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omolitos (Green & Yellow)
2017-06-03 03:54:08大概在2007-2008左右,那是在硕班学业后半段的日子
某天同学传来了一个连结:
http://rexwei.pixnet.net/blog/post/26241433-waiwai-%E6%8B%86%E8%A7%A3%E6%94%B9%E8%A3%9D%E6%95%99%E5%AD%B8
当时可能是硕班生活有其压抑,也或许是生活太缺乏色彩
当时看着网络上的分享,就跟着同学们入手了好几台这小东西
这已经停产的即可拍相机,连内装的底片都过期好几年了
一台不过200元上下,心想即使玩坏了也不心疼
在那个数位相机早已普及、手机照相功能发展萌芽的年代
这种底片型的即可拍相机绝对是引不起任何关注的。
过程不多赘述,事情永远都有意外
也就从这过期的即可拍开始
我一头栽进了底片与相机的世界
开始从网络上研究基础光学、相机构造、底片评价等等
称不上多专业的玩家,也或许连“玩家”都不是
在那个尚无太多经济实力的年纪,前前后后倒也花了不少钱
也在那几年间,成为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虽然后来忙于工作,已不再狂热于收集相机与底片
但我仍保存著那段时间所留下的每一个画面与每一卷底片。
那绝对是我人生中一段意义非凡的时期。
说太多了,总之直到最近,又一个意外
在拍卖网站上看着目前仍在生产制造即可拍相机的大厂
富士、柯达,连Lomography的即可拍相机也重新生产
每一台从300-600元都有
但实在没有再像从前那样干脆入手尝试的潇洒
看着看着,一个熟悉的牌子出现
这年头还愿意生产即可拍相机的厂早已不多
我想应该是从早些年前的lomo热潮开始
虽然正统摄影圈的朋友对lomo这种依靠相机瑕疵,以及镜片带来的不真实发色所掀起的热潮总有诸多言语
但仍不可否认,lomo还是重新带起了一波底片相机的流行
当我定睛观察这台即可拍相机时
发现了越来越多熟悉的画面
虽然这只是一台35mm、连快门速度、焦距长度都没有标示的相机
它还是勾起了我对当年的一些回忆
那机身设计几乎都是与那台Konica waiwai相同的配置
于是假设了这又是一台可以重复装填底片的即可拍相机
就这样,入手了
http://i.imgur.com/mGdIGbL.jpg
http://i.imgur.com/C8AJ0gO.jpg
拿在手上的感觉还是一如当年那样的新鲜
我可能不会再有当年那样狂热投入的心情
但是总能再为生活投入新鲜元素
在我觉得每天都在战斗状态的生活里
这真是令人期待啊。
如果你也喜欢
请告诉我
台北/1984
不年轻的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