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是非常看好埃及的新首都营建计划,却是基于不同的原因(把现代埃及的土木
兴建能力和古埃及的拿来相比,老实说我觉得有些问题 ^^")。但不讳言,开罗的
过度拥挤和令人发指的交通状况,的确急需解决。若能在新都计划中确实做好都市和
古蹟保存的规划,古蹟和现代都市和平相处的状况也不是不可能,只是会需要大量的
时间和金钱,就埃及目前的状况来看是有相当大的困难度。(啊欧洲也一堆古蹟旁就是
现代建筑啊......)
不过我最近最关注的倒不是这个新都建案,而是埃及五月中起实施的新签证政策:
http://0rz.tw/EEaQ9
这个政策对已经因革命以来政局动荡而大受影响的观光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甚至对考古团队来说也多添了许多麻烦......到五月中为止还有一小段时间,希望还有
翻盘的余地。
另外Akhmim没有不有名喔 ^^" Akhmim身为上埃及第九个nome的首府,埃及神Min主要的
尊崇地,是从predynastic时期就开始有聚落城市的重要城市,也持续有考古工作在进行。
只是他在伊斯兰时期甚至近现代,由于城市发展的关系受到很大的破坏,所以之前
"相对有名"的遗迹比较少而已。
嗯......Allen把埃及文分成Egyptian I跟II,主要还是因为文法结构的演变,和所
使用的文字没什么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古埃及文粗分成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时期
埃及文;中王国时期的埃及文通常被认为是"古典埃及文",也就是文法结构已臻成熟,
也有不少文学的"经典"产生,连新王国时期的人都把中王国埃及文当作官员教育的一部分。
由于Middle Kingdom Egyptian相对之下比较容易入门,而且就文法来说算是承上起后的
重要阶段,所以现代埃及学教育里,Middle Egyptian是入门大必修。古王国和中王国埃及文
的文法结构在语言学里属于synthetic language,在新王国埃及文虽然用的还是一样的埃及
象形文,却演变为一种analytic language,接下来的语言阶段也是这个阶段的接续演变,
所以在公认古埃及文的最后一个语言阶段,也就是coptic的文法结构里,还是常常可以
发现和新王国古埃及文相对应或类似的文法结构。然后两千年前古埃及文还在被使用耶,
就算当时大部分人都是文盲,也只有极小一部份的人能理解象形文,我还是不敢断言
现代埃及学家对埃及象形文的了解真的超过当时......
(* 我原本synthetic跟analytic写反了。抱歉!)
最后来说一下Peribsen这个seal吧。我想请问的是有哪些埃及学家是支持"托付"这个翻译
的呢?我必须承认我最近实在没有时间去找相关书目,所以直接请问你的参考书目。
我目前看到的两篇资料都是把图中的一读做d(m)D "统一、结合",也就是说
d(m)D.n=f tA.wj n sA=f nswt-bjtj Pr-jb=sn 翻作
"他已为他的儿子,上下埃及王Peribsen,统一了两个国家的部分(上下埃及)。"
这句中的"他"其实前面的其他文字也已经写出来了:
sDA.t jx.t nb(.t) nb(w).t Njb
seal thing all golden or the Gold-city(= Ombos) the Golden one
(= main god of Ombos Seth)
所以整句是: sDA.t jx.t nb.t nbw.t Njb dmD.n=f tA.wj n sA=f nswt-bjtj Pr-jb=sn
Seal of all golden things or all things from the Gold-City. Seth, he has united
the two lands for his son, the king of upper and lower Egypt, Peribsen.
基本上目前我们对埃及第二王朝的了解还非常非常少,但可以确定的是,Peribsen在写他的
"Horus-Name"(也就是在宫殿门面的图像上有Horus falcon,国王名写在里面)时,在宫殿
图像上放的是Seth的代表动物,这是非常少见的。
书目:
J. P. Allen, The Ancient Egyptian Language. An Historical Study, Canbridge 2013.
S. L. D. Morenz, Wie die Schrift zu Text wurde. Ein komplexer medialer,
mentalitaets- und sozialgeschichtlicher Prozess, in: L. Morenz / S. Schorch,
Was ist ein Text? Alttestamentliche, aegyptologische und altorientalistische
Perspektiven, Berlin 2007, S. 18 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