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靴]金斯透客:顶级制鞋工艺-固特异沿条制法!

楼主: JeansEditor (金斯小编)   2017-01-17 23:50:33
谈到顶级的制鞋工艺“固特异”这三个字一定会被提起,但许多人或许只闻其名不知其所
以然,究竟它有着什么样的魔力?让许多品牌坚持用这种传统工艺而不用现在已经成熟的
冷贴胶黏制鞋方式?又为什么它在鞋界有如“佛地魔”的存在令人闻风丧胆?许多鞋厂就
算有这项技术却又碰都不碰呢?这次金斯透客就带大家深入了解这项顶级制鞋工艺-固特
异沿条制法来一探究竟吧!
好读网志版:
http://www.jeanstalk.com.tw/blog170117/
落落长BBS文字版:
固特异沿条制法的历史
早期在胶水还没发明的年代,皮鞋都是用全手工缝制(Hand stitching consturction)
的方式制作,在当时缺乏机器量产的年代,制作一双皮鞋费时又费工,价格更是昂贵,所
以制作一双能穿上好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鞋子就成为当时鞋匠的目标。
其实早期手缝制作鞋子的工法也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工法与固特异制法相同,算是固特异
制法的前身,只差在固特异是用机器取代手缝,有部份人称之为hand sewn goodyear
consturction的制鞋结构。目前市场上在做全手缝鞋的品牌屈指可数,大概只剩少数
Bespoke订制鞋才用这种做法,价格也是天价啊!
维基百科告诉我们小查尔斯.固特异(Charles Goodyear Jr.)在1869年发明了一台缝制
机,取代传统手缝制鞋,大幅提升制鞋的速度与产能,使得鞋靴不再只能手缝订制,而是
可以利用机器大量生产。为了纪念他而将这种制鞋工法称为固特异制法(Goodyear
Welted Construction)。但其实上述内容并不是完全正确。小查尔斯.固特异的爸爸是
鼎鼎大名的硫化橡胶发明人查尔斯.固特异(Charles Goodyear),后来的固特异轮胎就
是为了纪念他而取名的,Anyway在父亲去世后他继承父亲的遗产开了一间制鞋公司。
小查尔斯始终认为机器取代人力是未来的趋势,因此当他遇到 Auguste Destouy这位法国
机械师时就像是伯乐遇到他的千里马一般,因为Auguste Destouy发明了一台利用弯曲的
针与锥子缝制鞋靴的机器。小查尔斯最终买下了这台机器并请来另一位名为Christian
Dancel的德国人担任研发部总监,Dancel将这台缝制机彻底改良后投入产线,取代原本传
统的手缝制鞋,后来在1875年以小查尔斯的名义申请专利,这也让小查尔斯名利双收。虽
然小查尔斯并不是这台机器的直接发明人,但他对整个制鞋业投入的人力、资金和热情是
促使这项发明成功的主要动力。
固特异沿条制法(Goodyear Welted Construction)
开始介绍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制作影片吧!影片完整记录一双使用固特异沿条制法的鞋
子从头到尾的制作过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慢慢欣赏。
看完影片应该懂了吧?那就不多说囉!(其实是想偷懒XD)好啦小编我还是从头说起吧~
制作一双固特异鞋相当不容易,首先要打版然后针车鞋面,鞋面针车的好坏往往影响一双
鞋的质感,这部分就必须考验针车师傅的技术了。
接下来会把做好的鞋面帮到楦头上定型,这个步骤目前大部分的鞋厂都使用机器取代。
还是有部分品牌选择传统的手工帮鞋,虽然人力成本较高,但手工帮鞋通常可以将鞋面处
理得较为细致,例如帮鞋时难免会在鞋头处产生皱褶(俗称狗牙),手工帮鞋可以尽量将
皱褶推平,避免狗牙的现象发生,这是机器比较难以克服的部分。
遇到较厚或较硬的皮料鞋头容易出现狗牙,这部分就必须考验鞋匠的技术了。
接下来就进入固特异沿条制法的核心部分了,前段针车、帮鞋的部分其实各种制鞋工法都
大同小异,固特异制法的特色在于沿条(welt)的设计。请看以下剖面图,首先沿条会与
鞋面和中底缝合,之后再与大底缝合,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大底磨平了可以拆掉缝线换新
的大底上去(resole),但不会动到沿条与中底的缝线,也就是在不伤及鞋面与结构的情
况下可以重复换底,延长鞋子的寿命。
早期在小查尔斯还没发明沿条缝制机之前,沿条都是用手缝的,所以制作一双鞋人力和时
间成本非常高。不过手缝还是有它的好处的,因为手缝沿条大多使用双针缝,有做过皮件
的朋友就知道双针缝如过中间有一条缝线断了并不会影响整体结构,只要把线头烧掉就好
。不过手缝沿条的缺点除了成本高之外,双手无法控制每条缝线的张力都很平均,结构上
相对机缝来的比较不稳定,当然这部分也是考验到鞋匠的技术面。
沿条机缝的好处就不多说了,提升生产效率之外,每条缝线的张力都很平均结构上相对稳
定,小小的缺点是机缝使用的是单针缝,只要中间断一跟线整个结构就可能松动,但是好
加在沿条和中底缝线是藏在大底里面的,平常走动根本不会影响到,就算换底也只会动到
沿条和大底缝线,所以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是不会有断线的情况发生,免惊啦~
沿条与中底缝合之后,接下来就要放支撑用的鞋芯了。早期鞋芯会使用木头,后来就改成
硬度较高的铁芯,不过铁芯会有氧化生锈的状况,因此也有部分品牌选择硬度高的玻璃纤
维鞋芯。
装上鞋芯之后,中底与大底在缝合之前会先填入软木,目的是提供缓冲效果,另外软木也
有记忆脚型的功能,鞋子会愈穿愈符合自己的脚型喔!
