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威志(绿色公民行动联盟执行秘书)
日昨,赶在国际绿色影展闭幕前,与同事们驱车前往宜兰;连续看完三部影片《绿色浩劫
》、《车诺堡之旅》以及《垃圾即食物》,每一结束,总有着怅然所失之感。
宜兰国际绿色影展今年已迈入第五届,主办单位称以重视环境、珍惜资源及对生命的关怀
为主轴,希望促使民众从心灵改造继而力行生活环保。据此,若重视环境与生命关怀相违
逆时,还可以称得上是“绿色”或“环保”吗?
《绿色浩劫》由导演走访美国多处制造塑胶的工业城,发觉“PVC”这个在生活当中不可
或缺的物件(成品有保鲜膜、儿童玩具等),可能会渗出有害物质,并且燃烧后会产生戴
奥辛,造成人体的伤害,一步步延伸访问,最后见证了PVC在多个国家禁用。然而片尾却
打上不久前发明一项以“玉米”提炼的新塑胶成品(即PLA聚乳酸),这种成品无毒,用
后可自然分解于大地。也许导演只是要提供一项新的环保资讯,然而整个呈现方式似在指
出人类的科技找到新的代替品来解决有毒成品的问题,不过玉米制成的PLA,也就正如生
质能所带来的疑虑,当食物可成为能源或制造的原料时,其背后可能引发的粮食供应问题
,仿佛被忽略了。
而《车诺堡之旅》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诠释1986年的“车诺堡事件”。哼著俄罗斯语、乌
斯留学八年的同事说,至少就他接触的人而言,俄罗斯人是避谈这个问题的,我心想,也
许吧,人不就是这么脆弱吗?谁愿意再去提往日伤口?就像台湾社会对于曾喧腾一时的反
核运动的冷漠,只是,理解人性的同时,却又觉得其中仍有所差异。
垃圾怎会变成食物?《垃圾即食物》中,麦克.布朗嘉与威廉.麦唐诺提出“从摇篮到摇
篮”的概念,为因应地球物资短缺等问题,改良以往回收概念:回收只让原料使用的层级
愈降愈低(向下循环),所以研发“从C到C”的方式,回收后可以继续当成原本的成品使
用或者是向上的循环。
片中并以Nike和福特汽车为例,Nike制造出以天然皮革为材料,缝线、镶嵌技术取代化学
黏着剂的环保鞋;大众汽车公司使用大豆泡棉、玉米塑胶制作椅垫,并将主要工厂改建为
能源循环利用的产业生态工厂。这些作法省下处理废弃物与能源的成本,比如大众1年可
省下3千5百万美元。
我们拣得这三部片,却让自身开始反省所谓“绿色”的真谛。
纵使PLA可以自然分解,似乎对大地友善,但是却可能影响粮食的供应,所以一个对环境
友善、但是却可能伤害到人民的生存权的方案,可以称得上符合“绿色”的意义吗?“绿
色”难道仅是拣选一个不伤害大自然的方式?
自从绿色影展以来,已看过约莫三、四部讨论20年前车诺堡事件的纪录片,然而,震撼台
湾的反核运动,所留下的民众的血泪史,难道还不足以产出多部艺术性作品?若只把“环
保”、“反核”当成一种科技选项,当然故事性是不足,但“环保”的意涵若扩充到兼具
“对生命的关怀”,而把“社会事件”(社会运动)理解成环境受难者的意见表达,这其
中就不乏斑斑血泪的民众史,也许大部分俄罗斯人的冷漠如同多数台湾人不愿再回首来自
于是相同的缘故;不过总觉得可惜,无论是从人性、故事、历史、或受难的基层切入,台
湾的反核运动还没结束,也似乎可以有更多艺术工作者投入,从中来呈现某种对人类社会
自我反省的样貌。
《垃圾即食物》的铺陈透露出,虽然体认物资有限,但企业对于生产的目标仍必须不断爬
升、不能停歇,而这才是促成大企业转向的主因,“绿色”的真谛被消弭覆没。“环保”
、“绿色”的意义,此时竟变成某些企业形象的表征,因为跟得上时代,似乎也就可以掩
盖其在劳资关系、社会公平等面向上的疏漏。
衡诸诸多环保议题,环保团体总不断强调“环保”或“绿色”不只是一种科技的选项,它
应内涵着人民的命运如何被取决等社会面的意涵,每项环境议题呈现的争议,其实显示出
现行制度的不足与缺失;而环境运动即是争取公共政策决定权的“公民行动”,因此环境
保护必须兼具社会正义的意涵,才能彰显绿色影展主办单位揭露的“对生命的关怀”。
福特汽车管理阶层在片中讲到“我怎么会跟出身绿色和平的麦克.布朗嘉合作,以前讲到
这些环保份子,就是来捣乱的嘛。不过现在的方向是正确的,环保正应该与经济发展结合
。”出身环保团体的识时务者,似乎正对了企业管理人的胃口。
环境保护的观念若要推展,本来就不只要能与经济发展论对话而已。因应地球气候或环境
的变迁而产生的新商机,比如碳的交易,新能源的开发,都彰显了绿色资本主义的到来。
但是,以企业本位的立场出发,而研发出“新”的可能,这种以自利为出发的行为,称得
上大刀阔斧的变革吗?
散场后回到现实,我突然觉得一阵时空错置而头昏失意。若当“环保”具有如此商机与公
关效果,且已经是流行及时尚的表征时,何以像我们这样的“环保团体”犹难以维持?或
许,环境议题与重视环境而开始改变生产行为,原为二致?当环保意义成为一种科技的选
择,并欠缺对于社会面的检讨和反省,这一切变得相当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