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ialUp (林点五)
2013-03-07 23:40:32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看柏格曼的电影是欧美或全世界知识分子的时尚。他的电影
在美国市场从来不卖座,我们也从来没有错过一部。他不玩镜头,原文对白冗长,不配音
,来不及地读英文字幕,有时必须看好几遍,每一遍的感受都不同,震撼次次加深。偶尔
还会重温他的作品,窝在屋子里看DVD,感觉又不一样。
“瑞典政府保存了不少柏格曼的拍摄场景,《野草莓》(Wild Strawberry)的那间谷
仓barn house,《处女之泉》(Virgin Spring)的现场,”李安的脸更红了:“老实告诉
你,头一次看完《处女之泉》,我觉得就在那时失去了我的virginity(童贞)。”
乖乖这太屌啦!我这边就逊到不行。大二那年在宁波西街后面的那条巷子,有位女孩
叫阿珠,和我时常一起磨蹭……都扯到哪里去了。
我们无可遏制的谈柏格曼,我对《野草莓》情有独钟。那位去领奖的老科学家,一路
上回忆往事。老人的学术成就非凡,但一生境遇坎坷,最美的时光是幼年的一个夏天,和
小朋友们一同采野草莓。大师运用Flash back不落痕迹,身着白衣白裙小仙女般的玩伴来
找他,镜头反打,见到一位九十多岁的老者和她说著童言童语,观众不但接受了,更被深
深的触动。举重若轻,直指人心。另一部戏,Fanny and Alexander(《芬妮与亚历山大》
),是柏格曼的彩色缤纷童年美好回忆,完全不同于他一贯的沉重严谨风格,他挥洒自如
的讲故事,行云流水,其流畅几乎胜过了费里尼。柏格曼在1967年的访问中说:“拍电影
就是将自己再度投入最深层的童年记忆里去。”
我说:“我和我那时候的太太,一同去看柏格曼的Scenes from a Marriage(《婚姻
场景》),
接连两个礼拜家中无宁日,吵到天翻地覆。”电影中的情节、对白,都在无情的挖掘
、暴露现代婚姻关系中的虚伪、自私。每个人都极善于保护、伪装自己,巧言善辩,为自
己提供正当性。电影是在探讨那对北欧夫妇的隐私和相处上的问题,却处处反射到自己的
婚姻,招招击中要害,如果认真地探讨下去,诚实面对,恐怕每个现代婚姻都岌岌可危。
柏格曼在一次访问中说;电影导演只能扮演解剖医生的角色,他以不同的角度切下去,拿
起来给大家看,肝癌长得是这个样子。治疗肝癌?电影导演不会。
“后来我们协议离婚。严格来说,它起自柏格曼的Scenes from a Marriage。”
“但是据我所知,”李安说:“你那次离婚还有更重要的原因。不过把离婚算在柏格
曼的电影头上,也算挺有品味的。”
“我在好几年之后才看了Philip Hoffman主演的Truman Capote(《柯波帝:冷血告白
》),”我说:“他学Capote的那副样子特别恶心,一举一动都透过了精心设计,斧凿的
痕迹出处,矫揉造作阴阳怪气的,非得那样才像同志?很具侮辱性。可是他得到那一届的
最佳男主角金像奖,我有点为你《断背山》的男主角Heath Ledger叫屈。”
“对,我一看到Hoffman的表演,心里就知道这下子完了,那种表演好莱坞最喜欢。”
“他们认为那样才叫演戏,使劲地演戏。”
“Heath很酷,也算是满豁达的。他生性不喜欢热闹,很少参加庆祝酒会这类活动。”
“唉!Heath也不在这个世界争名夺利了。听说Hoffman当了导演。天呀!上帝要多多
保佑美国。好莱坞是一头杀伤力无穷的巨兽,它能捧一个人上天,更能瞬间毁掉成千上万
的人。”
不予置评,互相举杯一饮而尽。
“还跑步吗?”他问。
“勉强算是在跑吧!比我在纽约的时候差得远了。想当年我每天沿着East River从五
十九街跑到一百二十五街,再兜回来。现在只绕着国父纪念馆慢跑个几圈,实在堕落得厉
害。”
“你还在第八大道跑哩!有一回我和舒哥他们开车经过,就看见你在人行道上跑。”
“真是的,当年我也还是纽约第八大道的一景耶!勤于锻炼是为了迎接即将降临的大
任,这‘大任’老是没降下来,我就马马虎虎维持个血液循环吧!”
“你看来比同年龄的人年轻多了。”
“当然,我惯于装年轻。半路出家的悲哀,第一次当导演已经四十五岁,得装年轻才
能和小伙子们拼。”
“当年在Soho的华人艺术家很多都回流了,”李安说:“纽约的孟尝君北海兄还在那
里,不然的话那地方还叫什么Soho。”
北海兄是当地的酒仙,数十年来广交天下豪杰,大江南北、两岸三地的知名之士,都
在他家里作过客。有一回胡金铨来纽约,北海为他约来好多人,李安就是在那次头一回见
到胡大导演。我的酒量中等,酒品尚可,就成了孟尝君府上甘草型的混混来宾,随叫随到
,不请也到。北海兄的酒兴最浓,愈喝下去人就变得愈有趣,妙语连连。李安记起来一件
事:
“北海家里的那些五、六十年代的黑胶唱片,很珍贵。”
“对,他喝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拿它们出来放。有一回他逼着我听Sam Cooke的歌,
说:听完这首歌,你就应当去自杀!到现在我还是没弄明白,为什么偏偏是我听完了就该
去自尽?”
