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2022会计师应届一次及格

楼主: jk52789 (U are my destiny)   2022-10-27 17:53:06
成绩单:
https://i.imgur.com/kG4yMdP.jpg
背景、报考原因:
求学历程:北士商资处科_商会资_大会研,在大学选读会计系时,就有打算考会计
师,原因则是因为会计系毕业生出路不外乎就是公务员或会计师事务所,本人对公务员没
兴趣,那就只剩下事务所一途,而在事务所会计师执照几乎人手一张,也是升迁的依据之
一,若没有,等同输在起跑点。会研所则是后来才想要考,由于准备较晚,考试结果也就
未达理想,希望学弟妹们能引以为戒,及早规划并准备,早点把学分修完,让大四有更多
时间准备考试。
考试时程规划:
若要准备会研所+会计师,强烈建议提早准备(大二暑假或大三寒假),因为时间充裕总
没坏处,但我就是没这样做。
会研所时期正值疫情,因此正规课及题库班都是采线上的方式(非常时期,全体学员皆采
此),班内也有另外成立一个FB社团,供会研所学员作课程事项宣达与课业咨询之用,不
过我并未在社团问过问题,几乎都是私下询问老师或者透过班内的课业咨询管道。我觉得
高点的线上课程很不错,网站接口也容易操作、功能执行很稳定,即便在个人客户端遇到
问题,也能很快地透过工程师协助解决。准备会计师时期,疫情已趋缓,因此我就是能面
授就面授,如果课程已经开课,没办法从第一堂开始听时,才用网院VOD的方式(税法、高
会)。
面授我认为最大的优点就是课业问题能够迅速、方便地得到解决,且可以督促自己去上课
,比较不会因为自制力不足而进度落后。而线上则是可以节省通勤及上课时间(可倍速播
放),但价格最高,如果遇到讲义更替或更正时,也会比较麻烦,不过我个人最喜欢这样
的上课方式,而缺点就是面授优点的颠倒。
时间轴大致是这样(大三下~大四下):
2021/6~2022/2:准备会研所(中成审)
2022/3~2022/6:自行复习中成审、上其他四科的课程,老师上完一章就写/复习一章
2022/7~2022/8:全部科目总复习
总体而言,我各科时间分配多寡为:税法>三法=高会>中会>审计>成会>国文。基本上我各
科都只有参加班内正规课程与总复习(强烈建议参加),并没有额外报名题库班(只有研究
所时上过中成审的)。
各科准备心得(文长!!!)
中会:
多亏郑泓老师细心、专业的指导与备考研究所扎实的训练,让我底子打得不错,所以就没
再跟课,自行复习。这里要特别提一下,我觉得会研所课程安排的小考、复习考对我帮助
很大,建议学弟妹尽量参与,因为练习它们可以快速地帮你抓出不熟的地方,那就可以针
对这些地方作加强,高效率地把中会学好。
会科的复习我认为除了看讲义内文(内文也是很重要的!有助于回忆该章架构与选择题的
观念),还必须搭配题目计算才能使印象更深刻,因此前段的复习有搭配研所课程没写的
题目作练习,主要是老师编撰的中级会计学解题制霸,我在会研所时期只有针对不熟或觉
得困难的章节之题目加强,因此留下蛮多题目没写的,如果没有留未写过的题目,可以重
算部分重要例题。另外,我在复习时会特别留意/重新计算过去研所讲义有作记号的题目
,这点很重要,在自己特别难理解或容易忘记的部分作记号,可让自己后续复习时间运用
更有效率,因为中会是一科不可能从头到尾再读一遍的科目。
成会:
本科目在会计师和会研所的考题难度根本天差地远,不用花太多心力,不过对我而言,算
是容易忘记的科目,因此我还是有花时间复习讲义内文与写题目,题目主要是研所讲义后
面的中文题目。因为题目量实在太大,我在准备研究所时只有挑英文题来写,结果在各家
研究所的考试,成会几乎都是最低分的科目,所以请不要跟我一样懒惰。总之,准备会计
师的成会只要考古题作得顺利、熟练,基本上稳过。徐锦华老师的上课特色就是能让学生
快速审题,并整理出题目中重要之解题资讯,迅速算出正解,所以我想如果有吸收徐锦华
老师的课程精髓,应该不太可能会有作答时间不够的情形。当然近年来的考题难易度一直
颇受批评,因此不排除未来有出难的可能,故若心有余力,可以多练习民国100年以前的
考古题,难度与近年差异很大。
审计:
我认为审计比较像是法科,需要大量背诵,一段时间没复习就很容易忘记。在准备会研所
时我大概35%的时间都是给审计,我认为读得还算熟,不过我准备会计师是直到5月才开
