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标题:
“免费”反而花更多?Google同意修改,“程式内购买”游戏不应归类为免费
情报来源: T客帮 http://www.techbang.com/posts/19132
内文:(内文包含APPLE跟GOOGLE)
很多人为了打发时间,总会在手机下载一些免费游戏来玩,但是玩着玩着就发现程式老是
跳出视窗,问你要不要付点钱,买几个宝物可以快点过关。有时你一个意志不坚定,想说
一把宝剑才十块钱,不知不觉也就付钱了...有一就有二,几天下来,往往就再游戏内累
积几百块的花费,这时你就会想:这还叫免费游戏吗?
最近在玩“愤怒鸟英雄传”,游戏的内容的确不错,只是几只鸟主角升级的速度慢了点,
结果卡在一个重要关口,只好天天重复打一些已经过关过的关卡来赚经验值,几乎要变成
十里坡剑神。每次被打死之后,总会在道具店徘徊许久,犹豫要不要花新台币来买宝物,
用钱砸死那些可恶的绿猪...
我们成年人的意志力都尚且如此,更何况有更多的小孩子,他们从小就是玩着APP长大的
,对于这些游戏中的宝物恐怕更加垂涎三尺。虽然他们没有信用卡可以刷卡,但是他们有
的是时间可以缠着父母,央求父母给他们买宝物。于是,挡不住孩子“天缠神功”的父母
,最后只好卸甲投降,乖乖刷卡。
这种看似免费,实际上却是“程式内购买”的游戏根本就是包著糖衣的陷阱。欧盟在去年
呼吁过Google以及苹果,希望两大平台能够正视这个问题,修改他们的线上商店规则,不
该让这种“程式内购买”的游戏再出现在“免费”的游戏类别中。
根据欧盟发布的新闻稿表示,Google已经同意进行改变,最迟在2014年的9月,至少在欧
洲地区Google Play中的“免费游戏”类别将不会再出现有程式内购买的游戏,他们的开
发者指南中也将不再将这种类型的游戏称为免费游戏,同时程式内购买的游戏也将不会再
出现在免费游戏的排行榜里头。
(以上状况均指欧洲,Google并未说明是否会在其他区域也适用相同的规范)
根据欧盟的建议以及要求,凡是有程式内购买的游戏,除了不该标榜免费之外,同时还应
该注意以下行为:
1.不该直接在程式内暗示儿童去游戏内进行购买的动作,也不该在程式内“建议”儿童要
求父母去购买。
2.游戏必须明确指出付费的方式,不该含糊其词。
3.游戏中需要提供可联系的邮件地址,方便消费者申诉。
在欧盟的新闻稿中,除了赞扬Google的配合外,同时也指出苹果并未针对他们的要求提出
对应的办法。不过,事后苹果也发布澄清表示,苹果有发展最领先业界的家长保护机制,
而且他们的接口对于程式内购买的游戏都有明确的标明,并且在最新的iOS8中,儿童要购
买之前,都会有一个“Ask to Buy”的动作,要等到家长确认才能购买。
=====
心得:改个名字换汤不换药有用吗??
个人觉得免费游戏机制下造成的钱坑并非改个名称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根本换汤不换药
毫无意义。把【免费游戏】的名词改成【免费商城制】【免费加值制】等还不是一样遇到
卡关的时候、遇到小朋友手痒的时候就会刷下去的。所以个人觉得换名词好无意义阿!
要求在APP介绍页面提供厂商/开发商的联络EAMIL基本上会遇到厂商装死的状况,因为
厂商可以无限的丢罐头回应讯息给玩家、或是放一个只收不回的空EMAIL玩家也不知道。
然而不论是哪个平台虽然在初次消费之前都会要求使用者填写成年人资料,但是这样
的机制也无法确保拿手机的人是不是偷用已成年的父母兄弟姊妹的资料与信用卡来欺骗
系统,也因为如此才会看到新闻报纸上出现帐单破表的新闻。
免费+商城游戏不是个错,错是错在厂商把游戏设定做炒短线吸金,进而把原本的良好的
游戏设定值给修正,也就是所谓的[依照台湾玩家使用习性设定做的特别版],然后没办法
维持多久就让人觉得游戏很无趣,最后走向收掉一途。
这状况不光是在手机游戏上,PC线上游戏等平台也是一样。
免费游戏的优点是在体验的门槛很低、但却有极大的缺点是有无穷无尽的坑、并造成游戏
玩家之间的强弱差异极大,设定值做得好的厂商也只能将玩家金的强弱差异【尽量降低】
,但绝大部分的厂商设定出来的值都会造成【强弱差异很大】,因为这样子他们的荷包
才会赚得饱饱饱...
好想念N年前只有月费制ONLINE游戏的日子..但..应该是回不去了..至少短期几年回不去
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