“但是有一阵子北海嫂将我列入黑名单。”我回忆往事。
“怎么可能?你们有那么多年的交情,而且又是保钓运动老同志。”
“唉呀!喝出问题来啦!有一回约了北海兄一道去欢送夏阳的party,喝到一半我不胜
酒力,借尿遁回家宿醉。据说黎明时分,三、四个人扛着北海回去,护送人员中没有我。
下一次北海嫂见到我便破口大骂:你们两个人一道去喝酒,一个横著回来,一个不见了。
如果北海出了什么事,就是你的责任!骂得我们二人都低头不语。但是我赖皮成性,以后
有聚会还是照去。不久大嫂的气消了,挺亲热的问我:冰箱里还有一条鱼,要不要煎来给
你吃?我便忙不迭的说好。”
又想起一桩事,我说:“你记得吗?有一部电影,北海的晚辈当导演,你做监制,在
纽约拍摄。”
“对,他们请辅导金的时候,挂了我的名字做监制。”
“虽然是挂名,阁下还挺投入,每天提心吊胆的。”
“当然囉!名字上去了就得负责呀!”
“嘿,你还和导演发生了点沟通上的问题,跑来找我帮忙说说,真叫找错了人。”
“我以为你和北海这么熟,论年纪辈分也算是个长辈吧!其实你根本没尊严,说不上话
。”
“咳!留上这把胡子只为了装老成持重的样子,其实连五岁的孩子都不把我当过长辈,
为老不尊,没人听我说话。所以说我一下子装年轻,一下子装老,结果都不成功。”
餐馆内还有一桌客人,杯酒联欢甚为喧嚣。有人眼尖,看到我们这桌有位国际知名大
导演。一个个带着几分酒气前来致意、合影,要求签名。有位女士索性就当着李安的面,
念起他某部电影的对白台词来,李老弟微笑点头不止。一阵热闹过去,大家归位。就听见
那边又有一位女士,以女高音厉声喝道:“你是台湾之光!”
“哎哟喂!”我低声的说:“这太沉重了,你和曾雅妮一样,人家都寄望你们每次都要
赢大满贯奖杯,受得了吗!做名人真辛苦,连顿饭也吃不安宁。”
“在纽约还好,戴顶帽子,搭地铁、在街上闲逛,基本上没大问题。”
“对哟!因为纽约人个个都自以为是大咖,踩到别人的脚不需要道歉,你和他们客气,
马上露馅是个外来客,不小心会受欺负。”
“石头(他的小儿子)也演戏了,”我说:“一定是受了父亲的不良影响。”
“冤枉,”他急忙辩解:“这完全是小孩自己的决定。他还在纽约大学读电影,跑去应
征拿到那个角色之后才告诉我们。”
“做老爸的有没有面授机宜,教他如何应付恶劣导演之类的绝招?”
“这年头做家长的能说什么?我只告诉他,在美国亚裔演员的工作机会不多。他为了拍
戏向学校请假一年。”
“石头很机灵,小时候和我打闹他专攻我的下三路。现在有一米八几了吧!再和他干架
,就得对付他的泰山压顶。”
李安压低了声音说:“刚听到石头要演戏的消息,第一个反应是;我的报应终于来了。
”举座大笑。
“老大在干嘛?”
“他计画从事漫画创作。”
“这部片子什么时候上映?”
“明年底吧!这类电影不是blockbuster(大片),票房过得去就好,估计绝不可能上
美国的暑期档。”
焉知非福?暑期档是大公司集中财源的年度主力战场,血淋淋的杀戮,一旦卷进去,
战况十分惨烈。
意犹未尽,筵席要散了,再干一杯红酒。摄制组的车子还在外面等,他们今夜要回台
中。走到门口,李老弟说:“下回来Soho找我。”
“Yes, here we come, Soho or bust.”
门启处,十几盏镁光灯不停的闪烁,眼前一片漆黑,狗仔队在门口守候多时了。
(全文完)
在百度看到有人转贴,我们版上没有这篇,就转过来。
因为联副电子版的(下篇)竟然连结失效,
只好找了其他来源转贴文张。
作者: fggo 2013-03-07 23:47:00
好棒的文章 之前还真没看过 谢谢原PO!
作者:
peifen (fen)
2013-03-08 00:35:00这篇还真挺有意思的,李安在老朋友面前比较会说心底话,他看似温和,但搞不好私底下有不少对其他导演演员的严苛评论XD
楼主:
DialUp (林点五)
2013-03-08 00:40:00真的很有意思的文章!文笔太好的朋友也蛮可怕的,简直像写小说般的文笔和大象的记忆!文人艺术家的聚会真的很特别私底下会说些批判的话比较正常,不过还是温温的说吧~xDD不过我非常好奇那个算命的还算出李安什么大事?xDDDDDD
作者:
guidex (guidex)
2013-03-24 02:20:00google了一下作者王正方,平生也算是奇人了,文笔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