始碰审计,结果公报条文几乎忘光光。
这科在学习上,我建议可以对每一号公报整理一些架构式的笔记,能够帮助复习与检验自
己有没有背熟。一天分配个1~2小时读便可,若时间拉得太长,效率也会变低,我复习
都是大概一次3~4号公报,并且搭配笔记精读。当然,方法因人而异,未必要仿效我,
能慢慢尝试,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最好。虽然陈仁易老师的上课讲义会提供前述笔记,
但我个人比较喜欢他后面上会研所题库班抄的笔记,如果老师能在正规课时就讲解这种笔
记,我认为应该对学员后续学习、复习的效果会更好。
笔记图(本人字有点丑还请见谅...):
https://i.imgur.com/YuRULxb.jpg
https://i.imgur.com/VvCNsUq.jpg
在准备考试上,审计准则公报是基本盘,特别是查核报告的部分,背不熟也别提考试了,
背得熟我认为写选择题就不太会有问题,申论题就还是要看运气,要考哪条也不知道,毕
竟不可能把整本公报背起来吧。而上课讲义我倒是很少看,只要审计观念建立正确,我觉
得复习时可以不用看讲义。八大循环在会计师多以选择题为主,但还算重要,以后事务所
实务也会常碰到。其余,如职业道德规范、电脑审计就偶尔出出,占分通常也不重,不用
花太多心力,当然还是有可能遇到出题老师就是存心要整考生的情况啦…另外,要特别提
醒,审计能出的东西实在太多,特别是会研所的考试,通常同样题目要再出现的机率也不
高,所以我觉得不必过于拘泥某些不懂/方向比较偏/少出现的题目。当然,遇到不懂的题
目时,身为考生很难就这样放心地忽略,但我认为会研所考试前期我在审计题目上耗费太
多时间,因而疏忽其他科的学习,如果能够作好各科学习时间的管控,想要不求甚解地学
习审计也未尝不可。
税法:
这科必须花费大量时间,但投资报酬率还算高,只要读熟,要及格绝非难事。在复习上,
我一次会复习一个税目,内容除了法条,我也会重算一些重要题目,基本上方式就像中会
一样,因为税法内容我认为也是很多,背都背不完。但也别因此想说要揣测出题老师的出
题方向,专攻某些部分,让自己轻松、安心一点,像去年税捐稽征法大修、土地税法计算
题很久没考,那我考前就特别专攻这些部分,很少细读遗产税法与基本税额,结果差点被
搞死。
这里要特别推荐一下施敏老师的课程,因为税法其实内容相当繁杂,各税目的一些规定也
容易搞混,同时一些跨税目的整理也是出题热点,但不需要过于担心,经过老师精心整理
,转化为表格、笔记,理解、记忆起来都会更加轻松,上课用书也是老师自己编撰的哦!
虽然老师还有另外出一本税务法规题库解题制霸,而我也有购买,但只有针对比较不熟的
部分作练习,基本上还算八成新,因为一次准备全科,时间上实在是不允许我写完。如果
没打算一次准备这么多科,相当建议购买,并多作练习,增加整体熟练度,会更容易及格
!不然我今年其实蛮抖的…另外,老师还有创一个FB税法解题社团,对我后续复习时帮助
很大。
高会:
这科很容易算错或漏算数字,因此在计算上一定要细心,思绪也必须清晰,那解题逻辑建
立就相当重要,一定要清楚各题型的解题流程,才能把高会学好。由于高会题型面向很多
,常常换了一个主题,整个会计处理就不一样,对我而言,是很容易忘记的一科,也因为
训练不如中会般扎实、时间投入不够多,同时是我最抖的一科,所幸今年考试低空飞过。
复习上方式也是跟中会差不多,以讲义为单位,但比较特别的是我认为高会特别需要练习
题目,因为近年的出题趋势其实一直偏难,练到很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所以复习内文的
比重会相对较少。徐锦华老师讲授高会与成会的方式几乎相同,并且会将不同题型整理供
同学比较差异,能够更全面的学习,因此只要吸收上课精华,解题方面肯定是没问题,再
来就必须靠自己把题目练熟,才能加快解题速度,否则高会的考试时间其实也蛮紧凑的。
三法(公司法、证券交易法、商业会计法):
公司法、证券交易法(共占分约80%):
纯为法律条文而无计算的科目通常会计系学生比较陌生、不擅长,当然我也不例外,不过
经过程律老师的课程,让我可以理解法条的意涵、立法目的、争议点,以及如何高效率的
准备考试,十分推荐!此外,可以准备一本小法典,在老师上课时,同步对提到的重要法
条作注记,之后单纯背诵法条(准备申论题)时,可以省下不少功夫!最后,程律老师也
