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12会计师上榜心得分享

楼主: fcgb7231 (fcgb7231)   2023-10-31 15:10:29
https://i.imgur.com/uLyfanL.jpg
<前言与课程背景>
非常开心终于轮到自己来分享上榜心得,今年是我第三次参加会计师考试,也是我出社会
的第一年。前两年考试除了当兵的那四个月以外都是处于全职考生的状态,全职备考两年
过了五科(第三年剩下高会以及三法),第三年在事务所上班的同时准备考试,很庆幸最终
还是成功坚持跑完了这场漫长的马拉松。
想跟还在奋斗的同学们分享我的心得,希望能对你们的上岸之路提供一些精神食粮!
还记得大二的时候跟着同学去参加高点办的讲座(因为同学说有麦当劳可以领XD),当时
没有想说会真的报名,也不知道台上在宣传课程的老师就是郑泓老师本人,但听完课程介
绍就有些心动了,并且第一个留下报名意愿的同学就可以得到老师的中级会计学题库完全
制霸签名书,于是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开启了我的会计师之路。
我报名的是高点的会研所+会计师全科课程,并且毕业后一年还可以继续上课,当时和
几个同学一起报名,我认为网院课这样上下来总共四年,其实价格非常划算。即使我最后
没有选择研究所这条路,并且大学四年都专注在外务很少出现在课堂上的我,大二大三也
利用这些课程,省下了很多准备学校考试的心力,也为会计师考试打下了一定程度的基础

<各科准备心得>
国文(53)
国文从我求学阶段就是令我头痛不已的科目,但字数够多就能过的都市传说似乎是真的
,可以利用高点的国文课以及讲义,考前多记一些名言佳句,然后拼命的写到八面以上,
一定会过的!
审计学(申20,测46)
第一年考审计,测验题只拿了34分。本来就没有把重心放在申论题,测验题又不理想,
自然是没有通过。第二年买了陈友心老师的审计学测验题实战解析题库书,并且搭配老师
的课程,因为有前一年的基础,第二次上课时又更加的清楚整个审计学的架构,最重要的
是真的很推荐陈老师的题库书,非常清楚的逐题详解,整本认真做完其实也不会花很多时
间,但效益非常高。最终在第二年得到46分。如果你和我一样面对申论题的准备一个头两
个大的话,把测验题拼命冲高就对了!
测验题部分也是以接近满分的方式将分数给弥补起来了。
成本管理会计学及高等会计学(成:申33,测42)(高:申33,测40)
这两科我都是选徐锦华老师的课程,我认为老师的课程很适合观念比较弱的人,因为老
师教的很多解题方式以及思考逻辑都是从观念下功夫,观念通了以后,很多计算都不需要
用背的,而是可以内化成为自己的思考方式,在考场上作答时甚至能用第二种算法来验算
自己是否有粗心错。成管会是我准备起来毫无压力的科目,只是听完一遍徐老师的课程就
上考场,很幸运的一次就过了。高会则是到了第三年才过,但其实很多观念都早就烂熟于
胸,只是本人比较不擅长处理申论题过于庞大的资讯,所以前两年算到最后都有点混乱。
最后一年的准备除了平时写题目会额外练习整理题目资讯以外,大多还是靠着以前上老师
的课累积下来的老本,真的蛮推荐观念弱的同学来上徐老师的课。
税务法规(申27,测34)
对法律很恐惧的我,在学校也没有为税法打下任何的根基,所以其实税法这科完全是从
施敏老师这里学的。很喜欢老师的表格式教学,让所有题型都像EXCEL表格一样变成制式
化的填空题,上课的笔记也都是表格化,学起来很有系统性,不会轻易的在众多琐碎又分
散的法条规定中迷失,上课时还会提到很多实例,对我来说可以让我很轻易的理解各项条
文存在的用意。我第二年才开始准备税法,考前一个月冲刺时因为种种因素,时间不够,
已经没有再碰税法,但秉持着缴了报名费也上过课就去写写看的心态,加上面对申论题中
很多不太确定的算式也想起老师说的都用表格列出来,条列式写下我认为正确的解答,即
使最后与各家补习班公布的解答都不太一致,也拿到了部分的分数,最终很意外地通过了
这科。所以不要轻易的放弃任何一科,就走进考场把能写的都写出来吧。
三法(申39,测46)
所有考科的准备次序三法我放在最后,仅次于税法,也是第二年才开始准备,并且最后
只有看完程律以及周律的课程,分配时间不够,就和税法一样暂时搁置了。但是第三年,
再次复习各项条文时,脑中都还能够浮现当初老师所讲解的实例,已经不再感到恐惧,只
需要一股脑的把文字尽力的记熟即可,我认为这两位老师所教授的法律观念早已远超过会
计师考科所需要的,身为法科恐惧者,吸收起来其实也不会吃力。平时上课的水准超过考
试水准,考试时自然就能比较游刃有余,很推荐这两位老师。
中级会计学(申23,测38)
就我自己而言,中会是最大的心魔,我的第二年最后放弃了税法和三法,就是为了专心
面对中会大魔王,其实我也只是压线过的,说要分享如何准备中会似乎不太恰当,不如说
是劝同学平时要好好积累的最佳案例。
平时在学校面对期中期末考时都只是囫囵吞枣,再加上来高点网院强行恶补到勉强能通过
学校考试,各个章节都没办法融会贯通,最后毕业决定准备会计师考试时终究会自食恶果
,幸好还有郑泓老师救苦救难,否则我的考照之路我想是凶多吉少,跪着也走不完,不只
有各种强力的观念巩固,还有像加利息减收付现等余音绕梁的口诀,帮助任何程度的同学
都能获益匪浅,再加上老师的制霸里每一题都有写出详细的过程,独自练习时也能及时解
惑。
第二年真的下定决心要直面中会大魔王后,从头到尾听完郑泓老师的课,尽全力弄熟每个
章节的大观念后,我拿出大二当年郑老师签名的中会制霸,从头到尾写过,很感谢老师精
心编写的讲义,还加上非常非常大量的详解,最后总算还是让我赎罪成功,通过了这科心
魔。
而我真正意识到郑泓老师的魅力,是在第三年准备高会时,发现以前有些地方没办法完全
融会贯通,是因为中会的基础不够。高会第三年有了中会基础的加持,以及第三次考试的
沉稳,在以为高会只有四题申论的情况下,还是安全过关。算是有弥补到中会只有压线过
的遗憾。
结语
对我来说,通过每一科考科的过程(除了国文),都像是在从天平的一端不断的拿下所需
的知识,当你拿下的知识量超过通关所需的重量,天秤另一端的通行证就必然会降下到你
伸手可及的地方。我认为这三年来每一次每一科的分数都可以精准的反应我对于该科的精
熟程度,即使是出现有争议的考题,那些争议也不足以直接导致该科不及格,当自我觉察
到所需的知识量还不足以使通行证降下之时,那么离过关已经又近了一步。我由衷地佩服
那些一年就全科及格,或是各科通过分数非常高的人,因为考这张证照的运气成分实在是
太小了。希望还在努力的你,可以为了自己坚持到最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