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qweqwe (qwe)
2022-04-19 18:19:49一、背景:
国立大学会计系学士毕业,有双主修过财政系,因为不想去事务所卖肝,所以我从大三升
大四的暑假就开始补习公职,我是上面授班,怕自己在家函授会偷懒,而且面授也可以彼
此鼓励,然后报名地特的原因是因为怕高考没有上,所以想说就当作是自己的退路。
二、成绩单
地特三等
https://imgur.com/tdPAS1x
高考
https://imgur.com/gWAPWvQ
三、各科准备心得
1.中会(林正老师)
大学期间,我的中会其实不是很好,但林正老师一开始会先讲解每个章节的大架构,之后
再将观念套入题目中,能够理解背后制定的原则,也比较不容易忘记。而在跟课的时候,
我尽量会在下一次上课之前,把上一次教过的题目再理解一遍,有助于衔接下一堂课的内
容。然后课本后面的选择题,我通常会在一个章节上完之后,完整的写过一次,有错的再
回去看课本加深印象。
然后,高考考完到地特考试前(约莫考前三个月),我只有把总复习考卷以及重点题目写了
三次以上,如果有观念模糊的地方才会回去看课本内文,最后建议大家可以找个小伙伴彼
此讨论,对中会的观念会更加清楚~
2.成管会(林诠老师)
成管会我是上林诠老师的课,因为成管会的内容比较少,所以老师非常注重成管会的观念
厘清,而这科也是相对于其他科目比较容易拿高分。我准备的方式主要是在跟课的时候将
课本题目(含选择题)写过一遍,如果有观念不清楚的地方,要尽量在当下搞懂,因为前面
不懂的话,也会影响到后面章节的学习。然后正课结束后以及考前三个月的复习期间,我
是上考选部下载历届考古题,规定自己每天一定要认真的写一回考古题, 然后就把剩余
时间留给其他考科。
3.审计学(喆文老师)
老师会将各章节的重要条文仔细讲解一遍,并把各个章节内容用简单的架构串联起来,而
且也会说明这个条文的制定原则,比较不会只是单纯的硬背而已。课本背后的选择题要尽
量写,因为可以透过大量选择题的练习,可以训练写选择题的语感,面对不熟的题型,也
比较可能选到正确的答案。最后在总复习的时候,会拿到一本问答精选,一定要背到睡觉
也会梦见的程度,因为所有会考的申论题都在里面了,所以一定要背熟~到了考前三个月
,我会规定自己每天背几页,然后算到考前大概可以整本背多少次,然后每天达到进度就
休息。
4.财政学(林莉老师)
因为我大学有修过财政学,所以对财政学内容并不陌生,而林莉老师会在各个章节开始之
前,用一个架构说明每个小主题,也将会考的申论题标注起来。在跟课的时候,我会将图
形跟文字结合起来,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去问老师,老师也会很热心的解答,然后
课本的选择题尽量都写,写完之后会比较清楚这个章节的观念及会考的内容。而申论题的
部分,我有简单做个重点笔记,方便考场上复习,而且我会将图形完整画过,而不是看过
而已,因为这样能保证自己真的理解,也比较不容易忘记。
5.会计审计法规(张季老师)
老师会将法规的内容,透过精美的板书及流程图,完整讲解一次。在跟课的时候,我会跟
著抄板书,加深对法条的印象。准备的方式就是背多分,这科就是这样。选择题的准备方
式,我也是去考选部下载近十年的题目来练习,透过选择题大量练习,也能够加深对法条
的印象,而申论题的准备方式,我会规定自己每天读几条,反复背诵,背久了就记下来了
,最后建议在看到题目的时候,即便不懂题目到底要的答案是什么,也要将自己的想法写
下来,感觉阅卷老师改很松。
6.政府会计(喆文老师)
虽然政会的分录真的很奇怪,但老师会将政府会计的分录解释清楚。一开始上完一轮正
课之后,我会有点不懂背后的逻辑,但在上第二次之后,会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所以建
议大家如果不懂的话,可以再听一次课程,对于申论题的准备方式。然后我是只有准备普
通公务的部分,因为特种基金和特种公务内容真的太多了,但是申论题还是有可能会出,
不过出了通常也不会有人会写就是了,像是今年高考的第一题,所以大家就自己衡量报酬
率决定要不要精读。
四、结论
在准备考试的期间,一定会有唸到很累、不想念书的时候,这时候就放下书本,去做自己
喜欢的事情,放松一下心情,也能够一直维持备考的心态。最后,祝大家都能金榜题名。
Do your best!