个新的、自由的空气。
所以今天做徐志摩的传记,我的心态是,不管对于哪一边的中
国人,它直指着人类永恒的一个希望、梦想和勇气。
王:或者说考验你对爱情的信念。
丁:嗯,他的勇气跟真诚我想即使在现在也少有!对今天的人
来说,不要说是灵魂伴侣,可能还需要知道什么是“灵魂”,
对不对?很多人都失掉了!或者还没把它发掘出来,所以没办
法像他用一生的力量,花那么大精力,做尽所有奇怪的事情,
去寻找一个他要的东西。我想这一点无论如何是会激励现代人
、感动现代人的。
道德解放的花朵
王:从现代人生活的状态来说,我觉得这个社会存在的虚假性
,使人活得不知道意义在哪里。而许多的创作也正是不停地彰
显人类的虚假性!现代人可能已经被谎言淹没到忘掉还有真实
的存在。我不敢标榜徐志摩是百分之一百真实的人,尽管他所
有的朋友都这样子说他,但是我希望人们有机会去看。就像我
在蒐集他的资料时,其实一开始我对这个人没有到着迷的程度
,但是当我读他所有的资料,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他的学生!所
有他导读的东西、他以前在课堂上讲的,我都会想去找来看。
我惊讶的是,一百年后,我只是透过平面的文字,他还会给我
这样穿越时空的震动!所以我相信能够打动人心的东西必有真
实可感的情感在其中。徐志摩这个人的生命很短,也许正因为
短暂所以来不及有穿帮的机会,来不及腐化等等!他活得头尾
一致,虽然做了非常多荒谬的事!可是在这样一个人的生命里
,多多少少唤起我们重新去想,我的人生、我要什么?(我们
不敢想要所有人相信爱情的存在……)但什么才是我真正要的
?我有没有勇气去要?
徐志摩的故事,在八十年前跟现在,都围绕着一个很大的道德
的问题在。虽然到现在还是有很多卫道人士对徐志摩提出批判
,可是我们要思考的是,像这样一个人为什么那么多人爱他?
为什么他的太太张幼仪要原谅他?为什么林徽音这样一个才女
一生跟他的情感都有着这样紧密的牵绊?再回到道德这个问题
,我觉得有趣的事情是,那一代的人他们活在一个非常道德的
社会,道德在人们的心里,然而我们在这个故事里看到了情感
、看到了宽容;而现在的社会,道德已经瓦解了,没有道德存
在的社会,但是道德在我们的嘴巴里。我们看到那么多外遇、
婚外情,经过八十年之后,经济自由了,社会开放了,人们对
道德问题的处理不见得更成熟。八十年前社会是封闭的,可是
在少数人心里有花朵──有那对道德解放的花朵。因为出现了
一个徐志摩,需要被那么多人来原谅,包括林徽音的先生梁思
成,他始终把徐志摩当成一个大哥,绝不去触碰妻子胸口的痛
处。
丁:至于张幼仪本人,那更不可思议了!像一个球赛,张家的
观众跑到对场去帮对方喊加油,那么了解对方的心情!而张幼
仪本人的态度也一样。她会难过她的娘家并不站在她这一边,
去指责徐志摩;可是她一辈子还是跟在徐志摩的后面走!我觉
得那时候人的想法、灵魂可能跟我们现代人不一样吧!
王:谈完徐志摩,我们分开来看这三个女人。当时我是用山、
海、风去形容这三个女人,张幼仪忍辱坚贞如山;林徽音忽远
忽近飘逸如风;陆小曼惊狂颠踬如海。可是整个故事完成以后
,我觉得她们是山中有海、海中有风、海上有山!其实她们三
个人都有共同的特质,但是又各有差异。
为爱情付出宽容
陆小曼是我觉得最难下手的角色,因为大部分人不稍微去了解
一下她的背景的话,会对她有交际花这样的印象。当我读到她
的资料时,才知道其实陆小曼在跟王赓结婚之前是足不出户的
,她是成了王太太之后才开始进入社交圈。她画非常好的国画
、她有才华,又有流利的英语、法语能力,在一个没有出过国
的女孩子身上,竟能有这样良好的教育条件,很少人把这些背
景跟陆小曼拼贴在一起,只知道她是一个票戏的女人。她当然
是票戏的女人,但她不是戏子;她当然会跳很棒的交际舞,但
她不是一个交际花。陆小曼的可爱与天真处,我也是在做传记
时才逐渐发现的。
《爱眉小札》里留下了陆小曼对徐志摩的情感。《爱眉小札》
凭良心讲,从文笔上来说,它是很直接、很口白的,陆小曼自
己也谦称她的文笔,如果不是为了徐志摩她不愿意这样献丑。
可是细读她的文字之后,发现她那一种天真,在她整个生命里
,这份天真一直贯穿到最后。这份天真使得她能够做出跟翁瑞
午同睡一个烟榻上而还是理直气壮的爱着徐志摩,从来没有把
翁瑞午跟徐志摩混淆过。这是一般人的观点里很难容忍的,可
是徐志摩能够容许。当别人给他的爱情宽容的时候,为了爱情
他也付出了宽容。他能够因为陆小曼这样的一个特殊的情况跟
心性,而贴缩在陆小曼的身边,跟翁瑞午一榻而眠。
■徐志摩一生最难理解处,也就在最后他与陆小曼那混乱的状
态。徐志摩一生追求他的灵魂伴侣,可是到头来如此,他追求
到了吗?他的心境到底是什么?戏剧上又如何呈现徐志摩当时
的心境?
王:我相信陆小曼跟徐志摩的爱情没有粉碎,可是他们的理想
──那成为神仙眷侣的理想破灭了!如果要分析原因,我想很
大的理由是徐志摩处在当时中国文坛的地位,他的生活层面所
接触的文人,凌叔华也好、胡适也好,这些人都没有给陆小曼
一个正眼相待的评价。大部分的人都形容她的美貌、说她有点
才华,最同情她的是胡适,胡适曾经说她是北京一道不可不看
的风景,像胡适这样的男人一直把她当成风景来看。在当时整
个社会,陆小曼要进入徐志摩的社交圈是有其困难度的。但陆
小曼是天蝎座,她自视相当高,很有自尊心的。而在徐家,当
她跟徐志摩结婚没有多久,张幼仪就回来了,张幼仪在徐家的
地位并没有因为陆小曼而不存在。即使徐志摩口口声声说爱她
,但是陆小曼在徐家的地位,始终没有建立。以前她是王赓的
妻子,走到哪里都是司令的夫人,无论如何她的社会地位是被
承认的,可是因为她跟徐志摩在一起,她的社会地位瓦解掉了
!那对她来讲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当然后期的她,从票戏、
交友不慎跟翁瑞午在一起,也是原因,她有一点自我放逐的心
态。如果不是遇到翁瑞午这样一个人,也许徐志摩还有机会把
陆小曼再拉出来,但是因为染上了鸦片,而在当时中国社会,
鸦片是需要有管道的,陆小曼拔不出鸦片就拔不出上海,就不
能够飞到徐志摩希望的位置!所以徐志摩被陆小曼困住了,困
住在上海。可是他们两个相不相爱?到死都相爱!(上)
【2000/01/10/联合报 】
灌个水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