接下来会将大底先简单黏合固定上去。
固定好大底之后就是固特异结构另一个重要的工段:将大底与沿条缝合。之后换底只需要
拆这条外缝线即可。特别注意到这个部分不论是手缝或是机缝都是双针缝,因此鞋底缝线
被磨断基本上是不影响结构的,除非真的磨到很严重才需要换底。
由于沿条外缝线需要穿过沿条与大底皮层,手工缝制上难度更高,需要用锥子先戳洞才能
缝,非常费工也因此这个工段大部份是用机器取代人力的,只有少数价格昂贵的Bespoke
订制鞋坚持用手缝外线。
大底缝合之后就是组装鞋跟了,鞋跟会先黏上去之后再打钉固定。
最后就是后处理的部分。后处理包括打磨、染色、抛光……等步骤,其实一双成品鞋要精
致漂亮在后处理的部分也要下很大的功夫,甚至不比前段制鞋轻松喔!
以上就是制作一双固特异鞋靴的大致工作情形,其实中间还省略许多细节,由于篇幅有限
无法一一写出来,不过光看这样是不是就觉得相当不容易呢!这也就是为什么如今愈来愈
少鞋厂制作固特异鞋的原因了。
固特异沿条制法与一般冷贴胶黏鞋的差异﹖
1960年以后,随着胶水黏着力愈来愈进步,鞋面与大底不再需要用缝线才能固定,仅靠胶
水就能牢固地将鞋面与大底结合,也因此制鞋的成本又再大幅的降低,目前市面上大部分
的球鞋与皮鞋都改用这种方便快速又便宜的制程,固特异沿条制法这种相对高成本的制鞋
方式逐渐式微。
胶黏鞋大幅降低制鞋成本,就连沿条也成为装饰品(也是黏上去的),不再具有缝合大底
与中底的功能。由于胶黏鞋黏合后大底如果硬拆下来,鞋面与结构都会受损,因此是无法
换底的,鞋子也成为一种消耗品。
固特异沿条制法的优缺点
看到这边固特异制法的缺点应该很明显了,不论时间、人力、机器……等各项成本都远高
于现今主流的制鞋方式,也因此一双固特异鞋的售价是一般胶黏鞋的数倍以上,并不符合
时下流行的平价市场需求。
不过只要鞋面保养得好,一双使用固特异沿条制法所制造的鞋子可以一直透过换底来延长
鞋子的寿命。这也是固特异沿条制法最吸引人的地方!鞋子是可以陪伴一辈子的好伙伴,
而不只是一项穿坏了就丢的消耗品而已喔~
除此之外,由于可以换底的关系,固特异鞋还可以自由变换鞋底的设定,例如将白底改成
皮底之后,整双鞋看起来更加成熟内敛了。
其他相关制法
1.布雷克/马凯缝制法(Blake / Mckay Stitch)
有别于固特异缝法,布雷克/马凯缝是直接将中底、鞋面与大底缝合,省略缝沿条这个步
骤,因此又有人称之为“Stitch Down”。布雷克缝的优点是少了沿条之后鞋底更加轻盈
,鞋子的弯曲弹性相较固特异更加出色,能缝出较窄且包覆性较好的鞋子,工序较少因此
制作成本也相对便宜。不过它的缺点就是需要专属的布雷克缝机器才能换底,而且可换底
的次数不能太多次,因为拆线会直接影响到鞋面和中底。另外防水性也相对较差,水会藉
由大底缝线渗透到鞋内。
由于布雷克缝可以设计出较修长且包覆性较佳的鞋款,适合用于制作优雅的绅士鞋,因此
也是时下绅士鞋品牌爱用的缝制方式。
2.挪威缝制法(Norvegese Construction)
挪威缝是一种结合固特异缝法与布雷克缝法的缝制方式,由于工序繁杂制作成本甚至比固
特异缝法更高。首先鞋面会借由沿条与中底缝合,之后沿条再与大底缝合。
一双使用挪威缝制作的鞋子对足部有较强的包覆性,同时兼具弯曲、防水和耐用等特点,
不过由于价格昂贵,目前市面上使用挪威缝制法的品牌并不多。
看完这篇是不是对制鞋这项产业更加肃然起敬了呢?如今固特异沿条制法成为制造高级男
鞋和工作靴的最主流制法,毕竟一双好鞋是值得穿一辈子的!这次金斯透客流行观测站单
元就分享到这边啦~希望大家看完都能有所收获囉!
作者: D9780381 (手一些先生)   2017-01-18 00:08:00
这篇是为了行销兰斯洛特靴吗
作者: VTsuyoshi (Rise)   2017-01-18 08:08:00
推分享
作者: nash475 (99)   2017-01-19 00:46:00
作者: weido (维逗)   2017-01-19 06:04:00
作者: sandiago (牧羊少年)   2017-01-22 09:01:00
难得有那么详细的文章
作者: ph99 (电光花)   2017-01-23 20:01:00
长知识了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