有提供Email作解惑、申论题批改的服务,对我后续复习时助益很大。
我自己在复习上是以讲义为单位,因为老师的讲义编排通常会以类别区分,而非法条顺序
,此外,通常讲义上还会有法条应用争点及一些细节,复习起来会比较全面,更能理解各
法条。不过由于内容很多,我复习完一回讲义后,还会再搭配老师编著的公司法/证券交
易法解题全攻略练习题目(额外购买),检视法条是否背熟及理解是否正确,因此单次复
习时间也会拉得很长。
商业会计法(占分20%):
本法其实内容不多,再经过施敏老师的精心整理,主要规范又与会计人员相关,学习起来
毫无压力。复习上我一次就会读整部法规,并针对重要条文背诵。
三法最好可以像审计一样,每天分配一点时间背诵重要条文,对准备申论题会很有帮助,
而且法科的阅卷老师通常改得比较严,法条文字尽量要能背得一模一样。由于这三个法律
加起来出题范围实在大得不合理,不可能每条都背起来,因此时间分配上肯定要有所取舍
,不过法条“读”熟肯定是基本功。
准备顺序(时间充裕的话,条文背诵数量当然是多多益善啦…):
商业会计法:
范围最小,重要条文一定要背熟,把分数拿到。
证券交易法:
申论题准备就背出题热点所涉及的条文,并且要记下申论题拟答,有时间也要练习怎么写
,而其余条文就以读熟为目标。
公司法:
范围最大,因此申论题能出的议题也很多,所以就以选择题为主要准备方向,只要法条读
熟就能办到。
国文:
本身作文底子还行,所以我只有上完班内的五堂课,未作任何写作训练便上场应考。如果
作文底子差,通常要过均标就会有危险,建议还是要分配时间来练习写作,就我所知,杨
昕老师也有提供文章批阅的服务,只要肯花心力就一定会进步。另外在考试时,要稍微注
意时间,像我就因为第一篇文章架构想太久,导致第二篇差点没写完,写到后面已经不知
所云。而字数部分,我总共是写了五面。
总结来说,后期总复习时,一天大概要有2-3个小时分配给审计与三法的法条背诵。剩下
时间分配其他科,我自己是会再排个两到三科。编排上要以能实践为主,不要连排读书计
画都要画大饼== 人生而懒惰,因此实际执行力肯定会与想像中有落差,但为了成功达成
目标,就必须得在怠惰与坚毅间取得平衡。
心路历程:
能一次及格除了实力,考运其实也占了一大部分,我指的考运是考出来的东西都是你会的
,那当然如果实力不够,即便运气来了也把握不住,天助自助者,我认为两者是相辅相成
的。除了订定合理的读书计画,更重要的是鞭策自己完成既定进度,严格执行,准备考试
的过程总是必须牺牲娱乐时间,对多数人来讲是痛苦的,也可能因为学习成效不彰而感到
挫折、丧失信心,但请务必维持自己的心态健康,毕竟得先“心想”才会“事成”,当然
身体健康也是很重要的!
一般报考会研所+会计师的考生,第一年考个四、五科就很多了,毕竟才经历过整整半年
的高压训练,人总是需要适度放松的。而我会想挑战一次及格则是因为研究所考试结果不
甚满意,加上大学四年实在过得浑浑噩噩,与高职时拥有的光环简直天差地远,因此才想
化挫折为动力,再挑战一个全国性的成就。
不过平心而论,我个人不建议挑战一次及格,并不是因为我自视甚高,而是就现实层面考
量,特别不推荐会研所的同学尝试,因为考完会研所剩下不到半年的时间,想要完整读熟
剩余考科与复习中成审,除非你对剩余的科目很有天分,否则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我建
议不如就轻松点,多准备个一至两科,顺便借此段期间调剂身心灵,以应对未来的硕班生
活。我认为其实硕士班并不比大学轻松,硕一报告就一大堆,硕二又要写论文,而且几乎
没有营养学分、爽课...。那读到这边是不是又感觉研究所期间准备会计师好像也蛮累的
,不如趁早通过?但请听我说,若选择跟我一样的路,你跟课的时候可能会觉得还好,但
在最后总复习时,全部科目一起进来,真的会深深体悟到何谓头壳抱着烧,而且读这科就
忘那科,脑子完全装不下他们,时间永远不够用,也不曾觉得读得扎实、心安理得,而且
你会感觉一整年都在念书,两个暑假都没放到,考完会计师才休息两个礼拜,研究所又开
学了QQ。至于只报考会计师的同学倒是可以尝试看看,将准备期间拉长至一年,参酌我的
建议应该是可行的。
本心得篇幅实在相当冗长,但这些内容都是我的肺腑之言、真实感触,希望各位能从中汲
取经验,进而创造佳绩。
感谢阅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