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李安启示录

楼主: peruman (美丽人生)   2013-03-04 11:43:07
社论-李安启示录
2013-03-04 01:16 工商时报【本报讯】
 李安得奖了,台湾难得出现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蓝绿统独,
举国皆欢的场面,稍稍缓解行政院宣布核四公投的剑拔弩张。他以
《少年Pi的奇幻漂流》赢得了里子(影史百大卖座片之一)与面子
(奥斯卡最佳导演等四座奖项),电影成就已毋需旁人锦上添花,
但他在筑梦过程中所树立的典范,则值得台湾朝野细细玩味。
 在李安领奖致词感谢台湾的那一刻,相信很多人都哭了。因为
有别于其他靠自身努力而扬名国际的“台湾之光”,这回台湾社会
不再只是心虚地沾光,而是可以自豪地说:“我们从李安初试啼声
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就一路相挺
,关注着他从台湾红到全世界!”
 从上个世纪90年代父亲三部曲问世,推移到21世纪的现在,
台湾社会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统独意识型态作祟下,“省籍”
往往成为够不够格爱台湾的第一道试炼,因此才有所谓“管他贪不
贪污,就是要挺台湾人总统”的诡辩论述。而李安,一个出生在屏
东、成长在台南、学艺在台北、逐梦在美国的台湾第二代外省人,
则完全颠覆了此类血统纯正论。
 首先,外表儒雅内心坚定的他,以实际行动“真爱台湾、相
信台湾”,才会令沉默的大众感动落泪。因为真爱台湾,他选择在
台中造浪、在屏东取景。否则以他国际级大导演的地位,抢著上门
的合作提案络绎于途,又何必独排众议,钟情台湾?
 因为相信台湾,他将本土技术团队操到极限,根据媒体报导
,帮《少年Pi的奇幻漂流》造浪的台湾巴比伦泳池公司总经理薛义
森,回忆起拍片过程最大的梦魇,竟然是李安以老虎快要溺毙的绝
望眼神,对着他说:“这完全不是我要的浪!”然而,薛义森就是
在李安令人发抖的“恐吓”下,拚命达成了“能兴风也能sweet”
的千涛万浪。同样被逼到极限的,还有油漆工陈新发,从怀才不遇
、吊儿郎当,到蜕变成媲美好莱坞级的“电影质感师”,中年转型
之惊艳宛如另一场奇幻旅程。
 他们都是李安口中:“如果没有台湾,不可能拍出这部电影
”的隐型冠军。而从他们口中,听者感受到的则是:“如果没有李
安,我们就不可能攀抵世界之巅”的真诚感恩

 比起那些只知道将下一代豢养在舒适区的长辈、比起那些只
知道以短利宠刁选民的政客、比起那些还没有起而行就先计较薪酬
几K的后生,李安用爱深责切的态度逼故乡人辛苦播种,然后欢喜
收割。因为他知道台湾电影工作者有能力面对国际竞争,欠缺的只
是机会与眼界。
 其次,他以“立足台湾,放眼全球”,体现了“开放胸襟”才
是台湾以小搏大的利基。从中影支持的父亲三部曲出发,李安深知
唯有在好莱坞扎根,才可能在主流体系掌握发语权,甚而冲撞既有
的游戏规则。因此,他花了廿多年的时间,尝试跨越国界与文化藩
篱,挑战多元题材,到集天人哲思与昂贵科技之大成的《少年Pi的
奇幻漂流》,终于以全球票房压倒美国票房的漂亮身影,换得奥斯
卡台下熠熠众星起立致敬的荣光。
 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里,与李安同样具有开放胸襟的伯
乐,则非台中市长胡志强莫属。胡志强担任过新闻局长、外交部长
,是少数具有国际观的地方首长,十余年前为了古根汉美术馆台中
建馆案奔走,结果壮志未酬身中风。在李安决定开拍《少年Pi的奇
幻漂流》之后,胡志强主动邀约李安到台中勘景,出钱出地,才有
李安得奖后特别感谢台中的美谈。
 偏偏台湾多数的政治人物,更像当初将造浪池讽刺为“蓄水
池”的台中市议员;以管窥天、夜郎自大,图短不图长,最好马儿
又好又不吃草。如果说,连李安这样有镀金保证的知名导演,都先
得承受“花五千万造蓄水池”的冷嘲热讽,很难想像,朝野口口声
声要发展的文创软实力,要如何在上下掣肘、左支右绌的现实环境
中播种茁壮?
 最后,岔题回到在李安得奖当日宣布的核四公投,多年来朝
野摆荡在“理性与感性”的两端,却从未拉近差距。当年李安拍第
一部好莱坞主流电影《理性与感性》时曾说:“你能克服文化障碍
,但必须十分勤奋。”同理,朝野要在反核与拥核的鸿沟上架起桥
梁,就必须真心诚意地倾听理性的剖析与感性的倾诉。
 李安又说:“我们需要说故事,否则生活就会像数字兀般反复
下去。”在核四公投上,正反两派又能否捐弃成见,共同铺陈一个
动人的故事?还是一如以往,日复一日地“内耗”,终致两败俱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