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13会计师上榜心得

楼主: dove3432 (鸽子)   2025-02-04 08:48:03
前言:
大三暑假才决定要报考会计师,后来决定报名北一,大学阶段都没有很认真念书,但大四非
常努力跟课,第一年过6科剩税法,第二年在事务所审计部工作并顺利上榜。附上成绩单:
https://i.imgur.com/ERnSD0X.png
中会:
当初在学校课程中是以英文教科书为主,题型很少且变化不多,所以我自认中会的底子满差
。一开始上中会课程时思考速度常常跟不上老师,我通常会把时间记下,回家自己思考后如
果还是没有想通再去重看上课的片段。到后期逐渐能够跟上老师脚步后,我会利用空档时间
快速浏览题目后先思考怎么做,再听老师讲解,确保自己是真的懂这题而不是背解法。另外
因为中会题型多变化,很重要的是回家多练习考古题外,要多花时间将错的题目的考点整理
成文字叙述,最后考前浏览这些重点。跟课时间很紧凑比较难一次完成这个流程,所以我是
到后期切课后才做这件事的,建议可以越早开始越好!还有平常的小考一定要认真订正,大
部分都是常错或者重要题型,我习惯马上订正才不会隔周忘记(或者懒惰),所以我都没有
交考卷,大家在这过程也可以思考什么学习方式最适合自己!跟课时期如果当周教的内容比
较快消化完,有空我会回去复习自己不熟悉的单元,常会发现过去没办法想通的作法以及文
字叙述,过段时间回去看第二次会理解多一些。切课后到考前我主要会练习错过的题目、老
师教过的难题,还会自己选几题没教过的范例,最终把这些作法文字化,因为中会真的很容
易忘记,我觉得统整这些考点最重要,多花些心力后续印象会更深刻的!
高会:
相较中会内容比较少,但难度更高,个人觉得节奏也快很多,所以我跟课时都不急着抄作法
,而是把老师讲到的关键概念写下来,如果忘记的话一样会回去看影片,让自己确实理解题
目还有大表的概念。另外高会有些单元是过去没有碰过的,例如总分支机构、非营利组织会
计,因为放在课程的最后导致很多人会忽略掉,但我觉得这些单元反而需要花时间思考一下
,比起前面连贯的概念这些独立单元题型变化不会太多,去年就考了一题申论,投资报酬率
蛮高的!
高会的文字内容建议可以先读过中文教科书,再看老师整理的重点,会有较清楚的架构。还
有高会的考古题能尽量早点开始写,当初我太晚开始练习考前发现自己很多小观念没有弄懂
非常紧张,大家不要专注大题申论就漏掉细节了。
成会:
相对中高会平易近人许多,林诠老师上课会举生活中的实例,让课程变得满有趣的。成会平
时有认真练习考古题相信都能顺顺通过,所以这科考前我没有花太多时间再研读一次,大家
可以多放点心力在其他科目。
审计:
我是上林钧老师的课,就如同以前学长姊分享的,老师上课很幽默,而且公报的架构建立完
整,还会勾选重要的条文让我们回去读,我都会把每一号公报印下来,通勤的时候读条文,
反复看久了自然就记起来,所以其实这科我练习的考古题相对少,可以说是没什么练习,考
前搭配老师的观念架构和问答精选背熟,会对整个审级流程有更深刻的了解,除了考试这个
短期目标达成外,现在工作上也能学以致用,非常推荐大家跟着林钧老师学习,会喜欢上审
计的!
三法:
考量到抄笔记的方便性,我选择上徐伟超老师的线上课程,老师上课的架构非常清楚,还会
不断强调重点,学习起来很顺利,我还有搭配张季老师的考古题练习,但因为拖到六月才开
始上课,准备到后期时间非常紧凑、考古题考前几天才有空写,甚至也没练习到申论题,几
乎只把法条背熟就上场考试,碰到当年的选择题难度比较高、考了很多平时不会特别注意的
法条,未来大家在准备这科可能需要再更提早一些比较保险!
税法:
我选择张季老师的线上课程,第一年就已经上完课,所以第二年准备的时候只有翻笔记没有
重新上课,这要归功于张季老师精美又实用的讲义、公式、笔记,还有超仔细的讲解。因为
税法今年更新满多部分,我准备时有去下载最新的补充资料读,我认为税法遇到不会的考古
题上需要网找函令、释例,通常规定背后都有一套逻辑,把逻辑弄清楚后记税法会得心应手
许多,税法在工作上也相当实用,值得大家花点心力投资。
国文:
作文我没有花时间准备,只有在考试当天早上通勤时上网查了一些名言佳句来读,加上善用
譬喻法让文句看起来优美一点,字数即使没有写到学长姐建议的页数也能顺利通过的。
最后我想感谢北一辛苦的老师、助教对我们的付出。我想鼓励大家念书之余依然要保有自己
的生活,像我当时仍有在实习、运动,除了可以适时释放压力、转换心情外,更重要的是学
习如何在忙碌之中取得平衡,我相信这对未来工作会很有帮助的!祝福每一位阅读完这篇心
得的考生都能从备考期间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并且顺利上榜、勇敢迈向人生的下一个
旅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